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樹菩薩大智度論十八空與十八空論思想系統的開展
黃高正
大綱
一、時代背景
二、色與空
(一)、色法
(二)、色與空
(三)、十八空
(四)、六空體
(五)、八空用
(六)、不可得空
三、空、佛性與物理世界
四、《十八空論》之疑點
「空宗」與「相宗」之異同,是佛教發展過程中一個很有爭議性的論題。大體而言,這兩種學說皆是為了闡述佛法的最高智慧而建立,只是在方法上有所不同。「空宗」以「破」為主,駁斥一切錯誤的見解,使第一義諦躍然欲出。「相宗」則以「立」為主,將第一義諦的內涵條分縷析,發揮得淋漓盡致。
「十八空」是釋迦牟尼佛在般若經中提出,龍樹菩薩將其單獨提出來,在《大智度論》與《十八空論》討論,本文旨在討論《大智度論》十八空與《十八空論》的異同,其思想系統開展,及討論下列問題:
什麼是空
什麼是十八空
十八空的目的
一、時代背景
釋迦牟尼佛(梵Gotama Buddha,B.C.467-387)的時代,印度便已興起各種討論生命和宇宙的哲學思想流行,佛陀揉合各家思想後,在般若經中提出以各種「空」,作為解脫的路線,也駁斥了當時種種外道思想。
佛滅後一百餘年,佛教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之後,又漸漸分裂成上座十一部、大眾九部。其中最重要的二種思想為
一、我有法有:肯定個體中心生命的我(人我),也承認一切存在的構成要素(法我)為存在的實體。此思想被集結於《大毘婆沙論》
二、我無法有:否定個體中心生命的我(人我),但承認一切存在的構成要素(法我)為存在的實體。此思想被集結於《成實論》
龍樹菩薩(梵Nagajuna,A.D.150-250)出生於佛滅度後六、七百年左右(西元二世紀),他為了駁斥當時印度流行的前述二種思想,便對佛教「空」的觀念建立出完整的論述,進一步深化了大乘佛教的基礎。
龍樹學說流行了二百年後,有些誤解大乘空義者墮於頑空見,使其學說影響式微。到佛滅九百年左右,印度佛門再度衰敗,無著菩薩(梵Asanga, A.D. 310-390c或,A.D. 336-405)與世親菩薩出生於北印度健馱羅,他們弘揚「唯識」思想,使唯識成為西元四、五世紀時大乘佛教界的顯學。
二、色與空
(一)、色法
要討論空之前,不能不先對「色法」有所了解。過去印度盛行的六種外道中的「阿耆多」師,認為人是由四種極微元素所構成,稱為「四大」,而人死後便一切還歸這「四大」的極微元素,這便是在佛陀時代相當顯著的「極微論」。套用現代科學的理論,「極微」可以說是類似於化學週期表上的原子。
小乘「有部」不但認為『能造的四大。地、水、火、風是實有,還進一步提出「五蘊」屬於四大所造色,也是實有的。《大毘婆沙論》卷七十四:「一一極微有蘊相故,方可各剖立為色蘊。若一一極微無色相,眾多聚集亦應非蘊。」
小乘「經量部」不同意有部之說法,他們認為「五蘊」是由四大積聚。凡積聚的,就是假有,因此反對「五蘊」是實有的說法。如《順正理論》中說:「此中上座作如是言:五識依緣,俱非實有,極微一一,不成所依所緣事故。眾緣和合,方成所依所緣事故。」
龍樹菩薩依據《般若經》「照見五蘊皆空」等「空」義,建立起「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學說,如《中論》所云:「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為當時的印度思想界帶來一股新的風潮。對「十八空」的分析便是他思想中重要的一部份,而這「空」特別是針對「色法」來說的。
(二)、色與空
物質存在的總稱為「色」,唯識宗將「色」分為五根、五境、法處所攝色等十一種。「色」的相對面是「空」,若將有質礙的叫作「色」,那麼無質礙的便是「空」;若將有形體的叫作「色」,那麼無形體的便是「空」;若將可以累積的叫作「色」,那麼無法累積的便是「空」;若將有得有失的叫作「色」,那麼無得無失的便是「空」。「色」與「空」二者皆心體之用,若將心體以一圓球表示,則空、色與心體的關係,可以用五個球體模型表示。
一、凡夫分分秒秒在現實生活中忙碌,因此心中是以「色法」為重,有則謂得,無則謂失,患得患失,不知所終,可以用一個黑球來表示。
二、若是體會到人生的無常,對世間法起大厭離,走入羅漢道,一心歸到無想定,及非想非非想定,其價值觀自然與凡夫大不相同,心中是以「空法」為重,可以用一個白球來表示。
三、若能體會到「空,有」皆是自性所起的作用,不執著於有,也不執著於空,可以用黑白球為代表。其中空的一面,可詳細分為二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廿空甚至無量空。當處在不同深度的「空」境界中,所面對的色法,必然也是隨之改變。也就是說,這十八空,就隱含著十八「不空」。例如「內空」隱含著「外不空」,「外空」也隱含著「內不空」,「有為空」隱含著「無為不空」,「無為空」也隱含著「有為不空」。凡此皆為菩薩境界。
四、若是知道了色與空不僅相對,而且色中有空,空中有色,二者相融,現大神通,此為大菩薩境界。可以用一個太極球來表示。
五、等到色與空兩者皆能超越,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用色而不落於色,用空又不落於空,此為佛境界。可以用一個淡色的太極球來表示。
(三)、十八空
《大般若經》第一會說二十空。謂「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第二會說十八空。第三會說十六空。龍樹為解釋《大般若經》而造《大智度論》。《大智度論》對十八空的順序如下:
一、內空:體會到內在的六根是空,名為內空。
二、外空:體會到外在的六塵是空,名為外空。
三、內外空:體會到內六根與外六塵皆空,名為內外空。
四、空空:以空應空,於所證到的空,也是空的,名為空空。
五、大空:體會到十方空間是空的,名為大空。
六、第一義空:體會到涅槃是空,名為第一義空。
七、有為空:體會到有為法永遠在生死流轉,故為空,名有為空。
八、無為空: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故不生不滅的無為是空,名無為空。
九、畢竟空:無有一法不空。名為畢竟空。
十、無始空:超越時間,三際托空,名無始空。
十一、散空:諸法皆由四大假合而生,非有非無,名散空。
十二、性空:一切存在,本質為空,名性空。
十三、自相空:自知所有相皆為虛妄,名自相空。
十四、一切法空:五蘊 、十二處 、十八界等一切法是空,名一切法空。
十五、不可得空:於「空」無有少法可得,名不可得空。
十六、無法空:諸法「滅」時是空的,名無法空。
十七、有法空:諸法「生、住」時是空的,名有法空。
十八、無法有法空:法生時心無所得,法滅時心無所失,名無法有法空。
然而,空本無相,為何要細分為十八空呢?其涵義有四:
一、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對空的體會有深淺不同,能夠體會到空的極致就成佛了,因此佛又叫作「空王」。
二、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地盡:十八空便是在果位修證過程中,不斷提升的各種層次。
三、四念處的觀心無常:無常是空之表現,當心於空義有所得時,仍屬無常,為使修行者隨時警醒,所以詳分為十八空。
四、在龍樹之前,小乘「有部」思想盛行,龍樹為破除對種種「有」的執著,故分別闡述種種空義。
十八空象徵了一道通往最高智慧的階梯,十八空也隱含著十八不空,所以更是體會現象界真實面貌的要訣。在《十八空論》和《大智度論》中十八空的地位有些許不同。《大智度論》是詮釋般若經中的「菩薩摩訶薩欲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當學般若波羅蜜!」因此,學般若波羅蜜是「因」,住十八空是「果」,可以視為果位的不同。而《十八空論》中的十八空,則是偏重於「因」上的修學,其相關經文如下
「前四皆是所觀境空。第五能觀智空。」
「為恒利益他菩薩修空。」
「菩薩修學此定止。為功德善根無盡。」
「菩薩能修此相空。則令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即修治化身之相貌。」
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三分」亦以觀空為因,安住般若波羅蜜多為果。如經中說:「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觀內空,內空性不可得;觀外空,外空性不可得;觀內外空,內外空性不可得;觀大空,大空性不可得;觀空空,空空性不可得;觀勝義空,勝義空性不可得;觀有為空,有為空性不可得;觀無為空,無為空性不可得;觀畢竟空,畢竟空性不可得;觀無際空,無際空性不可得;觀無散空,無散空性不可得;觀本性空,本性空性不可得;觀相空,相空性不可得;觀一切法空,一切法空性不可得;是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十四空中。」
因此這兩部論,一以十八空為所證之果,一以十八空為所修之因,說法雖有不同,若從「因賅果海,果徹因源。」的角度看,可謂因果同時,互攝互入。
今依《十八空論》將十八空的結構可以分為兩類
一、從體用上分,可以分為六空體與八空用。
故十八空主要內容是六空體與八空用,最後歸結為「十八、不可得空」。
二、從中道義來分
十五、無法空
|
十六、有法空
|
除損減謗
|
除增益謗
|
不減
|
不增
|
最後歸結為「十七、無法有法空」
了解了十八空後,我們接著討論十八空之間有何關係呢?以下將其粗分為三:
一、由淺入深:
以內空為基礎,完成內空後,再提升到外空,內外空等等。由淺入深,層次井然。
二、不分高下:
菩薩為了應機說法,悲願起用,可以在不同的「空」與「色」的境界中來去自如,因此,十八種「空」並無高下之別。
三、空空互融:
沒有任何一空,可以從其他十七空獨立出來,空空相融,彼此互通,變化自在。所謂「十八空」,只是方便說法,不得已而說。
就空的深淺層次而言,我們可以討論十八空在《十八空論》與《大智度論》的異同。
(四)、六空體
六空體中,《十八空論》以「第五、空空」對治「第四、大空」及前三空,如論中說:
「第五、空空。能照真之相。會前四空。從境得名。呼為空智。空智亦空。故立空空。…第五智空治前四境。四境是空。」
而《大智度論》則以「第四、空空」對治對治前三空。如論中說:
「空空者,以空,破內空、外空、內外空;破是三空,故名為空空。」
「第五、大空」是與「第六、第一義空」同一範疇,如論中說:
「出世間以涅槃為大,世間以方為大,以是故第一義亦是大空。」
因此 這兩部論在「大空」與「空空」的說法上不統一。而《十八空論》對六空體的排列順序,與無著《顯揚聖教論》及世親《辯中邊論》所提的十六空完全一樣,而和《大智度論》不同。
其次,《十八空論》以「第六、真實空」對治「第五、空空」。如論中說:
「第六、真實空。謂真境空。行者見內外皆空。無人無法。此境真實。立真實名。…第六真實空。治第五智故智成空。」
《大智度論》的第六是第一義空,如論中說:
「第一義空者,第一義名諸法實相,不破不壞故,是諸法實相亦空。…第一義不離諸法實相;能使諸法實相空,名為第一義空。」
因此,《十八空論》以「第六、真實空」可以說是等同於《大智度論》的「第一義空」,不過,《十八空論》是以第六空治第五空,《大智度論》則以為第六空可等同於第五空。只是《大智度論》在第一義空中強調涅槃亦空。如論中說:
「問曰:第一義空亦能破無作法,無因緣法,細微法,何以不言大空?答曰:前已得大名,故不名為大。今第一義名雖異,義實為大。出世間以涅槃為大,世間以方為大,以是故第一義亦是大空。」
「諸法中第一法,名為涅槃。…涅槃中亦無涅槃相,涅槃空是第一義空。」
解脫煩惱證得智慧即是涅槃,並非另有一涅槃可得。但又非無涅槃,之所以立涅槃名,是為了與煩惱作對照,又怕凡夫執著於涅槃之名,故說涅槃亦空。
此有二義,
一、「涅槃」應被空掉,此說就凡夫而言,因過份執著涅槃為有,故應將「涅槃」空去。
二、「涅槃」等於空,此說就聖者而言,因聖者不取相也不住相,故知「涅槃」就是遠離一切生滅,本同於空。
以上所述為二論中六空體之異同。
(五)、八空用
在八空用中,「畢竟空」與「性空」在二論說法又有明顯不同。
《十八空論》以修「第九、畢竟空」來捨去堅持度眾的執著,如論中說:
「畢竟空。為恒利益他菩薩修空。畢竟恒欲利他。至眾生盡。誓恒教化。此心有著。今此觀心。此心定令捨畢竟之心。自然利益。方是真實智名畢竟空也。」 這也就是度盡一切眾生,實無眾生可度者。
《大智度論》先以有為空破有為法,以無為空破無為法,接著以「第九、畢竟空」來總結前八空,如論中說:
「畢竟空者,以有為空、無為空,破諸法無有遺餘,是名畢竟空。…內空、外空、內外空、十方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更無有餘不空法,是名畢竟空。」
「一切法皆畢竟空,是畢竟空亦空;空無有法故,亦無虛實相待。」
「有為法實相,即是無為法。以是故,一切法畢竟不可得故,名為畢竟空。」
此處「畢竟空」應當是指第一義諦畢竟歸空,而非就世諦而言,因此,除了在修養上將一切看破與放下,在實踐上則需廣種善因,不昧因果。方能二諦圓融。《大智度論》中接下來的「性空」中提到,
「性空者,名為本來常爾。如水性冷,假火故熱,止火則還冷。畢竟空如虛空,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云何言同!」
「諸法畢竟空,何以故?性不可得故。諸法性空,何以故?畢竟空故。」
「性空,多是菩薩所行;畢竟空多是諸佛所行。何以故?性空中,但有因緣和合,無有實性;畢竟空,三世清淨;有如是等差別。」
不過《十八空論》則把「性空」解釋為佛性之空,如論中說:
「第十二名為性空。佛性即是空也。」
「為清淨佛性即空故名性空。」
「此性空能引五種功德者。一除下劣生正勤。二除高慢生平等。三除虛妄生慈悲。四除我見生般若。五除怖畏受正法,故言性空。」
以上看來,這兩種解釋似乎大相逕庭,若從佛性與諸法法性本來皆空來看。只因假合相續故萬法似若不空。如《楞嚴經》中說「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遍法界。」七大與性空,可謂不一不異,互依互存。
(六)、不可得空
十八空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不可得空」,也就是說,「空」也不可得。
《十八空論》將「不可得空」作為十八空的結論,如論中說:
「不可得空者。明此果難得。何以故。如此空理。非斷非常。而即是大常。常義既不可得。故斷義亦不可得。無有定相可得故名難得。何以故。此之空理。非苦非樂。而是大樂。非我無我。而是大我。非淨非不淨。而是大淨。」
《十八空論》將十八空歸到此大常、大樂、大我、大淨,此為佛之四德,非凡夫之小常、小樂、小我、小淨可比。
《大智度論》中的「不可得空」則是從超越的智慧上來分析的,如論中說:
「一切法乃至無餘涅槃不可得故,名為不可得空。」
「行是不可得空,…得戒、定、慧,乃至十地諸功德法…是法雖得,皆趣不可得空:無受著故,是名不可得;為無為法故,名不可得;聖諦故名不可得;第一義諦故名不可得。聖人雖得諸功德,入無餘涅槃故,不以為得;凡夫人以為大得。」
聖人雖有所得而不以為得,是名為不可得空。
此「不可得空」,可說是大般若經的一大特色,唯識宗少有提及。簡單的說,空到極點後,再把那個空超越掉,無空可得,當下不生不滅,湛然不動,輝映萬物,即是「不可得空」。一切的「有」為因緣和合故為假有,所以不可得。一切的「空」皆超然物外故為真空,所以也不可得。凡夫時時刻刻慌亂不安,所以在時間的軌跡中妄受生死輪轉(如圖a),智者遇到有事則處理,沒事則休息,所以能即空即有(如圖b)。
a 念念在有
|
b 即空即有
|
此外,龍樹為何強調空也不可得呢?因當時龍樹為破除「說一切有部」者對「有」的種種執著,因此龍樹分別闡述各種空性,乃至無空可得的「不可得空」。等空宗盛行一、兩百年之後,眾生又墮空見,故無著、世親出來提倡唯識。但十八空的說法,仍以十六空的形式保留了下來。
三、空、佛性與物理世界
佛為空王,因為祂不但成就了種種空,也超越空:知道「空」不可得,也知道「空」的超越不可得,在此境界,祂所處的和所面對的色法是什麼呢?我們可以說,因為祂成就了這些功德智慧,因此建立了自己的佛土,因此佛便在自己所成就的佛土中。佛土之差別如下:
一、願力不同則佛土不同,如釋迦牟尼以娑婆世界為佛土,藥師佛以琉璃世界為佛土。
二、眾生根器不同,則感應出不同佛土。如阿彌陀佛應眾生之機,有九品淨土之別,各修其品之行。如《九品往生阿彌陀三摩地集陀羅尼經》,中說:「九品境界:上品上生真色地,上品中生無垢地,上品下生離垢地,中品上生善覺地,中品中生明力地,中品下生無漏地,下品上生真覺地,下品中生賢覺地,下品下生樂門地,是名曰九品淨識真如境。」
三、常寂光土,一切空與色法都包含於自性中,任意出生,所以可以含攝三千大千世界,又超越三千大千世界。
四、《十八空論》之疑點
龍樹的作品多由鳩摩羅什所譯,真諦主要翻譯的是法相唯識經典。所以這本由真諦所譯的龍樹著作,可以說是一個特例。關於此論是否為龍樹所作,筆者提出疑點如下:
一、所引論典
《十八空論》中所提到的《唯識論》、《三無性論》、《七入論》皆屬唯識論典。
「第三明唯識真實。辨一切諸法唯有淨識。無有能疑。亦無所疑。廣釋如《唯識論》。」
「種真實。具如《三無性論》中廣釋也。」
《唯識論》、《三無性論》都由世親所造而由真諦所譯,收錄於大正藏第卅一冊,在龍樹菩薩時期並不存在。就像孔子無法引用孟子的話一樣,龍樹當時如何能預知一兩百年後會有這兩部論典的出現呢?
二、種子說
龍樹菩薩對「種子」的解釋是以有質礙的種子為主,不同於唯識的「種子熏習」及「諸法種子所集起為心」的說法。龍樹在其《大智度論》中所提到與「種子」有關的經文如下:
《大智度論》卷十九 「種子不淨者。父母以妄想邪憶念風吹婬欲火故。血髓膏流熱變為精。宿業行因緣識種子。在赤白精中住。是名身種子。」
《大智度論》卷五八「譬如地以種散中。得因緣和合故便生。是諸種子依地而生。」
《十八空論》中提到的種子義和龍樹其他論著全然不同。此論把種子說成可以建立十八界,這說法無法在龍樹其他著作中看到。《十八空論》中說:「界者種子義,自分種類是名種子。種子亦是一義。以種類同一故也。但分張果。遂成十八界。而種子有三。一者能執。二者所執。三者執。眼等六根能執種子名自種。…六識是執種子。從貪內根外塵生。此十八從因名界。界是種子。」
此與世親的《三無性論》卷下「界有十八。所立界者顯種子義。眼等六界是能執種子。色等六界是所執種子。眼識等六界是執種子。」可說如出一轍。
三與《中邊分別論》的雷同:
此《十八空論》前半部所提到的十八空部份,與世親菩薩造真諦所譯的《中邊分別論》《大正藏》卅一冊卷上的相品第一提到的十六空頗為相近。《十八空論》後半部所提到的七種真實及十種我見,與世親菩薩造真諦所譯的《中邊分別論》的真實品第三幾乎一樣,《十八空論》中只提到「第三明唯識真實。……第四明依處真實。所謂苦依諦。第五邪行真實。謂集諦。第六清淨真實。即是滅諦。第七正行真實。」為何漏掉第一和第二種真實呢?在《中邊分別論》我們可以看到原來漏掉的是第一生起真實與第二相真實,此外,十種我見中,《十八空論》也只討論了四種我見後,便草草結束,不免有虎頭蛇尾之憾。《十八空論》最後提到的「若令二王兩佛同時俱興。無有是處。如女人為轉輪王。亦無是處。」又與《中邊分別論》真實品第三所提的「兩如來無前後兩轉輪王,一世界中不得共生。…女人不得做轉輪王。」再度巧合,這雷同與遺漏的部份,是誰的錯呢?
因此《十八空論》與其說是龍樹的著作,不如說它是世親或某位熟悉世親著作的人所造,斷簡殘篇,殊多闕漏。其真相如何,待後人能有進一步的研究。
師批:慢慢來。原因:要證量,文字般若,唯識學都及格再說,應繼續研究和參悟。可喜的是,一般人寫不出來,潛力夠,功力不及格。看出作者一部份功力。但寫作零亂,原因有三:
一、「十八空」與「十八空論」,本來就龐雜,你未完全在語意和語法上,將其釐清;
二、行文太匆忙,準備不夠,用字遣文還不老到;
三、可寫十萬字以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