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禪者須知
中國禪宗初祖達摩大師,有一套很深的辯證理論,他將極其特殊的辯證理論,很技巧地運用在破六宗中。他所破的六宗是:一、有相宗;二、無相宗;三、定慧宗;四、戒行宗;五、無得宗;六、寂靜宗。
此文首先介紹他如何破六宗,然後解析他的破六宗之辯證方法。
一、破有相宗
達摩問(以下稱問):在一切法界中,什麼是實相?
薩婆羅答(以下稱答):在法界諸相中,彼此絕對獨立的,叫作實相。
問:若一切諸相,彼此絕對獨立,叫作實相,我們如何來決定它為實相呢?
答:在諸相中,因為是絕對獨立的,所以就不需要任何決定,如果將絕對獨立的諸相予以決定的話,那如何能將諸相叫作實相呢?
問:既然不作決定,便叫作實相,你現在所作的不作決定,又是根據什麼而得到的呢?
答:我所說的對諸相不作決定,並不是說諸相本身,當說到諸相本身時,諸相本身並不會因為我們所說的是什麼,而有所改變。
問:你所說的不作決定,就是實相,實相應是「定」的,而這一實相的「定」,是由你的不作決定即不定而成,既然是由不定而成,那就不是實相了。
答:定既然是不定而成,那當然不是實相,我現在知道我錯了,那麼實相是既不能作決定又不變的囉!
問:你現在又怎樣將「不變」叫作實相呢?一切變化中的事物,既然是在變中,則已變化的,就當然成為過去了,難道世間有一種實相或你所說的實相是不變的嗎?
答:不變當然是存在的,不過,是因為有變的存在,才有不變的存在,因此,實相實包含著變。
問:無論如何,依你所說的,實相應是不變的,若是變易的,就不應該叫作實相。但是我要問你:在有和無之間,你將那樣叫作實相呢?
答:我將手指虛空,就在虛空中看到我的手,也看到虛空,這就是世間所現的現象。現在我要請問你:我的身體,是否也是這個樣子?
問:設若你能瞭解什麼是實相,你就能瞭解「非相」│不實的相,若能瞭解非相,就能瞭解一切現象都是非相。不過,在一切現象中,每一現象之所以成為一種現象,還是有它的原因的,也就是說一切現象雖不實在,但只要它成為現象,它就為有,你若能知道這方面道理,這就叫作實相。
解析
達摩大師在破有相宗的論辯中,有四個重點:(一)指不是所指;(二)人對實相是不能作語言上的決定的;(三)實相不在變與不變的範疇中;(四)若瞭解一切現象是非相,就能瞭解實相。
(一)指不是所指。我們在語言上說到一種存在,我們所說的是指,被說的是所指,指不是所指,以指指月,指不是月。
薩婆羅以絕對獨立的存在,叫作實相,「絕對獨立」是用形容語句來陳述實相,「絕對獨立」是語言的指之層次,不是實相本身,亦即指不是所指,根據此一道理,所以達摩問:
實相絕對獨立,「我們如何來決定它為實相呢?」
(二)人對實相是不能作語言上的決定。薩婆羅以不作決定,叫作實相,其實「不作決定」便是一種決定,因此,達摩詰問:不作決定「又是根據什麼而得到的呢?」
薩婆羅說「不作決定必並不是說諸相本身」,這就等於承認所說的是自說自話,純屬語言層次了,一屬語言層次,「不作決定」雖是一種決定,然實際上實是未作決定,也就是語言上對實相不能作決定。
(三)實相不在變與不變的範疇中。凡變易的,當然不是實相,因為既然變易,就當然會在剎那之流中成為過去。不變易的是否為實相呢?或者世間是否存在著一種事物是不變的呢?達摩大師問薩婆羅這一問題,同時將這一問題引向有和無的範疇中。
「有」和「無」的問題,引起薩婆羅用手指虛空。作者認為薩婆羅的用意也許在表明手是變易的,因為不是實相,但無論手指虛空或不指虛空,虛空總是存在的,如果薩婆羅手指虛空是比擬法的話,則這一動作的意義就可意謂實相如虛空了。實相既如虛空,虛空本身是不變的,所以實相應是不變的。
達摩大師是否肯定了薩婆羅認為實相是不變的看法呢?
完全沒有。這也就是說實相不在變與不變的範疇中。
達摩大師不僅沒有肯定實相是不變的,而且他根本沒有表明是有實相,或者是沒有實相。
他只表明假定有所謂實相的話,則只有先瞭解非相,才能瞭解實相。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然一切相都是虛妄,當然就不可能有什麼實相。但《金剛經》又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如來」即是實相,此實相為自非相中見,由此可知達摩大師的破有相宗,是不出《金剛經》的思想範疇的。
二、破無相宗
問:你說無相,用什麼方法證無相呢?
波羅提答(下稱答):我之所以瞭解無相,是因為心中不出現任何一個相。
問:你心中不出現任何一個相,就叫作無相,你怎麼知道你心中不出現任何一個相呢?
答:我因為心中不取什麼事物,也不捨什麼事物。當我不取不捨而知道無相的時候,我也不提起心來認為是不取不捨。
問:你心不取和不捨有與無,在不取和不捨的時候,又不提起心來認為是不取不捨,這是因為你心中生起了種種昏暗的緣故。
答:進入到佛的三昧境界,也一無所得,何況要瞭解什麼無相呢!
問:既然相都不知道,誰又能說有說無呢!有無都本不可得,則那裡有個什麼叫作三昧的?
答:我所說的是不能證的,因為我們的能證作用,並不能證到一個為無之對相,這不是三昧,不是我所說的三昧。
問:所謂「非三昧」│不是三昧,是憑藉什麼稱它為非三昧呢?你既然不能證到非三昧,則不能證的,又需要你去證個什麼!
解析
「清淨圓明,了不可得」,不是有相,也非無相,是契入道諦之當下印證。波羅提以不取不捨、心無一物,當作無相,須知不取不捨、心無一物,也為一相,怎能說是無相呢!此所以達摩大師駁其為昏暗故。
波羅提立即體驗到此層,故說三昧境界也一無所得,就更不應說瞭解無相了。
至此轉折,達摩大師仍緊追不捨,連三昧也予以否定。
如此一來,波羅提被逼到死角了,便不得不承認三昧是不能證的。
達摩大師仍不罷休,末尾還來上一句:「不能證的,又需要你去證個什麼!」
無盡的否定,得到永遠的不肯定,這是達摩大師破無相宗的方法。
不過,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肯定並不等於否定,而無相也並非是沒有相。
三、破定慧宗
問:你學定慧,定慧是一還是二呢?
婆蘭陀答(以下稱答):我學的定慧,既不是一,也不是二。
問:定慧既不是一,也不是二,怎麼又叫作定慧呢?
答:我在定中,並不把它當作定,我處慧時,也不將它看作是慧。這也就是說一即非一,二亦非二。
問:你當在一時不把它當作一,二時不將其視為二,則定慧也就當然不是定慧。既然不是定慧,你又為什麼把它叫作定慧呢?
答:定慧的不一不二,只要有定慧時,就知道它是不一不二,而所謂非定非慧,也是如此。
問:慧不是你所說的那種情形,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定慧何以是不一不二,更要知道在定與處慧的,究竟是誰。
解析
「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纔動被雲遮」,此為定慧等持功用。說它是一是二,非一非二,都屬多餘。
婆蘭陀認為當定慧生起時,就知道定慧是不一不二,這其中便是離「被雲遮」還隔一層。
功用不是道體,婆蘭陀始終被達摩大師誘至定慧的功用層面中打轉,最後達摩大師不得不告訴他。
「在定與處慧的,究竟是誰?」
借用哲學的名詞來說,達摩大師是用本體論來破定慧宗的現象論。
現象不可與本體同一,定慧的功用不同於定慧自身,因為從本體言,實沒有一個什麼定慧可說。《心經》說得非常清楚: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四、破戒行宗
問:什麼叫作戒呢?什麼又叫作行呢?戒行是一還是二呢?
某賢者答:戒行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有戒就有行,有行就有戒,戒與行若依教奉持,就不會有染著,如此就稱作戒行。
問:你說依教奉持,就是戒行,依教若是染著,戒就不稱其為戒,行也就不稱其為行了,因此,依教不能稱作是戒行。復次,戒與行要依教,是有違戒與行自身的。但是如果不從行為中表現出來,而且內心和外在行為不明的話,也不能叫作戒。
答:戒行有內(心)外(行為),我當然徹底知道(通達),既然完全明白了自己的內在心理應該怎樣,外在的行為應該如何,這就是戒行。至於說到違背戒與行的自身,這要看從什麼角度來看,從一個角度來看,它們就為是,從另一角度來看,它們就為非了。然而,只要是清淨,那就是戒,就是行。
問:既然有是又有非,那又怎能說是清淨。同時,你既然通達內外,內外既通,還有什麼內外呢!
解析
戒於無戒是為大戒,行於無行(無為)即為大行。在比丘戒中為戒,在菩薩戒中即不是戒,在菩薩戒中為戒,在佛性中反不是戒了。
達摩大師破戒行宗有兩個目的,一是暗示方便般若的重要,其次萬法本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既然如此,又有什麼戒行可言。
和蘇格拉底一樣,達摩大師使用助產士的方法,先提出問題,誘使對方作回答時,陷入矛盾的答案中。
使用這一方法的重要關鍵在於導出矛盾,同時要牢牢的掌握住隱藏在背後的答案。
達摩大師隱藏在背後的答案是:
佛法的最後原無戒行。
五、破無得宗
問:你說無得,無得所得的是什麼呢?無得既然是無所得,也就得不到所得的。
答:我所說的無得,不是說沒有得到什麼。而當說得到什麼的時候,那所得的便是無得(將無得當作得之對象)。
問:得既不得到什麼,則得也就不是得了。同時你既然說得到所得到的,則得到所得到的又是什麼呢?
答:感覺得到的那種得,不是得。只有不是得才是得。同時,假若感覺得到,而不將其當作得,才是得得。
問:得既然不是得,則得所得到的就是無得了。所得的一不成立,那又得個什麼呢?
解析
得有兩種對象,一是得到實際的東西,另一是得到無。
答者在回答達摩大師的問題時,立場不穩,一會將實際所得(感覺得到的)不當作得;另一會將感覺得到而不將其當作得,才是得。
答者的目的旨在表明無得,但是,如果將無得當作得之對象時,則無得就反而成為得了。
「了不可得」也不可得。
因此,放下,連放下也要放下。
在此達摩大師所要強調的是:
有無兩邊,均不可著,此才無得,無得也無得。
六、破寂靜宗
問:什麼叫作寂靜呢?當在寂靜中時,是誰在靜?誰在寂呢?
答:我們的心不動,叫作寂。於諸法不染著,叫作靜。
問:本心不寂,要借寂靜使其為寂,本心原來是寂的嘛,又何須要用寂靜使其為寂呢?
答:諸法本來是空時,因為它是空的,故稱其為空。我們以自性之空,應萬法之空,所以叫作寂靜。
問:空的就已經是空的,萬法都是如此。寂靜是無相的,既然無相,又需要靜個什麼,寂個什麼呢?
解析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既然本已為寂,無心而住,就自然涅槃了。若於寂上,來一「知其為寂」,或「使其為寂」,就犯了《楞嚴經》所說的「知見立知,即無明本」,要「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
七、結論
以上所介紹的達摩大師破六宗,是禪宗大師們常用來接引人的手法。達摩大師在破六宗時,使問者人人開悟,由此可見其手法的高明。反過來說,修習禪宗的人,若未徹底瞭解此破六宗的方法,則對禪宗的理解還是隔一重的。
破六宗的原文出自《指月錄》卷之四東土祖師章。
按:
若真懂且接受達摩大師的破六宗,在禪門「諸可還者」之証道方法,於理上,也就深知其一二了。一旦功夫到了,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內觸妙樂、常光現前的初步証到空性(空心及第),便會現前。
破六宗與「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的方法,是相通的。
佛法要歸到華嚴宗,華嚴最後只剩下兩點:
一、不可說、不可說!所以華嚴宗有許多大禪師,初祖杜順即是,後來的馬祖,也離不開華嚴的一切無礙哲學。
二、剩下的,還是行願。
這就說明: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再三強調:
初發心即成正等正覺
良有以也!
良有以也!
良有以也!
附語:
悟道的楞嚴經說:
諸可還者,自然非汝。
不汝還者,非汝而誰。
丟無可丟,
破無可破,
如淨琉璃,
內含寶月,
真正的莊嚴寂靜就出來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