瑜伽師地論
張尚德講述
杜威記錄
菩薩的止與觀(三)
世尊。諸毘鉢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異。當言無異。善男子當言無異。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云何此心還見此心。善男子。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善男子。如依善瑩清淨鏡面以質為緣還見本質。而謂我今見於影像。及謂離質別有所行影像顯現。如是此心生時。相似有異。三摩地所行影像顯現。世尊。若諸有情自性而住緣色等心所行影像。彼與此心亦無異耶。善男子。亦無有異。而諸愚夫由顛倒覺於諸影像不能如實知唯是識。作顛倒解。世尊。齊何當言菩薩,一向修毘鉢舍那。善男子。若相續作意唯思惟心相。世尊。齊何當言菩薩一向修奢摩他。善男子。若相續作意唯思惟無間心。世尊。齊何當言菩薩奢摩他毘鉢舍那和合俱轉。善男子。若正思惟心一境性。世尊。云何心相。善男子。謂三摩地所行有分別影像。
瑜伽師地論文義很深,我們採研究方式慢慢地研讀,此段是講佛法的根本,毘鉢舍那、三摩地與唯識間關聯性與關鍵性的大問題,黃高證你先來講一講:
世尊。諸毘鉢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異。當言無異。善男子。當言無異。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
黃:
又問:毘鉢舍那(觀),三摩地(正定、三昧)。當在三昧中起觀的時候,所顯的影像與心是相同?還是不同?
釋迦牟尼佛回答:沒有不同。為什麼呢?因為在甚深禪定中起觀,所顯現的影像與「識」(阿陀那識)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山河大地一切存在所顯現的影像,無一不是阿陀那識。
師:
觀是指考察、認識、了解等種種認識知識的一切方法。觀由定起,深觀就得深定(三摩地)。由毘鉢舍那(觀)與三摩地(定),所形成的影像,與我們這個心,到底是相同或是不同?釋迦牟尼佛回答,沒有不同,都是與識有相關的。
黃高証剛剛解釋所觀到的影像阿陀那識,範圍太窄了,應與八識全部都有關係;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及第八識,都是五徧行(作意、觸、受、想、思),起觀得止都少不了這五徧行,不僅僅是阿陀那識,所以釋迦牟尼佛說「無異」。為什麼?「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因為是由識所構成在一起;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與識,一而二,二而一,心為內涵,識為外延,是佛法一體兩面的雙胞胎。
微塵裡也有億萬佛。真學佛者,必須相信這一點,否則根本學不進去。
林黛玉葬花,林黛玉不是葬花,林黛玉是敬花,是與花合而為一,她是敬佛。紅樓夢說空,所以賈寶玉做了和尚。若把林黛玉葬花看成是情緒,全錯!
你要成佛,首先要相信佛,要自己成佛,才能踏破毘盧遮那第一峰。佛你都踏破了,才能成佛;自己不成佛,怎知道佛是什麼。怎能踏破毘盧遮那第一峰呢?就如解深密經所講的:
成佛以後,超越成佛,那個便是禪。因此,所有真正的禪師都是化身成就,都是示現,無一例外。
「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云何此心還見此心」
又問:識進來與心沒有不同,在這個識裡面,萬法唯識,那這個心為何有相分、見分、自證分及證自證分等這些層次呢?
相分就是現象(第一層)。見分,就是你認識的功能,你認識到一種現象,那個現象被你認識的就是相分。我們人這個心(認識功能),把自己主觀又化為客觀,做為一個認識的對象,就是主觀以心觀心,把主觀化作客觀,作一個客觀的對象,來自己認識自己叫做見分(第二層)。你自己能夠證明到,也就是認識到前面相分及見分的功能,叫做自證分(第三層)。最後,再往前推,證自證分就是證知自證分之認識作用,屬於不可思議境界的層次,用康德的話來講,就是先驗的統覺。再往前超越此四層,就是佛。一共有這五種層次。黃高証博士起來講一下:
黃:
為什麼心能看到心?因為心是多層次的,總共有五層;第一層,相分,就是現象,所有一切的現象,就是相分;第二層,見分,能夠認識相分的作用;第三層,自證分,能夠知道前面認識的作用(見分)與現象(相分),就叫做自證分;第四層,證自證分,前面相分、見分及自證分三層的綜合與超越,用康德的話來說,就是先驗的統覺,叫作證自證分。第五層,將前面四層超越,轉識成智,進入到佛的境界。
師:
上面五個層次,與窺基大師所講的五重唯識(如註)是有關係的,未來會講。
「善男子。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
千萬千萬注意這個語句,唯識學隱涵著禪的道理,禪的道理就隱涵在唯識學中。
釋迦牟尼佛回答,「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看似一物即不中,唯識無識,唯心無心。所以,六祖講:
轉其名而不轉其實。
這句話好重要!好重要!各位,禪門佛法是中國最重要學問之一,慢慢的自己要將這個學問搞出來,要博聞強記將這句話牢牢記住。當然禪門本無門,六祖說得好: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即是「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這不是指虛無主義,不要把自己搞成虛無主義。
進一步說,你的身心認識的作用,六根落到六塵,六識的功能與作用就起來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根根,落到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上,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就跟六根六塵合在一起了。識的功能、作用,也就顯現出來。識並不是孤立的,把識看成孤立的作用,錯了。識是綜合起用的。同樣的道理,六根起用,歸到六塵非有六識不可,而六識的展現,更要借助六根落到六塵上面,識才能起作用;六識、六根、六塵,是一而三,三而一的。所以,萬法唯識的道理就在此。結論,識塵根,不是孤立的。
以上便是心能認識自身,也就是心能見心。
許淑晨起來講一下:
許:
老師剛剛講的這幾句,是我們常聽到的,六根六塵六識,也就是俗稱的十八界。阿賴耶識是我們生命與一切存在的根源。當我們有生命以後,就有六根,外面的相分就是六塵。當根對到塵以後,引發識的分別功能,就是老師說的認識功能,所以老師說識塵根是一而三,三而一;因為六根對六塵一定會引動六識,這是生命的功能;根塵識三者是在同一時間內,同時呈現,讓你有認識的功能,是一而三,六根一定會對六塵,有根塵一定會引發識,所以才會是三而一;一而三,則是由第八識阿賴耶識,派生出根塵識,三而一就是根塵識又歸復到第八識阿賴耶識。所以,萬法唯識,一切都是由第八識阿賴耶識派生出來的。
師:
許淑晨講的真好。現在再講深一點,根有浮塵根、有勝義根。勝義根就涉及到勝義有。勝義有是指佛、大菩薩才是勝義有。明朝廣益大師所著的百法名門論纂釋,說勝義根就是淨色根,錯了。淨色根是一切存在的淨根,叫做淨色根。一切存在譬如山河大地,植物動物一切等等其淨的一面,叫淨色根;它不是勝義有,勝義有是佛、大菩薩的境界,所以廣益大師解釋錯了。「佛亦無根」,為什麼說佛亦無根呢?因為祂「無生」了。祂是在常寂光中常樂我淨的照映一切。祂是勝義有,與勝義根不相干了。勝義根,是一切存在的第一層所展示出來的淨相與性狀,是易經說的:
絜靜精微。
易經已經很了不起了;因為易經的結論是絜靜精微,歸到一切存在最底層的性狀,但沒有超越最底層的性狀,所以其不是佛。佛、大菩薩起用(度眾),絕對是帶著絜靜精微起用的,沒有絜靜精微起用,不可能成為佛及大菩薩,眾生也不可能接受的。所以在中國幾千年,大易之為用也,其道理就在這個地方。孔子為素王、釋迦牟尼佛為空王,道理也在這個地方。
「即有如是影像顯現」。心起用時,即有各種不同的影像,萬類現前。
「善男子。如依善瑩清淨鏡面以質為緣,還見本質」
同學們注意,研讀瑜伽師地論或其他佛經,遇到艱澀的語句時,要從語句上下文的內容來了解此語句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先請黃高証來解釋:
黃:
依鏡能看到鏡子的本身;鏡子的組成與成分,有其構成的條件,由明亮鏡子的反照,看到鏡子本身的本質性。
師:
你根本不懂這句話的意思,不能怪你。請許淑晨講:
許:
報告老師,這是我自己的體會,因為瑜伽師地論,完完全全是在講唯識,唯識要以第八識的功能為出發點,這是一切的根源。「清淨鏡面」,我認為是第八識大圓鏡智,為最後的皈依,最後本身的呈現,所以「清淨鏡面」是指第八識,因為前面講「無有少法能見少法」是說第八識怎能看到第八識。所以從上下文看下來;心生的時候,念頭動的時候,就會有分別影像出來,有分別影像就表示前面的七識都起用了。「清淨鏡面」是指第八識完全不動的時候,怎會知道第八識的存在是什麼?就像高証剛剛講的,第八識的本質是以心緣心的質,來證知第八識的證自證分的功能,所以說「清淨鏡面以質為緣還見本質」,因為第八識清淨面,完全沒有動,在止中的清淨面,才能看到第八識完全本來的實相。
師:
妳這樣解釋,當然也可以。落在現實上,識無本質性,也有本質性;舉現實的例子,一面鏡子,再拿另一面鏡子,鏡子可以照鏡子;單獨一面鏡子要顯現出它鏡子本身是顯現不出來的,需要另一面鏡子來照這面鏡子,才能顯現出來被照的這面鏡子。二面鏡子對照,才相互顯現被照的鏡子,這時鏡子有它的本質性,它是一面鏡子。無限個鏡子,相互對照,鏡鏡相映,鏡鏡相照,就是重重影現。剛剛黃高証及許淑晨所講的,要配合我所講的這個,世上重重影現,重重影現是起用才重重影現,不起用又如何重重影現呢?識無本質性,單獨一面鏡子時,無本質性(無法自己映照自己),識無本質性,心也無本質性。哲學也在搞本質性,佛法沒有本質性。
「而謂我今見於影像。及謂離質別有所行影像顯現。如是此心生時。相似有異。三摩地所行影像顯現」
歸到第八識,前面講過,第六識起用的時候,就管不了第七識及第八識,但是第六識是從第七識及第八識來的,有一句話非常有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六識常常是胡搞的,不聽指揮。實際上,第八識無善惡,無覆無記,是永遠敞開的;第七識有覆無記也是無善惡,但有染污,因為第七識永遠抓住第八識。有情眾生,都是深深自我戀的,永遠自己抓自己。也就是永遠第七識抓第八識:
「及謂離質別有所行影像顯現」。
佛法就是了解自己,蘇格拉底說:哲學就是了解自己。
釋迦牟尼佛說:佛法就是自覺。自覺即是了解自己。
佛法全部是哲學,又超越哲學,但哲學還是哲學,沒有超越哲學,佛法與哲學不同的地方就在此。說佛法不是哲學,你很外行也。佛法分作二部分:唯識與唯心。上一堂課我們講,唯識與唯心,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有沒有個唯識?有沒有個唯心?事實上,有,也沒有。
有唯心唯識:實際上我們存在了,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中,透過唯心唯識這二種現象把它描繪出來,就是有。
沒有唯心唯識:因為是文字的、語言的、意識的描寫,以指指月,指不是月,就是沒有。而且成住壞空,任何存在,因其為有,凡有必空也。
唯識及唯心,它們是變動不居的,但是在文字及語言描述中,來表現出過去、現來及未來我們整個存在的內容、活動的空間與無盡的時間,這種種表現的內容分為內在與外在,為主觀及外在的現象或影像。文中為何不稱現象而稱影像?因為是空相,是落謝影像。各位知道了吧!懂了以後,下文就容易懂了。我們這些落謝影像,全部是空相。是諸法空相,無一不諸法空相,而從凡夫、聲聞、辟支佛、菩薩、佛這個果位上,從階段性、層次上的修法中來作解釋,叫作唯識。
瞭解這個大綱之後,在讀佛經時就看得懂了。在這個瞭解裡面,有二點很重要,它有全稱與偏稱,即普遍性與特殊性,也就是個體性與全體性。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這一定要把握住。楞伽經是丟掉邏輯,但你用語句,譬如說,劉美秀是人。是「用」劉美秀是人這個語句;有人說:「劉美秀是人」,這是「提涉」。「用」與「提涉」是不同的,念佛經也有這些問題在裡面,所以”mention提涉”和”use用它”二者是不一樣的。這些讀經的概念是一定要有的。
「世尊。若諸有情自性而住緣色等心所行影像。彼與此心亦無異耶」
又問,注意這個語句,「若諸有情自性而住緣色」,即以心緣色。此處言及「自性」這裡是講存在的功能,認識的功能,以心緣色假帶質,「自性而住緣色」,「住」:落在「色」物質的、有形的現象上面。我們以心緣色,所顯現出的種種現象,種種的落謝影子,與我們這個「心」是否不同?哪一個心?心於前面上一堂課講有各種不同的心(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及佛等五種層次),這裡所講的「此心」,與以「心」緣色的心,二者有何不同?這要看下文。
「善男子。亦無有異。而諸愚夫由顛倒覺於諸影像不能如實知唯是識。作顛倒解。」
釋迦牟尼佛回答:「亦無有異」沒有不同;以心緣心真帶質與以心緣色假帶質,也不過是唯識學來解釋我們人的過去、現在、未來身心全體存在的一個方便的分類解釋而已。所以,釋迦牟尼佛這裡回答,「此心」(以心緣心)與以「心」緣色的心,二者並無不同。以心緣色的心還是由以心緣心真帶質的心,所派生出來、衍生出來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見、聞、覺、知到六根所認識到的所有相,都是第七、第八識派生出來的,既然你所見、聞、覺、知都是你第七識第八識派生出來的,所以你本身也是虛妄。因為虛妄不實,而人卻緊抓這個虛妄不實,這就叫做顛倒。因為顛倒,所以七佛之師文殊菩薩說:
眾生有罪。
人生存在本來是虛妄,人就是搞虛妄。一切無一不是落謝影子(falling shadow)。老子與金剛經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
無諍
人諍個什麼嘛!有什麼好諍的。除非成聖、成佛,一切都是落謝影子。
「而諸愚夫由顛倒覺於諸影像不能如實知唯是識。作顛倒解」。一般愚夫愚婦沒有智慧,不知道六根六塵,一切一切皆是識的變現,皆虛妄不實。人卻顛倒,緊抓這個虛妄不實。
人類自古以來爭爭吵吵,吵吵爭爭,地球上的人類不可能寧靜的,原因在於,老虎獅子,豺狼虎豹,一定是吃其他動物。人比豺狼虎豹還厲害;豺狼虎豹吃飽了就沒事了,人吃飽了更有事。所以達爾文才講: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世尊。齊何當言菩薩一向修毘鉢舍那」
又問:菩薩究竟怎麼樣才算是每分每秒,沒有停止的、沒有休止的修觀(一向修毘鉢舍那)。就是徧學一切法。論語第一句話說: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就是「一向修毘鉢舍那」。「學而」就是徧學一切法,「時習之」,指在超時間超空間中去實現自己所學的種種。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交萬個朋友,徧學一切法要學這個。你才知道,事事洞明皆學問,所以華嚴經有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
「善男子。若相續作意唯思惟心相」
釋迦牟尼佛回答,告訴你彌勒菩薩,在修習一切法的時候,最重要最重要的是瞭解(觀察)自己,在面對的三界唯心,本身的認識作用及起心動念是落在什麼地方?這裡所談的是菩薩道的毘鉢舍那,所以要在這個地方著手下工夫徧學一切法。
「世尊。齊何當言菩薩一向修奢摩他」
請問菩薩究竟怎樣才是分分秒秒無休止地修習止(定)呢?
「善男子。若相續作意唯思惟無間心」
菩薩的止(定),永遠不昏沉,不散亂,不掉舉,明明了了,永遠在定中。真正的定,是超越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無間心」是指永無間斷。
佛與聖者的無間心,則是在一切善法中,不以自己為善法,又超越善法也。
人生在世,沒有什麼了不起,但也沒有什麼起不了,你真的做到了,叫無間心。沒有什麼偉大,也沒有什麼渺小,在日常生活中去實現,一切O.K.,也沒有什麼不O.K.,無事不了,也沒有什麼事要了。一切隨緣,假使有個緣要隨,你將永遠隨緣不了;沒有什麼緣要隨就O.K.了,叫做無間心。真正菩薩道的無間心,是如此如此,也就是無間心才叫做真正的定。
「世尊。齊何當言菩薩奢摩他毘鉢舍那和合俱轉」。
又問:請問究竟怎樣才是菩薩觀與止二者合而為一,相互轉攝?
觀與止二者一而二,二而一。觀即在定中,定即在觀中;內觸妙樂,常光現前,這時觀與止就合而為一;是否為無覺無觀或有覺有觀,要看下文。
「善男子。若正思惟心一境性」,所有起心動念,要完完全全徹底歸到佛道上,是大菩薩、佛的修持境界,奢摩他和毘鉢舍那二個就合而為一,並相互轉攝。所以禪門說:
即此用,離此用,離此用,即此用,
就是俱轉。
我本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也就是奢摩他和毘鉢舍那二者俱轉。
「世尊。云何心相?」
又問:什麼叫做心相?我們這個過去、現在、未來存在的心,在正定的狀態中所展示出的內容是什麼?
「善男子。謂三摩地所行有分別影像」。
在正定裡面產生的種種作用,是有分別影像,不是無分別;在定中起用,這時起觀,落在徧學一切法上。無定必無學,能學必在定中,所以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有止有定方能學,有學必在有止有定中。
今天就上到這個地方。
下次待續
註:
五重唯識:又作五重唯識觀。法相宗以諸法均由觀識轉變而來,持此觀法,將唯識體之淺深粗細次第分為五重,此即五重唯識觀。又見道以前之相似觀有五重層次,但在見道真觀,達到第一重之唯識觀時,即可立證真如。
五重唯識觀為窺基所創,即:
(一)遣虛存實識,遣,即遮遣,意為否定。在三性中,遍計所執為虛妄,體用皆無,故捨遣之;以依他、圓成為諸法之體相與實性,以其為真實,故存留之,並觀此二性乃唯識之所現,此為第一重唯識觀。
(二)捨濫留純識,在第一重觀之時,依他之事與圓成之理雖不離識,但內識中仍有客觀之境界(相分)與主觀之心(見分、自證分),心唯內有,境亦通外,為恐相分之內境與心外之境混淆,無法得到正觀,故須捨境留心,此為第二重唯識觀。
(三)攝末歸本識,在第二重觀之時,雖已捨離心境相對之濫境,然所留之心法仍有識自體(自證分)之本與作用之末(見相二分)的分別,因末離本則不存在,故攝末歸於本,此為第三重唯識觀。
(四)隱劣顯勝識,心王和心所之自體,雖同樣變現見相二分為能緣、所緣,然心所僅為心王之伴屬,作用較劣,故須隱蔽較劣之心所而彰顯較勝之心王。此為第四重唯識觀。
(五)遣相證性識,第四重時,雖已顯存心王,但心王有事、理之別(事為相用之依他起性,理為性體之圓成實性),故須遣依他之相用,證圓成之實性。此為第五重唯識觀。
以上乃對心王而說,若從一般觀點視之,在心王、心所、色法、不相應行法、真如等五法之事理上,亦應遣前四重,而證第五重。復次,以上五重乃在說明悟入三性之層次,故離三性觀則不存在。
又五重中之第一重為總觀,後之四重為別觀。又前四重乃觀現象識之相唯識,為見道以前之修法;第五重為觀真如唯識之性唯識,乃見道以後之修法。〔參見般若心經幽贊卷上、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一本、唯識義章卷一末、卷二本、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五下〕[1]
102.10.27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