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張公尚德先生的
黃高証
近日,張公尚德先生發表〈沒有「空」與「體」〉一文。以其學識、經驗、證量,挾禪門「佛來斬佛」之勢,提出「沒有空和體,它只是描述現象存在方便的一種遮法與表法」,顛覆傳統對「空」與「體」的理解,發前人所未發、言古人所不敢言。指出了過去幾千年來關鍵思想上的錯誤,對大家今後在見地和修證上,關連甚深。故不避狗尾續貂之嫌,略述所知。
佛門中,尊法性者多談「空」,習法相者常說「體」。性相二宗,各擅勝場。實際上,法相學說「體」,是用來遣世俗之相;法性宗談「空」,是要遮世俗之有。兩者都是出世間法的方便下腳處,如藥可治病,病癒則藥去。若以下腳處為究竟,直同無病吃藥,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下先略述執「體」與「空」之過。
凡執「體」為實者,據筆者歸納,常有以下誤解:
一、 以為離開現象之外,有一實體可得可證,落入有為。
二、 以為「體」可產生一切,猶如外道的造物主。
三、 認為「體」中有「體」,在思維上,頭上安頭,背道而馳。
談「體」者,多與「相、用」並提,例如《大乘起信論》便是典型例子。言下之意:在天地萬物的背後,有個托子或載體。沒有這個托子,「相」就不存在。故推論「相」是由托子而來的。對此, 西洋哲學的本體論有各種不同的學說和解釋,基督教把它推演成為從上帝而來,實際上全是意識思維的衍化產物。故八十華嚴說:「一切法無體」,良有以也。
至於執「空」為實者,則容易出現幾種通病:
一、 以為「空」能生有,無因自生,如外道見。
二、 以為在一切存在之外,另有一「空」可得;遂在意識上想像有一空空洞洞境界。
三、 認影為月,執持此空洞境界而修,身似枯木、心如槁灰,沉入昏鈍無明的頑空覺受中。實則思緒未斷、煩惱猶存,正是輪迴墮落之因。
四、 一心貪求深入空滅境界,逃避世界,行為上走向虛無主義,甚至自覺超脫,不信因果,歸向永無的斷滅論,淪為空魔之類。
既知二者過失,便應探其正理。
關於「體」義,佛經中並無專述,主要是後人在文字表達上的習慣用語,修正尚易。但經典裡面,處處說「空」,又如何解釋?
當知這是教學上的方便,作為表法與遮法之引導,如手指指月,指不是月。值得注意的是,「空」這個字有多種涵義,易生混淆。在此針對「空」義,分別從世間現象與佛法修持來討論之。
一、 從現象界來說
在現實生活中,一切現象無時無刻不在消長變化中。以地球為例,地球繞太陽公轉速度每秒29.8公里,地球自轉速度每秒0.46公里,由此看來,地球上各地的天氣、氣流與雲層每秒都在變化中。前一秒的現象,到了下一秒已經改變了。後一秒的現象取代了前一秒的現象,恰似後浪推前浪。那麼前一秒的現象到哪裡去了?難道不是立即就消失空去了嗎?同樣的,當下這一秒的現象,也是倏然湧現後,立即就被下一秒的現象所取代,轉眼成空。人世間的事事物物,皆可做如是觀。如此一來,便知並不是有一個「空」可得,而是一切在互變互化、互為成住壞空中,強名之為「空」,以作為描述事物變化無常的象徵。例如萬空歌: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東升西落為誰功?
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權也空,名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
此歌並不是說沒有日、月、金、銀、妻、子等等,而是指它們都不實在、不永恆,誰都無法真正抓得住。
所以龍樹菩薩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意思是說:一切的一切是因緣生、因緣滅。因緣就是種種存在的條件。「我說即是空」的「空」,不是「沒有」,而是在生生滅滅的變化中,如同英文的changing(變) 或impermanent(無常) ,此為「空」義之一。
此外,佛經中也常有「虛空」(empty space)一詞,來說明或比喻空間的無邊或無相,此為「空」義之二。如金剛經有「東方虛空可思量否」,華嚴經有「譬如虛空具含眾像」等,不勝枚舉。但絕不是說有個「虛空」可得,否則,何以唯識將「空間」列為心不相應行法?何以大般若經說:「虛空不可得故 ,般若波羅蜜多清淨」 ?悟道者又如何得以「虛空粉碎」?
二、佛法修持
若從修持上說,先是要超越有為法、成就無為法。成就了無為法,再超越無為法。在這過程中,凡對世法或出世法有所執,皆是「有」;放下執著,即「空」。這時說「空」是為了遮除或斷除「有」而設,故稱為遮法。例如龐居士有言:「但願空諸所有,切勿實諸所無」。便是要斷種種主觀、客觀的癡心妄念。這時的「空」就不再是changing,而是有rid(捨除) 或transcend(超越)的涵義在裡面,此為「空」義之三。
不過,若有能遮與所遮、能空與所空,還是落入二元對立,猶為中途之化域。所以觀音法門進一步講: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也就是能空與所空,都了不可得,這才超越二元對立,歸到不生不滅境界。
此刻身心讓位,六根銷落,還是有人用「空」或「體」來形容之,作為文字表述的方便「表法」。這時的「空」,既不是changing ,也不是rid,而是non-self(無我) 和 no attainment(無所得)兩重意思,此為「空」義之四。所要表示的是:
在果位上,層層昇進,不著我見、我相。成佛以後,佛亦為幻,無證者、無所得;如此方能出入自在於空有之間。
以上所說「空」的一字多義,有changing, empty space, rid, non-self, no attainment等,讀者可自抉擇細辨之。
大般若經說:「空空」。是指「空」也要空掉,也就是並沒有一個實際的「空」。假如「空」為實有,那怎麼可能空掉「空」呢?
三、不落二元對立
從文字上看,空與有的對立,體與相的對立,皆為二分。世人因為有迷所以求悟、因為有生死之苦,所以要追求涅槃之樂。這也是二元對立的比量推理。對於不迷的人,並沒有什麼悟不悟。若已生死自在的人,又有什麼涅槃不涅槃?故頓脫之道必須是超越二分、打成一片。如古德言: 「涅槃生死等空花」,亦無空花可得,即不二法門。
佛無定法,若為示人,不得不用言語。然而,用有形的語言文字,來描述有形有相的存在,還容易了解。但要用有形的語言文字,來說無形的第一義,那不管橫說豎說,只能是水中月影而已。說者無說、聽者無聽。若於向上一路,死守成語,往往徒勞自累。事實上,眾生既不是抓有、也不是抓空,而是緊抓自己的習氣不放。非將所有方便權巧皆捨,捨無可捨,上無片瓦、下無立錐,方知法界本來,如是如是,非文句所能表其萬一也。
所以佛語:
「我所說法,如筏喻者。」
「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綜上所述,可知張師〈沒有「空」與「體」〉一文,掃卻多少千古迷誤,有如過去禪門的「非心非佛」。望後起之秀,慎思深參。若能得魚忘筌,將此「空與體」下腳處,用後即放,如鳥掠太虛,了無窒礙,無破、無立,無表、無遮,無修、無證,亦無無破、無立,無表、無遮,無修、無證之相,水月光中,物我兩忘, 如大道場。則筆者此畫蛇添足之作,亦可休矣。
二零一三年六月一日
尚德讀後感:
高証:
台灣需要你;
中國需要你;
人類需要你,
繼續謙誠努力、無私無我、盡心服務。
二零一三年六月二日清晨
於台灣達摩書院
沒有「空」與「體」
張尚德
人類的古今中外,在思想文化觀念上,騙自己,騙了幾千年,那就是:
「空」與「體」。
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搞出一個「十八空」,也就是一切皆空,最後,空也空。
要問,既然空也空,那無論從邏輯或實際經驗來講,還有一個什麼空呢?
有一種「空」,那就是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裡面說的:
「是諸法空相」。
很容易了解:
「諸法」是指一切存在。
那要問:一切存在是什麼?
釋迦牟尼佛又說:「成住壞空。」
「成住壞」,就是指一切存在,除佛和菩薩以外,一定是在「成住壞」的過程中,這種「成住壞」的結果,叫做「空」。並不是除「成住壞」過程以外,有個實際東西,叫做「空」。也就是佛法的「空」,是描寫存在功能、過程的結果,故而存在在成住壞空中。
因此,佛法所說的「空」,是相對於「有」來說的。「有」在沒有存在以前,是「空」。存在以後,消失了,還是「空」。在存在的過程中變化,也是趨向「空」。
人是一種存在,所以《金剛經》說: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既然過去、現在、未來都不可得,就一切不可得了。因為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所以《心經》說: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這是對存在「有」與「空」之空性的一種描述。
兩千多年來,把這一描述,叫做「體」。
什麼「體」呢?
用哲學的名詞來講,就是「本體」,也就是形而上學的一種概念,是指有形存在的一種托子。意指沒有這種托子,就不可能有存在,再用哲學的描述來說,它是「究極存在」或「物自體」。古今中外哲學上,對「體」的追求與解釋,很多很多。到了德國大哲學家康德,集西方哲學大成,他說:
「物自體是不可知的。」
三十年前,尚德曾說:「康德說『物自體』不可知,但用禪門方法,可證到『物自體』。」
尚德當時陳述此一概念時,保留了一點,那就是:
「並沒有一個什麼『物自體』。」
也就是說:禪門的明心見性,是用「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方法,證明到原來: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在「諸行無常」中,了不可得。雖了不可得,但人有一種本能與知性。
本能是什麼?是自性本空。
知性又是什麼呢?是能夠讓自己知及且歸到「純覺」。
也就是說:個人的存在都沒有一個什麼「體」,其他萬類存在,又何曾有個什麼「體」。正猶之乎說空一樣,並沒有一個什麼真正的「體」。
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說「空」,最後自己也將其否定,說自己沒有說一個字。也就是佛法的「空」,是描述現象存在方便的一種遮與表法也。
結論:
禪門無空、哲學無體。
這就像:
數學1-1=0,世間並沒有一個什麼實際東西,叫做「0」。但如果沒有「0」這一概念,整個數學邏輯,便寸步難行了。沒有以「0」 作基礎的高等數學,也就沒有物理等尖端科學。
「0」之為用也,大矣。
空呢?本來沒有「空」。既然本來沒有「空」,佛法為什麼又老在那裡說「空」呢?
參一參吧!
二零一三年五月二十三日
於台灣達摩書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