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Saturday, 17 March 2018

菩薩的止與觀(一)


瑜伽師地論
張尚德講述
杜威記錄
 
菩薩的止與觀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七
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六
復次依法假安立分別解說。瑜伽所攝。奢摩他毘舍那道。當知如解深密經中。慈氏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何依何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舍那。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知菩薩法假安立。及不捨無上正等覺願為依為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舍那。
世尊如說四種所緣境事。一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二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三事邊際所緣境事。四所作成辦所緣境事。
超越分別
瑜伽師地論以前我講了很多年,後來中斷了。這一次想恢復,跟各位慢慢的講。瑜伽師地論是什麼呢?它是成佛的方法,從凡夫,一步一步的,成羅漢、菩薩而成佛。那什麼是「瑜伽」?是指身瑜伽及心瑜伽,人、事、物存在的現象、道理與非道理,叫做「瑜伽」。然後一地一地,分為十七地,就是十七個範疇(category),我昨天講過,其實以前也講過,很重要的一句話,在座的,接到了就沒有事了;什麼話?踏破毗盧第一峰,又超越毗盧第一峰:毗盧遮那佛-法身佛。
學禪學佛,特別是學禪,那種氣派不是超天超地所能形容的。我想了半天,一直考慮要從什麼地方講起,最後決定從菩薩道的「止」與「觀」講起。
「止」有各種不同階段的止,就是得定,也就是-安定的定,身心安定下來,靜下來,不昏沉、不散亂、不掉舉;觀,是指一切了解人、事、物與自己的方法。相對於瞭解自己來說,那就很嚴重啦!得止得定,是得什麼止?什麼定?若緊抓著自己所認為的止與定,譬如得第九次第定,即大阿羅漢的定,那還不夠。楞嚴經說:
「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幽閒-指得定的一種境界。身心清涼、清靜與輕安。到這個境界,你守著它-「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存在所顯現的,跟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根,所落在客觀(色、聲、香、味、觸、法)的存在現象上,叫做「法塵」。
「分別」-則與六識有關,「識」之認識功能作用,所起的分別也。「分別影事」是指陷在存在的這個那個,那個這個的分別上面。「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是指學佛學禪在方法上的問題,方法上要特別特別注意的是,要瞭解金剛經所說: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那一個學禪、學佛的,不是在自己抓住自己的身心在那裡搞?「內守幽閒」就不簡單、不容易,會輕安清靜,有幾人達到這個工夫地步呢!
在「止」與「觀」上,要注意的方法是:一旦達到「內守幽閒」地步,還要往前,依楞嚴經講的方法,仍要往前;什麼方法?
楞嚴經講:
「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
還要丟,丟無可丟,那就是了。你丟無可丟時,忽然知道:
哦!山河大地原來如此。
以前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現在反過來,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一切原來如此,沒有什麼好說的,不可說,不可說也。
黃高証你起來,就這一段跟大家講一講;
黃:剛才老師解釋「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是說即使達到第九次第定,大阿羅漢的定,還是屬於法塵分別的作用,這個也要超越。依照金剛經的「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和楞嚴經的「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透過這兩種方法,超越前述九次第定,歸到不可說、不可說的境界。
黃高証,你要把身體搞好,將來可以拿香板,把氣派拿出來,把氣住脈停搞出來,把空性證到,提起來放下去,一而二,二而一,與諸佛道交、由諸佛下令,且與天龍八部同在,不斷徧學五明六通的一切法,就能拿香板了。卓連進不也是一樣,把氣派拿出來。大陸的道友也一起來啊!
大家翻到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七卷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六。
什麼叫「菩薩」?捨己無私,永遠捨己為人,永遠只有眾生,承擔眾生的苦難,叫做「菩薩」。現在講「菩薩地的止與觀」,止-奢摩他,觀-毘舍那,要配合菩薩的五十二位,來理解。由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到等覺及妙覺,這些方法與次第,都是與止和觀的次第有關,而且是一定的,絕無例外,是沒有折扣可打的。

如何讀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非常難讀,但也非常容易讀。要像吃橄欖一樣,與它合而為一,它是無著菩薩每天晚上入定,到兜率天彌勒內院,聽彌勒菩薩講說,白天出定撰集而成,後來經唐朝玄奘大師翻譯成一百卷傳世,你在讀瑜伽師地論要接受它,一接受它,當下就與無著菩薩及彌勒菩薩在一起,就能安定下來,身心愉悅,內內外外打成一片,你就是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就是你自己,所以瑜伽師地論不難讀的,你看上下文,那是講功夫,講境界的,不是文字。什麼功夫?什麼境界?透過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練習,你那個身心的認識、修養,表現在那裡叫做「境界」,所以,以上說明的這一點,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各位,瑜伽師地論是教授我們,起碼的如何安定下來?就是不要陷在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的人事物裡面。好好的在真正的菩薩道的「止」與「觀」內,來成就自己。


依法與休息
我們現在開始瑜伽師地論第七十七卷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六,
「復次依法假安立分別解說。瑜伽所攝。奢摩他毘舍那道。當知如解深密經中。慈氏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何依何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舍那。」
先把語句搞熟,「復次」又問啦!「依法」依照一切的存在,有形的、無形的,包括釋迦牟尼佛,諸佛菩薩在內,「假安立」凡有形的存在,一切等等,都是因假安立。唯識三十頌,一開始就說:
「因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
假有多種:
一、聚集假有:地水火風四大本空,色受想行識五蘊本假,我們由這些組合成形體與心理,形成一種假我,隨順世間約定俗成的言說,我呀我的,變成了一種生生世世牢不可破的習慣,就以為有一個真正的我,這叫做聚集假有。
二、因假有: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對於未來是還未發生的,只要有因就會發生,這叫做因假有。
三、果假有:這在佛法上著重在指佛法的果位,也就是道果上的成就。因為是一種果位,雖非實有,不可說無。例如說佛,只有自己真正成了佛,你才知道什麼是佛。
四、所行假有:是指過去的已經過去,諸行無常,過去諸行已滅也,在當前行境中,一切遷流幻化無已,雖為當前,也實為假有。這也就是《金剛經》說的: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的道理。
五、分位假有:所謂分位就是人事物在時分與空間中的地位。如水波為水之鼓動分位,無水則無波,離水則無實法。一切的存在都是假立幻生,所以說為假有。
六、觀待假有:言佛法中的無為法成就,為諸大菩薩及佛的果位境界。在此有一點要特別提出的是,唯識要典《楞伽經》強調:即使是佛,也是幻化的。此所以那怕有「觀待」成就,那也是假有。
「因假安立」這一句話,雖然是因假說我法,但在宇宙一切存在中,特別是在成佛的過程裡面,它是有次序和方法的,有階梯和有層次的,在這個次序,或者說,範疇裡面,種種理解和證量裡面,它得到相當相當,非常非常,合乎道理、合乎存在、合乎事實、合乎修法、合乎見地、修證及行願三方面的安排,叫做:
「安立」
瑜伽師地論如果能「安立」,天下、國家、社會,會太平也。
希望你們出一個兩個,譬如徐永生,能很快到台北講瑜伽師地論,當唐太宗一看瑜伽師地論,唉呀!真不得了呀!他說九流十家跟瑜伽師地論一比,如海裡的一滴水。
「分別解說瑜伽所攝奢摩他毘舍那道」在菩薩道裡面來解釋「奢摩他-定」及「毘舍那-觀」。定有層次的,什麼層次?大概的講,從四果羅漢,四禪八定,超越初步的生死(分段生死),還不是了徹底的變易生死,還要更進一步到辟支佛,了掉十二因緣,進而超越辟支佛,再往前走,進入菩薩五十二位的境界裡得定,最後成佛,最大的定是佛的定,這是大概的講法。
釋迦牟尼佛說念休息,真正的休息就是定。而真正的休息,是面對人事物的愉悅所產生而來的,所以休息法好重要好重要。我為什麼要到二水去?我在那裡一看,四面八方都是山,都可聽到水聲、鳥鳴,各種不同農作物,我一下子就休息好了。譬如,說達摩書院最好的房間就是陳文能住的房間,早上四五點鐘,太陽就出來了,晚上月亮就來了。一下子就可以跟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合而為一,這種定與觀的境界,就是在學佛。學禪學佛的第一步,是與自然合而為一,然後又超越自然,就是楞嚴經釋迦牟尼佛所講:
「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跟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合而為一,就是在自然中,又超越自然。如寒山的詩:
「吾心似秋月,寒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叫我如何說」。
「當知如解深密經中」,解深密經是唯識學重要經典之一,裡面最重要的一句話:「成就無為法,又要超越無為法」。
菩薩道的奢摩他及毘舍那
「慈氏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何依何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舍那」。
「慈氏菩薩」就是彌勒菩薩,祂問釋迦牟尼佛:
「菩薩何依何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舍那」。
在大乘中,指非中乘,亦非小乘。大乘是指成佛、大菩薩。能確實按照大乘經典去證、去做、去行,一定會成大菩薩,成佛,叫做大乘。彌勒菩薩問,怎樣依照大乘經典、住於何境,以修學定與觀,而成佛呢?「何依何住」,如何依循、歸到哪裡。金剛經講: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就是回答了「何依何住」。
注意「無所住」三個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是不住,而是住在無所住。何謂「無所住」,住一切,住在宇宙山河大地,內內外外,人事物打成一片,叫做無所住。在這打成一片裡面,而生其心,你還是歸到你自己整體的存在,叫做生其心。歸到什麼整體的存在?還是歸到金剛經開頭所說的: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要住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裡面,也就是住在無上正等正覺上。住在菩薩道上,就是發心,也就是住在所有大乘佛法最裡面。什麼裡面?
是: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如何入到普賢行願品呢?
要如華嚴經中,善財童子發菩提心後的五十三參,一步一步去學習,菩薩的奢摩他及毘舍那。
不捨覺願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知菩薩法假安立。及不捨無上正等覺願為依為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舍那」
釋迦牟尼佛對彌勒菩薩作總的回答:「不捨」及實現「覺願」,每分每秒,生生世世,世世生生,都在覺願上,叫做不捨。不捨什麼?不捨「無上正等覺願」,無上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發願,也就是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數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住在四弘誓願上,住在願力上,所以說:
「願力生不可思議境界。」
不可思議境界,即大神通,是願力而來的,真正的大神通又是什麼?大神通即是金剛經所講:度盡一切眾生,而無眾生得滅度者。是真正的不可思議境界,也是真正的奢摩他及毘舍那。所以「通」由定發,金剛經講「善男子、善女人」,菩薩道的奢摩他及毘舍那,其條件是善,如果不善,定力是出不來的。「為依為住」就依靠這個住在無上正等正覺上面,住在願力上,所以華嚴經講:
「初發心即成正等正覺」。
發心為什麼發不出來?幾年前,我問黃高証:你發心了沒有?他說:「有。第六識發心了,第七、第八識還沒有發。」我聽不懂,就問南老師。南老師回答:「有發心文。」黃高証是搞科技,精於電子、超導體。有科技一步一步來的精神,發心先從意識發起,也有他的道理。
什麼是意識?意識是意念和意慾,一而二,二而一,二者搞在一起,成唯識論是這樣講的。所以第六識先發心,把它搞好,第七識及第八識自然帶動著,因為「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第六識意念與意慾,沒有把它處理好,發心就會發不起來,發了也無用。發心發不起來的原因,是罪孽深沉,是誰講的?
華嚴經四聖諦品,開頭文殊菩薩說:
「此娑婆世界中,或名:罪……」。
眾生有罪,發心發不出來,一定是因為生生世世搞一個東西,就是搞金剛經講的:
人事物都諍,沒有一樣不諍,因此金剛經一再強調要無諍。發心之為重、重矣,為要、要矣。
「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舍那」:發心了就是大乘,大乘的關鍵,就是發心。發心後,那就嚴重了。發心就是幫助人。發心了,要度眾,難也!諸佛菩薩見面,都問一句:
「眾生難度易度 ?」
  
四種所緣境事
「世尊如說四種所緣境事。一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二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三事邊際所緣境事。四所作成辦所緣境事。」

在止與觀裡面,有四種「所緣境事」。「所緣」,「所」是主觀,「緣」為客觀,緣有親因緣等四緣。黃高証,你解釋一下。
黃:四緣是親因緣、增上緣、所緣緣及等無間緣。親因緣是存在湊合的主要條件,涉及到阿賴耶識的種子;增上緣是增加在主要條件上的次要條件;所緣緣是所緣之緣,即主觀相應著客觀;等無間緣是前三緣,在時間與空間的長河中相續流轉不斷。

增上緣是緣上加緣,一個緣、二個緣、三個緣、無盡的緣加上去,叫增上緣。緣有四緣,「所緣影像」,即主觀的落在人事物上面。「影像」:凡所有相皆為影像,所以心經講「是諸法空相」。在這四緣裡面,唯識學有兩句非常重要的話:
「以心緣心真帶質,以心緣色假帶質」
佛法所說的心,就是自己存在的身心內內外外存在的全體,自己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全體存在中的內涵性,那個叫作「心」。
「以心緣心」就是以第七識歸到阿賴耶識,「真帶質」也者,是指以第七識抓住第八識,以第七識的主觀,抓第八識的主觀,主觀叫做「見分」,也就是用見分抓見分。見分就是功能作用,第八識一旦被第七識抓,第八識原來是主觀,就成為第七識的客觀了。客觀就成為一種現象,這種現象,就叫做「相分」。這一過程,就叫做「以心緣心真帶質」。
「以心緣色假帶質」。
色就是物質,第六識起用,叫作假帶質,然後在這個裡面分別影像,一五一十,了解到清清楚楚,在各種不同的範疇裡面,把人事物客觀的存在,一切等等,客觀的、主觀的,了解到清清楚楚,叫分別影像。黃高証,你再解釋一下。
黃:第七識抓第八識,為真帶質。「帶質」的「質」,為本質,即阿賴耶識或種子識。有所謂「帶質境」,是相對於「獨影境」來說的。獨影境是由第六意識分別妄想所起,第六識所產生的這個境,不帶阿賴耶識本質,與阿賴耶識的種子無關,而是由第六意識的分別妄想所生,如龜毛兔角,在實際情況下沒有這些的存在,因為是落謝影子,又如空中花……

黃高証,你下去,你剛說第六識與第七識、第八識不相干,這句話太嚴重了,沒有第七識第八識,那來第六識!這句話要改說一下。應該是:第六識起用的時候,它已經不管,它沒有能力,它也不必去管第七識及第八識,第六識的意識活動,它的活動所帶動的現象和它的動力,與第七識及第八識的相同性,都是五徧行(作意、觸、受、想、思)。
實際說來,第六識也好,前五識也好,全部都是為第七識、第八識服務的。
「假帶質」是你的認識力,你的慾念等等,「以心緣色」落在物質性上,落在有形的存在上,特別是第六意識,有獨頭意識,有變態意識、潛意識等等,都在這個裡面。
現在全世界在搞什麼?都在搞第六識的獨頭意識,搞變態意識,這個世界人類如果不徹底改弦易轍,三十年到五十年之內,絕對會出大問題,則就沒有天理。消耗地球是美國帶頭,各國不得不跟著跑。現在的走向,如不改善,特別是經濟的剝削與浪費,這個世界一定毀滅,一定的。例如現在台灣南北向公路增加二條路線,增加二條路線後,相對來說汽車,不就是增加二倍,馬路增加,土地就隨之開挖,汽車也隨之增加,就增加了土石流與污染,台灣這麼個小地方頂多、頂多僅能住五、六百萬人,卻住了兩千三百萬,平常不知還有多少的外地人來台灣。
  「二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意識力、認識力,在無分別中,跟一切一切,打成一片,這是八地菩薩以上的境界。在修持與工夫上,了掉所知障,八地菩薩的境界無分別影像。
有念即苦,因為有念,即在分別中,要無念而念,要一念萬年,萬年一念。在一念萬念、萬念一念中,用智慧的明鏡,朗照一切,成就無分別影像,在無分別中有分別,在有分別中無分別。即此用、離此用;離此用、即此用。
有分別影像和無分別影像的關係,在有分別影像中,要徧學一切法;無分別影像,是說在徧學一切法裡面,你經過菩薩的階段,達到了八地菩薩的成就了,無分別了。影像也就是存在的影子shadow,是把存在的本身叫做影子,不是不存在。
「三事邊際所緣境事」,「事邊際」指一切存在,它的究竟,如莊子所說「至大無外,至小無內」,形而上的本身,存在的究竟,存在的極致,存在的真正原因。或如儒家所言:
「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
就是事邊際所緣境事。
「四所作成辦所緣境事」指成大菩薩、成佛了,轉識成智了。指從止與觀,也就是從奢摩他及毘舍那,二者的相互關係來說,有四方面,一、有止無觀,二、無止有觀,三、有止有觀,四、無止無觀。從轉識成智來說,有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在以上過程中,定的方法,初步就是達到「心一境性」,先練習定在一個法門上面,一步一步的,往大圓鏡智,也就是往成佛的路上走。應特別注意的是,佛法基本上的定,一定是五停心觀。最高的定,就是佛菩薩的定。法華經講:
    釋迦牟尼佛坐禪修定,就經過五十小劫。
五停心觀是:
一、不淨觀:觀境界不淨之相,使自己少貪少欲,甚至停止貪欲。白骨觀是屬於不淨觀內容的。
二、慈悲觀:觀一切有情可憐之相,讓自己停止瞋恚,了知眾生同是天涯淪落人也。
三、因緣觀:觀十二因緣,觀三世相續的道理,讓自己莫愚癡。
四、界分別觀:觀六界或十八界(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停止我見的觀法。
五、數息觀:計數呼吸,停止心的散亂。
釋迦牟尼佛的兒子羅睺羅,就是透過觀息而成大阿羅漢的。天台宗六妙法門,就是數息觀,它是天台宗工夫與學問,最重要的內容之一。
達摩祖師的:
「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也與數息觀相關一致。
「入道」就是初步證到空性。
     其性狀是:
    內觸妙樂、常光現前。
    不可說!不可說!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