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Saturday, 17 March 2018

菩薩的止與觀(七)


瑜伽師地論
菩薩的止與觀(七)
菩薩行的捨相
張尚德講述
杜威記錄
世尊。此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當知從何名為通達。從何名得。善男子。從初極喜地名為通達。從第三發光地乃名為得。善男子。初業菩薩亦於是中隨學作意。雖未可歎。不應懈廢。世尊。是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名有尋有伺三摩地。云何名無尋唯伺三摩地。云何名無尋無伺三摩地。善男子。於如所取尋伺法相。若有麁顯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若於彼相雖無麁顯領受觀察。而有微細彼光明念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若即於彼一切法相。都無作意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復次善男子。若有尋求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若有伺察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若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世尊。云何止相。云何舉相。云何捨相。善男子。若心掉舉或恐掉舉時。諸可厭法作意。及彼無間心作意。是名止相。若心沈沒或恐沈沒時。諸可欣法作意。及彼心相作意。是名舉相。若於一向止道。或於一向觀道。或於雙運轉道。二隨煩惱所染污時。諸無功用作意。及心任運轉中所有作意。是名捨相。
通達與得
世尊。此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當知從何名為通達。從何名得。
修證止與觀,怎麼樣才能成就「通達」?怎麼樣才能成就「得」? 
善男子。從初極喜地名為通達。
初地菩薩叫做通達。初地菩薩是怎麼來?一定是從大阿羅漢來的,四果羅漢成的大阿羅漢,繼續往前走,了掉見思二惑的煩惱障,了掉八十八結使,再往前走證到初喜地,往菩薩道走,就是捨我無我為人,為苦難眾生服務。
拿一點心情、一點認識、一點腦袋,想想人類的命運,想想台灣的未來,不要老是只有自己、只是家庭、只是個人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不要老陷溺在這個上面,而是真正的為人類未來和苦難眾生著想,搞個辦法,使眾生不苦難,叫做菩薩
如此便是通達。
「從第三發光地乃名為得。」
所謂:發光地是指成就大阿羅漢,成就初地歡喜地、二地離垢地之後,智慧相當高了,進而跟一切存在的常寂光合而為一,自性光明發生,這個時候叫做「得」。
菩薩十地的所證悟境界:
一、初喜地(歡喜地)︰在大菩提中,善得通達,覺心已通達於真如自性,盡能了解佛的境界,名為歡喜地。
二、離垢地︰一切世間出世間諸法差異的性能,都能明了它的同一根源。後來並同一之性也滅除不住,名為離垢地。
三、發光地︰內心淨極,自性光明發生,名為發光地。
四、焰慧地︰自性光明已極,正覺圓滿,名焰慧地。
五、難勝地︰一切諸法的同異,都不可得,名為難勝地。
六、現前地︰無為真如自性,自然發露淨明妙德,名為現前地。
七、遠行地;窮盡真如自性的邊際,名為遠行地。
八、不動地︰一心真如,如如不動,名為不動地。
九、善慧地︰發起真如心的妙用,名為善慧地。
十、法雲地︰在修習菩薩道的過程中,從此以往,修習的功用已畢,功德已經圓滿。也有認為到此才是真正修習佛法的正位,所謂慈蔭妙雲,覆涅槃海,名為法雲地。(註:摘錄於楞嚴經大義今釋  南公懷瑾先生著
隨學作意
「善男子。初業菩薩亦於是中隨學作意。雖未可歎。不應懈廢。」
初業菩薩即地前菩薩,從羅漢道入菩薩道,先前幾個果位階段的修證與作意思維,雖有初步成就,但不能得少為足,要繼續往前不可懈怠。
「隨學作意」一語,華嚴善財童子的南巡五十三參,最能說明此義。這就是說初業菩薩,不可懈廢。雖已上路,未來道業仍然遙遠,要經各地菩薩,直到第八地菩薩不動地,才不退轉。也就是仍要隨時隨地徧學一切法。
尋與伺
「世尊。是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名有尋有伺三摩地。云何名無尋唯伺三摩地。云何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止與觀有三種尋與伺:有尋有伺、無尋唯伺及無尋無伺。尋與伺的不同,是從功夫修持的粗細與果位上來分別與解釋的。尋是指初步一般的止與觀;伺則是指細緻的、精緻的、細膩的、深化的、廣大的止與觀。
「善男子。於如所取尋伺法相。若有麁顯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
先止然後起觀,觀你身心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中,所展示出內內外外、大大小小的種種現象,包括意識的、觀念的、非意識的、非觀念的、肉體的、有意的、無意的等等一切法相,通通都是不細密不細緻的 概觀,未至佛和菩薩果位,叫做有尋有伺三摩地。
佛法講三世因果,不是斷滅論,佛法講眾生的生滅;一旦存在,就是連續性的,不僅是這一生;因此,止與觀、觀與止,會涉及到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若於彼相雖無麁顯領受觀察。而有微細彼光明念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
上面提到,從第三地菩薩發光地,也名為得。
能發光了,智慧之光、宇宙之光、常寂光,沒有尋只有伺,這個叫做無尋唯伺三摩地。發光地與初步證到空性,非常有關,發光非常重要。
佛法進到裡面,不一定是到阿彌陀佛那裡去,到阿彌陀佛那裡去幹什麼?念到阿彌陀佛現前,還不是自己念出來的,你去找祂幹什麼?反過來說,哪個地方沒阿彌陀佛?《維摩詰經》講:
欲得淨土,當淨其心,
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沒有事,寧靜了,就是阿彌陀佛。馬祖道一禪師講:
唯心所造……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
光出來了,是什麼光?是法爾如是的宇宙光、常寂光。哪裡來的?《金剛經》講: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謂之如來。
要來的你擋不住,要去的你阻止不了,人世間有什麼事呀!
法爾如是,
就是本來如此嘛!有什麼接受不接受呀!本來春夏秋冬,本來也了,本來不了,就沒有什麼了與不了!所以光本來就在你自己的身上,要自己去證!現在請黃高証跟大家報告光和佛法與科學的關係。
黃:佛法裡面提到光的內容非常多,在四禪八定中的二禪天已顯現光明,細分之,有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瑜伽師地論此段講的無尋唯伺三摩地,有微細光明,便是要進到二禪天的前奏,這是 講三界天人的光明。另一方面,從菩薩道來看,十地菩薩都有障,三地菩薩必須克服十障裡面的闇鈍障。闇鈍障者,是因為在三地以前的菩薩心光還未發起,稱之為闇鈍障。三地發光地菩薩開始 放光,但其光明僅是初顯,要往前到四地燄慧地,光明與智慧結合在一起像火焰一樣,此光明的成就,必須要超越第四障微細煩惱現行障,即相當程度克服了所知障中與生俱來的身見,才能登四地燄慧地。
佛法要証的光與科學研究的光不大一樣,佛法所稱的常寂光是無形無相無邊界,科學的光是有形有相有範圍的。二者雖不同,但隨著幾百年的科學進展,如今尖端技術進到一個新領域。譬如,蘇聯未解體前,美蘇二大超級強國軍備競賽,彼此的核武實力不相上下,任何一邊輕舉妄動,另一邊也將同時發射所有核子武器,玉石俱焚,誰也討不到便宜。因此只能再想其他方法:研究精神電子武器。前蘇聯花了 約十億美元投入研究此課題,精神電子武器分為三個領域:微波(無線電波的一種)、音波(聲波)、光波。此三者都與精神狀態密切相關。
南太老師「禪海蠡測」之心物一元的佛法概論裡面,特別提到心法與光學、電磁學、聲音及力學是相通的。 當然,佛法要証的光,不是目前物理學研究的光,但與物理學上的光、聲音及電磁波都有關係,由未來科學的發展來看,當會逐漸觸及到這領域,就像前面講的精神電子學的發展。但不管科學怎麼進步,還僅限於研究物質層面應用,而非心靈的解脫。
佛法所要証的光明,方法略分為二:
第一類,轉地水火風四大的定力,最近我在華嚴法界觀與十玄門淺解一文中提過,地水火風四大代表物質的四種狀態,是可以根據不同的條件而相互轉換,四而一、一而四。一旦證到四大清淨則身心空靈,內外一片光明,十方洞開。另外,在《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中清楚講到:火大,當然是光,如烏芻瑟摩的火光三昧;水大如月光童子水性一味流通,轉化為月光;風璃光法王子觀察風力無依,轉化為璃光;地如追隨普光如來修行的持地菩薩,當然也是光明成就;空大如虛空藏菩薩,執四大寶珠,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也是光明成就,以上是第一大類,以定力轉四大為光明。
第二類是因地上的願力。譬如,阿彌陀佛所發四十八大願,其中有:「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這是在因地上發願證無量光,與一切打成一片又超越一切的光明。同樣的,藥師琉璃光如來十二大願中,也有:「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發願讓自己 與一切眾生的光明照耀無量無邊世界,這些都是屬於在因地上發願,願力生不可思議境界。至於果位的成就,老師講過很多次,就是在常寂光中,常樂我淨,這是一切諸佛的共同點。
另外從佛放光起用上來講,則有五個方面:
一者,誕生的時候放光。不只佛誕生時放光,昨天我們唸到南嶽懷讓禪師誕生時白氣沖天,白氣就是白光,唐高宗還派人去看,禪師誕生尚且如此,何況是佛的誕生,必定放光。
二者,佛成道時放光。《華嚴經》一開始,世尊在菩提樹下始成正覺,此時大放光明。
三者,佛要涅槃離世時放光。佛曾說過:「當知我有二時,放大光明。一者在菩提樹欲成佛時放大光明,二者欲般涅槃放大光明。」
四者,佛入各種不同三昧時放光。譬如佛入首楞嚴三昧時,從肉髻中涌百寶光。
五者,佛說法前放光。如佛宣說《法華經》前放眉間白毫相光
以上是佛起用時,處各種不同情境所放的光明。簡單報告到此。 
師:
證到光了,這光是智慧之光,淨土之光-淨光,《楞嚴經》文殊菩薩講:
淨極光通達
到了這個地步,臉色一定好,精氣神一定旺盛,但是一傲慢就會沒有,就會退失。
都無作意
「若即於彼一切法相。都無作意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人生三件事中,最難搞的是腦袋裡的念頭,整天在那裡搞念頭,還認為自己對。
沒有念頭了,徹底把念頭打掉,超越意識、超越語言、超越念頭叫做無尋無伺三摩地。真的打成一片了,你就解脫了,唐朝張拙講:
六根纔動被雲遮。
我曾一直在講,PASSPASSPASS修證佛法是不要在那裡搞腦筋,東看西看,那個沒用的,一定要在功夫上下功夫,然後戒律及功德二樣雙管齊下, 福德具備了以後,繼續往前,累積資糧,在各種修法上不斷加行,一步一步的,在經驗上見道証到各個層次,最後,入究竟位成佛。這絕對不是文字,不是思想 ,而是毫不動搖的堅定信仰與實証功夫。
請黃高証來解釋:
黃:
佛法的修證絕對不是思想,相反地,要超越一切的念頭,打得念頭死,方得法身生。如果只在思想或文字等想蘊打轉,那就永遠無法 心行處滅,照見五蘊為空了。
師:
送你們一句話:此事不向自己的情緒和痛投降。格老子!情緒來了自己解決,就是不向情緒投降,那才叫做英雄好漢。什麼叫情緒?六個根本煩惱及二十的隨煩惱就是情緒。
把煩惱交給天地,把沒有煩惱交給自己。怎樣才沒有煩惱?
這是大密咒。
人絕對有煩惱,一旦煩惱來了,來一句,實現這一句:
去它的!
大難不過死,討飯再不窮,又煩惱個什麼!
去它的!
去它的!
去它的!
人生在世,哪個不在討飯!哪個不死!
如此,討飯又何妨,死了又有什麼關係。
耶穌死了可以復活。
南老師不也是說: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復次善男子。若有尋求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
只要是透過止起觀尋求思維作意,就是有尋有伺三摩地,是各宗各門各派包括外道的共法。
若有伺察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
那個心一境性到了家了,即止即觀,即觀即止,心一境性到了家,差不多跟一切一切打成一片了,那就是無尋唯伺三摩地。
若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最後就是無尋無伺,就是止觀雙運、止觀雙融、超越止觀,就是大菩薩與佛的境界。境界就是相分菩薩、佛的相分,就是聖相(holy phenomena),聖人的境界、聖人的現象、聖人的氣象。
一切一切打成一片,大菩薩與佛的境界,指月錄馬祖道一禪師一文中,裡面有一句話:
我這邊無西來意
就是無尋無伺三摩地。
尋與伺,尋就是尋找,伺即伺察。作意、觸、受、想、思,就是尋伺的功能作用,從阿賴耶識到前五識,都有五徧行。我們生命的起始,自阿陀那識而來。經阿賴耶識,首先即作意。
完全不作意,但明明了了,一念不生,在常寂光的常樂我淨中,就是無尋無伺,這是佛的境界。
止相、舉相、捨相
「世尊。云何止相。云何舉相。云何捨相。」
什麼是止相?什麼是舉相?什麼是捨相?
「善男子。若心掉舉或恐掉舉時。諸可厭法作意。及彼無間心作意。是名止相。」
第一個心裡整天上七下八,第二個又怕心裡上七下八,叫做掉舉或恐掉舉,為二十個隨煩惱之一。
因為身體不好、因為遺傳、因為教育、因為成長、因為過去的遭遇、因為上輩子好多世沒有做好事等病根病源,整天就在掉舉裡面;透過討厭與厭惡,把掉舉或恐掉舉克服掉,產生絕對厭離的心理,要克服掉舉,永遠精進,永遠不間斷,時時刻刻,超時間超空間,生生世世,還沒有成菩薩成佛時,一直不懈怠努力下去,叫做止相。
問題是:
人不到黃河心不死,到了黃河還不死心。有幾人能不在掉舉中誤了平生。
東南西北風,春夏秋冬雨。
一生風風雨雨、雨雨風風,何時掉舉才得停也!
「若心沈沒或恐沈沒時。諸可欣法作意。及彼心相作意。是名舉相。」
昏沉,整天昏頭昏惱,人生在世無一不昏沉,最昏沉的是睡覺,睡著了不知道到哪裡去了。當然死也是昏沉。
要丟掉昏沉克服昏沉,整天笑嘻嘻的,明明朗朗,腦袋清楚,明明了了,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一方面克服昏沉,另一方面歡天喜地不在昏沉中,叫做舉相。
很少有人在舉相中。不是愁眉苦臉,就是慌慌張張。
學佛就是要成就舉相。
成就舉相的 修行 ,不要糊里糊塗盲修瞎練,修行完全是在解決腦袋、肚皮及荷爾蒙的問題。荷爾蒙系統與生死是整體的,就是阿陀那識。人的肉體與地水火風及山河大地扯在一起,它們又從何而來?還不都是從阿陀那識來的。阿陀那識又是什麼?就是存在的變化。變化不就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所以阿陀那識就是生死,就是荷爾蒙。所要超越就是要超越這個。
至於《佛為阿難說處胎經》,是講入胎因緣、成胎歷程及出胎後的生死難樂,生死和荷爾蒙系統就在阿陀那識中,就在阿陀那識的表現中。
說到實際究竟處,昏沉即無明,無明即昏沉,十二因緣談生之欲,其起始即無明,無明即煩惱,煩惱即昏沉,所以生之欲的無明,無明的生之欲,即昏沉煩惱也。
捨相
若於一向止道。或於一向觀道。或於雙運轉道。二隨煩惱所染污時。諸無功用作意。及心任運轉中所有作意。是名捨相。
在止上,在觀上或者止觀雙運上,能夠克服超越昏沉及掉舉這二個隨煩惱。然後一心一意,絕不退轉的在向道的路上,在三十七菩提道品上,一向止於道,一向觀於道。既止且觀,雙運無已,成就無為法又超越無為法(諸無功用作意),永遠在無功用行的菩薩道中,在慈悲喜捨中,又超越慈悲喜捨(及心任運轉中所有作意),是名捨相。
捨掉煩惱叫做捨相。
人生在世不可能不昏沉,不可能不掉舉;昏沉來了,掉舉來了,一句話,去你的。就解決了。另外一句:既然昏沉來了,好好的睡它幾天,睡死也沒關係,什麼了不起!人本來就這個樣子。
本來無事也!
本來清淨啊!
待續
20141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