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學的承先啟後
黃高証
壹、前言
唐朝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唯識學的主要經典,被玄奘大師由印度帶回中土,至今已一千三百多年。這些珍貴典籍,鉅細靡遺地深入說明人類在面臨生命與世界的種種無常時,該何去何從。經過千年史海浮沈,更是證明了唯識與個人經驗、歷史演變的一致性,因此唯識在現代的重要性不減反增。除被佛門推崇,也受到儒家、道家諸大宗師的重視。吾師張公尚德先生多年來致力於唯識學與禪和東西人文精華的結合,筆者將於文中做代表性的介紹。另外,今年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橫空出世一百週年,筆者便以唯識學中的時間與空間,與廣義相對論所說的時間與空間,做一簡略對應,以彰顯唯識學在人文與科學中的重要地位。
貳、唯識學的復興
唯識是瞭解自己的真正學問,也是入禪的基礎。禪門說明心見性,唯識講轉識成智,二者實為不二。達摩大師用來印心的《楞伽經》,是唯識與禪門文化的根本經典,由此建立中國禪宗法脈,更為中華唯識學的本源。唯識學講的是人性,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真通唯識必懂人性,真通人性必懂唯識。究實說來,無論禪、教、淨、律、密諸宗,若不通唯識,則可說未到家也。故六祖惠能大師雖不識字,由《六祖法寶壇經》〈識智頌〉所說:「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可知六祖對唯識學轉識成智的歷程與究竟意義極為透徹。
唯識學起源於印度,先是釋迦牟尼佛傳法,彌勒菩薩繼之,由無著、世親菩薩發展成熟,其承續者中具代表性的有十大論師。而玄奘大師遠赴天竺取回唯識重要典籍,由是在大唐建立唯識宗,這是貞觀之治的輝煌頂點。
唐代之所以有萬邦來朝的貞觀盛世,實因除唐太宗本人深悉此一學問外,有太多大臣與宗人也熟研於此。太宗對玄奘大師推崇備至,特作《大唐三藏聖教序》並立碑傳世,可謂貞觀年間的文治教化頂峰。當唐太宗看過玄奘大師所譯《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後,讚嘆無已的說:中國的九流十家,若與《瑜伽師地論》相比,如大海裡的一滴水。
由歷史發展可知,唯識學興盛即有中華盛世。同樣的,如有中華盛世,必有高貴的唯識文化。唯識學可說是最高的人文精華,其也最符合科學的經驗和邏輯法則。故中華民族要再次復興且將進入昇平盛世,條件是各界必須了解和相信唯識學所說的搞真不搞假,在真善美的精神上,以服務為基調,去引領社會,才會有和諧大同的一天。
一般人認為唯識談有,屬法相宗;般若論空,屬法性宗,二者分庭抗禮。更有好事者在唯識與中觀間強分高下,錯也。實際上唯識是論法相以顯法性,非離法性而別立法相也。進一步說,唯識不離般若,般若不離唯識。。
吾師張公尚德先生弘揚唯識學多年,他對唯識學的主要貢獻有:
一、 講述《唯識新引》與《華嚴法界觀》
張老師尚德先生自2009年開始講述《唯識新引》,筆者親聆所授和記述,意在重建唯識學思想體系與意涵,並指出東西精華思想滙合的重要性,以期開創人類未來新的文化走向。他翻譯韋達的《英譯成唯識論》時,細心斟酌,句句從中西哲學、中文、英文及唯識學本身系統作論述,不僅對唯識學本身及當今世界文明做了通盤檢討,更導正傳統唯識學中的一些誤解。未來東西方人士想深研唯識,可透過《唯識新引》幫助理解。
唯識最後歸到華嚴,華嚴宗初祖杜順大師有《華嚴法界觀》傳世。張老師2014年逐句講解此大法,把唯識與華嚴經驗做了充分的結合與發揮。當年並應緬甸僧王之邀,前往千年佛教古城----蒲甘,對緬甸全國僧伽代表宣講《人類新希望》,特別在結論中揭示:唯識是各種哲學思想的統一,而且是幫助達成世界和平的唯一出路。
二、 結合唯識與禪
唯識是從人的身心出發,親自去檢証、瞭解自己與客觀世界的外延與內涵,更說明一切眾生的起始、轉折與歸結是什麼。最後要趣入我空、法空。禪門的目標也是如此,掃除葛籐以證我空,慈悲喜捨以證法空。但是唯識學名相繁瑣,如果只學唯識而不懂禪,往往死於句下。反之,如果只學禪而不懂唯識,則又糊塗一生。唯識與禪都是從心法下手,所以吾師歷年來多次舉辦以唯識為主題的禪七,把唯識學與禪門文化相融合,建立新的禪門文化。
三、 沒有空和體
中西哲學在討論問題時,往往提出一個「體」。印度教以「梵」為一切存在之體,哲學上的體,也就是物自體,佛法叫做「自性」,實際上,是諸法空相,自性本空,並沒有一個什麼「體」。所以《華嚴經》說:一切法無體。其次,很多大乘經典在談空。一切事物是因為成住壞才空。除此之外,並沒有一個其他的實際事物為空。所以佛法很多經典與論,最後將空也否定而超越之。《心經》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說「有」與「空」是種相對待的關係概念,並非「有」是從「空」產生。所以吾師尚德先生常常強調沒有空與體。
四、淨色根非勝義根
過去有人把淨色根當成勝義根,張老師指出,「淨」就是清淨,「色」為地水火風四大相合,淨色根便是與四大合在一起的清淨根。淨色根實際上是一切存在的本質性、根源、功能、作用、整體性的平衡作用。淨色根可解釋為《易經》的「絜靜精微」,是四大和我們「識」的極微。在哪裡?無所在、也無所不在。
「勝義根」與「勝義有」有關,「勝義有」就是佛、是轉識成智的圓成實。超越色法、也超越心法,更超越心物一元。所以現在腦神經與量子科學等研究,都是屬於極微色根範圍,卻不能說是「勝義根」。
參、用唯識整合科學與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人基本上有幾個大問題:
1. 自己在過去、現在、未來中的生理、心理,以及二者與外界的關係究竟是什麼?
2. 宇宙一切存在的起始、過程、歸結與變化,究竟是什麼?
3. 人的惡在什麼地方,人的善又在什麼地方?
唯識學就是從經驗上客觀的解釋這些問題。其作為一種知識,絕對沒有滲入主觀的幻想與猜測。正因如此,所以它對現代文明所產生的許多問題,是絕對可以用它做借鏡來解決的。
首先,唯識是透過教育及正當的生活方式,歸到人本具有的真善美。唯識講人的心態有善、惡、非善非惡,人必須去惡從善,如此在起用時,便有無諍的智慧,來促進社會和諧與世界和平。
再者,目前世界各地的文明衝突不斷,這種現況和科學與人文教育的失衡息息相關;因為科學教育如果欠缺人文關懷的精神,往往只是為軍事或商業服務,強化種種自私自利,卻無法對苦難眾生有一分深度的憐憫與同情。唯識學是一門與實際經驗和內在修養結合的智慧之學,不只獨善其身,而是兼善天下。若能將唯識與最新科學發展結合,再融合古今中外人文精華內容,那絕對是每個真善美的大同社會所需要的。因為科學為真,唯識也為真,然而唯識學更強調善的起用。真與善的充分展現,便是美也。
其次,談到唯識學可以被客觀驗證,方法有二:
1. 借助科學實驗(如腦波反應、核磁共振、生物場影像)觀察,瞭解身心互相影響的一致性。
2. 以禪修覺照,根據唯識的綱要,反照自己的善、惡、非善非惡心態,並超越世俗層面,以達純淨無垢之識。這與東西精華文化所說的許多道理是一樣的。
因此,筆者2013年於聯合國文明聯盟(UNAOC)亞太協商會議時,報告了「用唯識學整合科學與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接下來先以人文與科學共同關心的「時間」和「空間」為例,來說明唯識跟人文與科學的密切關係。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 of Ephesus, c. 535–c. 475 BCE)有句名言:「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說明了時間與空間都一起在變化 ,時間的變化反映在空間上,空間的變化也表現在時間上。牛頓(Isaac Newton,1653-1727)認為時間和空間是客觀存在的,藉此建立科學知識的普遍性與必然性。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持反對意見,他把時間和空間當成為事物之間的相對關係。 換言之,前者說時空是客觀存在的而後者認為時空是主觀的表現。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 深悉兩者看法,提出:時間與空間既不是事物本身存在方式,也不是事物之間的相對關係,而是感性的先天直觀形式,空間是外部經驗的直接條件,排除所有外部經驗內容後,剩下的是空間。時間則是無形狀、無方位,是用來決定內部狀態之諸表象所成的關係,故為內部經驗的直接條件。另一位哲學家胡塞爾(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1859-1938)則討論時間與意識的相關性。他主張,我們的意識,可以對過去的種種持留記憶,也可對將來的種種向前展望,所以提出了「內在的時間意識」。
到了二十世紀初,相對論被提出來以後,哲學界與科學界便不再推廣時間與空間的先驗性或絕對性,一百年來由相對論衍生的種種研究成果,更常出人意料。接下來簡略比較唯識與科學談論時間與空間。
肆、唯識與相對論的時空觀
一切存在和影像,都是在時間與空間中顯現。對於人類而言,只要有呼吸、心跳、腦波振動,就已落在時間的範疇中。只要有身體,有你我他,就已經落在空間的境域中。時間與空間是一切科學的基礎。唯識學認為時間是由於世間表象相似相續而約定俗成的概念,空間是事物表象互相比對的幾何說明,這兩者既不屬於主觀心理或心態,也不是客觀存在實體,所以把它歸於「心不相應行法」。雖然如此,但時間與空間絕對是眾生業力展現的舞台,業力表現在 情緒、色身與所處環境的變化,這些都與時間、空間有密切關係。三界之間的天人業力各各不同,對時間和空間的境界也不同,只有成就大菩薩與佛,才超越時間和空間。至於科學家們,純粹是從人的角度來討論時空。
一、相對論的時空變換
一百年前,1915年11月25日,愛因斯坦把題為“萬有引力方程”的論文提交給了柏林的普魯士科學院,這便是「廣義相對論」的論述。
物理學告訴我們,一切存在的質量越大,它的萬有引力場越強,根據廣義相對論,引力越大的地方,則其時空曲率(space-time curvature)增加。當光線經過這些地方時,它的行進路線是沿著彎曲的「時空曲面」前進,便出現引力時間膨脹(Gravitational time dilation)現象,時間因而減慢。
宇宙中存在著質量比數百萬個太陽還要大的恆星,這些恆星隨著重力坍縮(Gravitational collapse)所壓縮而形成巨大黑洞,如果有人以太空站或人造衛星,環繞著這一類黑洞運轉,則他所經歷的一年時間,對地球上的人來說,可能已經過了兩年、五年或更長久的時間。如此的時間膨脹所造成的差異,被科學家視為未來人類穿越時間的可能探索之一。
廣義相對論認為造成引力效應的時空彎曲,不只是受物體的質量密度影響,也跟動量密度和物質的應力張量有關。宇宙個別物質之間本就存在引力,但宇宙背景時空整體卻又充滿排斥引力的負壓能量,稱之為「暗能量」(Dark energy)[2]。這些難以觀測的暗物質引力場及暗能量斥力場,使得宇宙的時空變化更加超乎世人想像。
假如不考慮引力因素,單純只就狹義相對論來討論慣性座標系,則物體的運動速度越接近光速,時間膨脹越明顯,物體的尺寸越縮小,而相對論質量卻越大。
這種相對性時空觀念,推翻了西方傳統的絕對時空架構,卻與佛教傳統的時空觀有相通之處。
二、從唯識談三界的時空
佛教將宇宙分成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在人道之上,有六欲天(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覩史多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再往上,有色界四禪天(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更往上,有無色界四空天。此為佛教與外道的共法。另外,色界中還有外道特有的無想天與佛教特有的五不還天。這些都無法以肉眼看見,故目前科學仍少涉及。
三界天人的境界,可從唯識學的觀點來說明:
1. 天人之識
唯識學把眾生的認識功能,依照作用不同劃分為八部分,有第八阿賴耶識、第七末那識、第六意識、以及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第八阿賴耶識無善無惡,它是身心與一切存在的總稱,包括所有存在在三界六道中的起始、過程、歸結與轉化。第七末那識為眾生的情執,由此產生了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種根本煩惱。第六意識是西方心理學主要研究範疇,包含明瞭意識、下意識、變態意識等等。前五識是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的感官功能,用來認知雜多表 象。這八識有其差異性,也有共通性,在生命的整體活動中,它們是即八即一,即一即八的。
另外,唯識學把四禪八定加上欲界,合稱九地,九地與識的多寡是有密切關係的。人屬於欲界眾生之一,自懂事以來,就跟著外境的色聲香味觸在時間與空間中團團轉,無一例外,因此很容易產生一種錯覺,誤以為時間與空間有其絕對性與必然性,以牛頓為代表的古典物理學便充分說明瞭這種情況。要想改變時空,達到天人境界,就要有四禪八定的功夫。修四禪定可生色界四禪天,修四無色定可生無色界四空天。
欲界天人和凡人的八識都在活動,《八識規矩頌》談前五識時說:「眼耳身三二地居」。意指人只要超越前五識中的鼻舌二識,也就是停止粗呼吸,超越飲食男女,便可以脫離欲界,進入二地:色界初禪天。
色界初禪天有眼耳身三識和第六、七、八識。此時有覺、觀、喜、樂、一心五種性狀。由於離開散亂的欲界,故得到色界的喜樂。接下來必須深入禪定,先是有覺有觀,然後提升到無覺無觀,便是三地:色界二禪天。
二禪天無覺無觀,也就是超越了眼耳身三識,只有內淨、喜、樂、一心四種性狀。此時已無前五識,剩下第六、七、八識,故二禪天之喜樂是輕安之喜樂,而非世俗的喜樂。若是踴躍之喜心歸於寂靜,便是第四地:色界三禪天。
三禪天以上到無色界,也都只有第六、七、八識。但三禪定有五種性狀:捨(捨二禪喜、正念、正慧、樂、一心。如能超越樂受,可入四禪,出現四種性狀:不苦不樂、捨(捨三禪樂)、念(清淨),一心。若徹底脫離色法,便一層一層往上,進入無色界的四空天。無色界沒有前五識、五根、五塵,只剩意識、第七識(意根)、第八識(含法塵)。
三界天人的時空相對性,可以與現代科學之時空觀參照比對。
2. 天人空間(長度)
首先要瞭解古印度長度測量單位,《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記載:二十四指節成一肘。四肘為一弓。…五百弓成一俱盧舍…八俱盧舍成一踰繕那(由旬)。
我們所處的世界---南贍部洲的人身長,大約是三肘半到四肘。越往上昇的天人,身體越大,經典中多處記載天人身量,例如:「四大王眾天身長俱盧舍四分之一。三十三天身長半俱盧舍。夜摩天身長。俱盧舍四分之三。覩史多天身長俱盧舍。樂變化天身長俱盧舍。及俱盧舍四分之一。他化自在天身長俱盧舍半。梵眾天身長半踰繕那。梵輔天身長一踰繕那。大梵天身長一踰繕那半。少光天身長二踰繕那。無量光天身長四踰繕那。極光淨天身長八踰繕那。少淨天身長十六踰繕那。無量淨天身長三十二踰繕那。遍淨天身長六十四踰繕那。無雲天身長百二十五踰繕那。福生天身長二百五十踰繕那。廣果天身長五百踰繕那。無想天身亦爾。無煩天身長千踰繕那。無熱天身長二千踰繕那。善現天身長四千踰繕那。善見天身長八千踰繕那。阿迦膩瑟搋天身長十六千踰繕那。如是名為色之分齊。」[3]
前文所說的是欲界和色界天人身長,到了無色界呢?唯識學的根本大論《瑜伽師地論》說:「無色界無有色故無有身量。」[4]這些內容要說的是天人境界越往上,身體越高, 體積越大,質量隨著越大,引力越強。但是我們並沒有看到這些巨大身形,因此也許可歸諸於隱形的暗物質和暗能量 或多重宇宙吧。
3. 天人時間(壽命)
另一方面,我們又知道:天人境界越高,時間膨脹得越厲害。以六欲天為例,《中阿含經》記載:「人間五十歲是四王天一晝一夜,如是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如此五百歲是四王天壽。…人間百歲是三十三天一晝一夜,如是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如此千歲是三十三天壽。…人間二百歲是焰摩天一晝一夜,如是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如此二千歲是焰摩天壽。…人間四百歲是兜率陀天一晝一夜,如是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如此四千歲是兜率陀天壽。…人間八百歲是化樂天一晝一夜,如是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如此八千歲是化樂天壽。…人間千六百歲是他化樂天一晝一夜,如是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如此萬六千歲是他化樂天壽。」[5]
四禪八定是修道共法,另外,還有外道的無想定與佛門特有的滅盡定,前者超越了前六識,可進入無想天,等同色界四禪天。滅盡定,則把染污末那與前六識都除滅,斷除了「我執」與一切煩惱。留下第八識與無染末那。
佛教中有很多超越時空的例子,例如釋迦牟尼佛在法華會上曾默然而坐五十小劫;以佛神力故,令諸大眾如度半日。又如晉朝的慧持法師,在樹洞中坐了七百年,到了宋徽宗致和三年的四月才出定,宋徽宗親作詩讚嘆[6]。近代的虛雲老和尚在「雲門事變」後,入定九日,至兜率內院,恭聞彌勒菩薩說法[7]。近來在蒙古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發現一具兩百年前入定的僧人肉身,體膚完好,西方人當成是木乃伊[8]。這些例子都說明時空是可以透過禪定來超越的。
從廣義相對論可以知道,在涉及到引力作用的非慣性系中,時空是不均勻的,因此,在同一非慣性系中,沒有統一的時間度量標準,也就不能建立所謂的同時性。由前文可知,天人的身體越大,引力越大,能量場越強,時間流動得越慢。但這些都是肉眼無法觀察量測得到的境界,暫以暗物質 和暗能量或多重宇宙概括之。另外,從質能等價公式E=mc2可知物體總能量與物體總質量[9]成正比,筆者的理解是,任何有質量(m)的存在化為光(c)時,可以產生極巨大的能量(E)。佛法的修持,便是把自己的粗重質量化為無量光明。
另外,有天文學家觀察到,在宇宙大霹靂後殘留下來的光斑中,發現了不少分散的奇異微波光點,比標準的理論值要亮很多,這顯示可能有另一平行宇宙(parallel universe),它的物理現象與我們的宇宙大不相同,其重子和光子的亞原子粒子比例比我們宇宙高出很多[10]。三界諸天便可看成是多重平行宇宙的一種展示,但未來還需要投入更深入的實修研究,才能發現更多其中奧祕。
總結八識與時空超越的對應程度,可表解如下:
三界
|
八識
|
身量
|
壽量
| ||
無色界
四空天
|
捨五根、五識、五境
|
無身量可得
|
二萬至八萬大劫
| ||
色界
|
四禪
|
無想天
|
捨前六識
|
五百由旬
|
五百大劫
|
廣果天
|
捨前五識
| ||||
三禪遍淨天
|
捨前五識
|
六十四由旬
|
六十四大劫
| ||
二禪光音天
|
捨前五識
|
八由旬
|
八大劫
| ||
初禪大梵天
|
捨鼻、舌識
|
一由旬半
|
一中劫半
| ||
欲界
|
他化自在天
|
八識偕行
|
1.5俱盧舍,約為人類高度的750倍
|
一萬六千歲(一晝夜是人間1,600歲)
| |
樂變化天
|
1.25俱盧舍,約為人類高度的625倍
|
八千歲(一晝夜是人間800歲)
| |||
覩史多天
(兜率天)
|
1俱盧舍,約為人類高度的500倍
|
四千歲(一晝夜是人間400歲)
| |||
夜摩天
|
0.75俱盧舍,約為人類高度的375倍
|
二千歲(一晝夜是人間200歲)
| |||
三十三天
|
0.5俱盧舍,約為人類高度的250倍
|
千歲(一晝夜是人間100歲)
| |||
四天王天
|
0.25俱盧舍,約為人類高度的125倍
|
500歲(一晝夜是人間50歲)
|
根據上表,以時間、空間為兩個垂直的橫向座標軸,以三界的多重宇宙為縱向座標軸,可繪示意圖如下:
這些天人境界還是脫離不了時間與空間的框架,時間與空間是生滅法,隨因緣條件而緣生緣滅,緣盡還無,一旦天人五衰[11]現前,還得往下墮,即使入了滅盡定,也不是沒有出定之日。玄奘大師在「大唐西域記」中,便記錄了一位迦葉佛的出家弟子入了滅盡定,直到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很多年才出定的故事。所以楞嚴經說:「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要得到究竟解脫,必須迴小向大,轉到大乘菩薩道。唯識的果位與超時空關係是這樣的:見道位時,證到「虛空粉粹,大地平沉」;修道位時,修普賢行願,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成就十地菩薩後,有金剛喻定,可斷最後一分根本無明,以超越異熟識,也就是不再招引任何落在時空框架的有漏果報,從此視三界如幻化,不住時空以顯大智,不捨時空以行大悲,永遠在無漏的善法上,又超越善法,此即究竟位。所以《華嚴經》說:「如來身遍十方而無來往」,又說:「一切諸佛正覺法界,無三世名。」
總而言之,唯識學把時空看成是有為法之一,既然有為就有生滅,有生滅就有生死,因此,一著時空,便不得解脫。要超越有為法,才契入無為法。無為法有六無為[12],最後歸到真如無為。什麼是真如無為?真者,非斷滅;如者,非永恆,不斷不常、不落兩邊,也就是成就了無為法,又不執著於無為法,這是超越時空的性狀。「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不屬有相、不屬無相、非歷時而證、亦非不歷時而證、非廣大、非不廣大,非有時空、非無時空,非完形、非碎形,乃至非有證、非無證。但絕對不是昏沉、更不是虛無迷糊,而是超越凡情凡智凡語凡文之指涉,不可說也無所得的智慧與光明。
伍、結論
唯識學把時間與空間歸入有為法,然後用無為法超越之。超時空的唯識學,闡明我們生生世世的存在究竟是什麼,也就是在生老病死、人情冷暖、世局動盪之外,有一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常樂我淨,是不在風吹草動之中,也不離風吹草動的。這是人類智慧的頂峰,既需要語言的邏輯,也需要修持的經驗,更需要純善的實踐。它的廣度與深度,可與其他領域相容,更可以做跨學科的整合、激盪、發明。本文首次以廣義相對論 配合唯識來討論三界天人的時間與空間,嘗試建立科學和人文在唯識經驗上的共通性,以消弭人類在文明的長期誤解,構建廣大和諧的文化新方向。張尚德老師多年來提倡唯識學,也就是希望透過唯識學的實解實行實證,讓大家內外息諍,俾走向人類和平、世界大同之道。
參考書目
專書
張尚德,《唯識新引》第一冊至第七冊(苗栗:達摩出版社,2009-2015 年)。
張尚德,《華嚴法界觀》(苗栗:達摩出版社,2015 年)。
南懷瑾,《楞伽大義今釋》(台北:老古出版社,1965 年)
南懷瑾,《三界天人表》(台北:老古出版社,1981 年)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上下兩冊(台北:黎明出版社,1983 年)。
康德,《純粹理性之批判》上下兩冊(牟宗三譯,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
李嗣涔,《難以置信Ⅱ尋訪諸神的網站》,(台北:張老師文化,2004年)。
張立德,《當哲學遇上近代物理學》,(台北:水星文化,2010年)。
網路
Note:
[1]Clowe D, Bradac M; Gonzalez A H et al. A direct empirical proof of the existence of dark matter.Astrophys J Lett. 2006.
[2]Blake Templea,1,2 and Joel Smoller, “Expanding wave solutions of the Einstein equations that induce an anomalous acceleration into the Standard Model of Cosmology”—PNAS, vol. 106 no. 34, August 17, 2009.
[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三十六。
[4]瑜伽師地論卷第四。
[5]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五。
[6]見《嘉泰普燈錄》卷廿二,《釋氏稽古略》卷二
[7]參閱《虛雲和尚年譜》
[8]Tom Parfitt, “Mongolian scientists study 200-year-old mummified monk who is 'still alive,’” The telegraph, 03 Feb 2015.
[9]總質量包括靜止 質量和運動所帶來的質量。
[10]Richard Gray, ”Have scientists discovered a parallel universe? Bright spots from after Big Bang may be another universe bumping into our own”, Daily Mail, 29 October 2015.
[11]天人五衰:頭上華萎、不樂本座、天衣污垢、天身穢臭、腋下生汗。
2015.12.19 發表於台灣逢甲大學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
尚德讀後:
南老師懷瑾先生說:要懂唯識,才能真正知道什麼是禪。
此所以惠能與憨山大師既為禪門龍象,又精通唯識者。
憨山大師說,他原來不懂唯識,就去兜率天問彌勒菩薩,他豁然大悟:
迷者為識,悟者為智。
方東美老師說:不是識,而是智。那也是有極深道理的。
萬法唯識,智以觀識,以成禪慧。實則禪與識、識與禪,乃一體之兩面也。能以智而超越識,則為禪,此之謂轉識成智。
楞伽經說:
智不得有無,
此所以:
得亦無得,
無得亦無得也
絕莫落入虛無主義,最後還是要:
同體大悲,
無緣大慈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於台灣達摩書院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