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Saturday, 17 March 2018

菩薩的止與觀(五)


瑜伽師地論
菩薩的止與觀(五)
行義以顯仁
張尚德講述
杜威記錄
世尊。是奢摩他凡有幾種。善男子。即由隨彼。無間心故。當知此中亦有三種。復有八種。謂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各有一種奢摩他故。復有四種。謂慈悲喜捨四無量中。各有一種奢摩他故。
世尊。如說依法奢摩他毘舍那。復說不依法奢摩他毘舍那。云何名依法。云何復名不依法。善男子。若隨所受所思法相。而於其義得奢摩他毘舍那。名依法。若不待於所受所思所有法相。但依止他教誡教授。而於其義得奢摩他毘舍那。謂觀青瘀及膿爛等。或一切行皆是無常。或諸行苦。或一切法皆無有我。或復涅槃畢竟寂靜。如是等類奢摩他毘舍那名不依法。
命運
人是有命運的,命與遺傳、家庭及客觀社會的環境等綜合起來,形成你的個性與現在及未來的遭遇。學佛若不瞭解自己的遺傳、成長、客觀社會的環境和現實的情況等等所構成的命運,就不知學佛為何。學佛是知識綜合在一起形成的智慧,叫做學佛。
禮記說:
凡物皆命
也就是阿陀那識的命也。
每個人生生世世命的開展,全在善惡與非善非惡中,這也確定和影響了人的相。釋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全在修養善而得。
世尊。是奢摩他凡有幾種。善男子。即由隨彼。無間心故。當知此中亦有三種。復有八種。謂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各有一種奢摩他故。
這裡是從果位中,來談奢摩他。「初靜慮」指初禪定,離生喜樂,內空、外空。內空,一切的念頭沒有什麼要打進來,也沒什麼要打出去外空六根不落在六塵上就是達摩祖師所說:
外息諸緣。
只要是活著就為塵所包。塵也者,就是存在的根根而不是灰塵,更不是勝義根。勝義根是指佛的境界,佛的性狀。所以楞嚴經說:
坐微塵裡,轉大法輪。
那個根根已經轉成勝義根,所以佛法是經驗、是功夫,不是文字。四禪八定中的空無邊處定的「空」不是講空間,而是大般若經及大智度論所說的十八空和二十空(見注釋),要從這裡好好去體會內空、外空、內外空,主觀及客觀二者通通把它空掉。什麼叫做通通把它空掉?請黃高証來回答:
黃:內外空就是身心內外打成一片,然後超越身心。
師:
這樣的答案還算可以。客觀及主觀二者合在一起,不能引起煩惱。在大涅槃經說釋迦牟尼佛是在非想非非想處定中離開人世,縱然到了非想非非想處定,這樣還不是道。「無間心」上一次解釋過了,在知能才性上,不間斷的與佛法的正法、正知、正見合在一起不斷的追求,叫做無間心。
「非想非非想處」:不是沒有想,沒有粗想,但仍有細想,是大阿羅漢的定,外道也有這個定。
 四無量心
「復有四種。謂慈悲喜捨四無量中。各有一種奢摩他故。」
佛法就是歸到四無量心,所有中乘及大乘經典,都是歸到菩薩道的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何謂慈?
絕對不害人,永遠幫助人叫做慈。
何謂悲?
絕對在謙虛中對眾生的悲苦,所產生絕對無盡的憐憫叫做悲;如同耶穌承擔眾生的罪業。請黃高証從華嚴經來解釋:耶穌承擔眾生罪業的意思。
黃:華嚴經四聖諦品說:娑婆世界是罪,耶穌願意生生世世在此苦難的娑婆世界中幫助眾生。
師:
應該是說:四聖諦品所說的罪,是把眾生的罪翻過來,怎麼翻過來?
把苦集滅道轉過來,將罪提升到沒有罪,將有罪眾生變為極樂世界彌勒內閣的眾生。因為在眾生煩惱與眾生罪惡中慈悲喜捨,才叫學佛、菩提、覺、度眾,不一定是在地獄中去度眾,因為無處不地獄。心垢即地獄,心淨即佛國也。
何謂喜?
真慈真悲,絕對得喜。因為真慈真悲,心理就沒有病了,縱然身體有病,也沒有關係。譬如單國璽樞機主教就是個例子。祂一身被癌細胞吃光才走的,是大菩薩中的大菩薩。如果每個台灣人都學祂,台灣就有救了。大家就平安了,就不會為小名小利,爭奪個不休了。
何謂捨?
因為慈,因為悲,就定得喜。接著因為傲慢,抓住那個喜、那個妙樂(內觸妙樂),就仍是痴慢。所以要捨。捨不是捨掉,是超越,是不可得得亦不可得;一切一切不可得。度盡一切眾生,實無眾生可度者,為真捨。
「各有一種奢摩他故」
是講四無量心,解釋菩薩道在果位上成就的深淺不同。菩薩的五十二位,定力與定境,在分差中有等齊,在等齊中有分差。南老師的「楞嚴大義今釋」,菩薩五十二位說得很清楚。
「世尊。如說依法奢摩他毘舍那。復說不依法奢摩他毘舍那。云何名依法。云何復名不依法。」
什麼叫依法與不依法奢摩他毘舍那?
善男子。若隨所受所思法相。而於其義得奢摩他毘舍那。名依法。
「所受」:
指客觀的,受有三種: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受裡面最重要的是自己受自己,自己受自己就涉及到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
「所思」:
不是講所想的,而是指在知識、認識領悟的層次中有各種不同的方法;譬如,在感覺的層面中,有觀察、實驗、比較、歸納、演繹及邏輯;在直觀的美層面中,中西各種不同美學的思想;在抽象理性的層面,有辯證法、科學的哲學、高等數學等等。以前在古代,數學都是宗教,譬如印度有數論派。在宗教層面則有各種不同的宗教,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所著宗教經驗之種種(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詳述宗教的產生、相異處等。希臘的畢達哥拉斯,每發現一種數學定律,便恭恭敬敬的拜神、感恩神。
然後再往上提升,就是道學,就是道。知道前面所講「所思」裡面中各種不同的方法,最後歸到道可道非常道裡面。更重要的是瞭解華嚴經十法界,配合華嚴經菩薩五十二位的成佛的次地,然後超越入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些都是經驗的,而最低層、最深的經驗是不可說、不可說。雖然不可說不可說,要像釋迦牟尼佛一樣通通都說了,最後說:沒有說過一個字。
「所思」就是所思及的一切。「相」指所受、所思的種種現象與境界。
而於其義得奢摩他毘舍那。」
義是指各種不同的道理。實際的經驗合乎合理的道理,合理的道理有真正的經驗與之相應叫做義(meaning),也就是理事事理二者合在一起的契應(coinside)。
依法謂之義,義在依法中。法也者,包括佛在內的一切存在,合乎道理,有事實與之相應,謂之法。它的反面,沒有義不與事實相對應,叫做非法。
真學佛,法也好,非法也好,都要超越。所以金剛經說: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不與義相應叫做非法。
真正學禪學佛,在取捨之間要拿的準,非常重要。連做普通人對這些事也都要在義上。這段講義,包括道德的義在內。所以簡單扼要講:真依法謂之義,義必須在法上。
儒家強調仁與義。孟子講得好:
行義以顯仁
韓愈也說:
博愛為仁
行誼為義

不依法
若不待於所受所思所有法相。但依止他教誡教授。而於其義得奢摩他毘舍那。謂觀青瘀及膿爛等。或一切行皆是無常。或諸行苦。或一切法皆無有我。或復涅槃畢竟寂靜。如是等類奢摩他毘舍那名不依法。
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
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
這裡關鍵在於依法和不依法,這一段說下面這樣做是不依法,請黃高証來講這一段意思。
黃:這裡講「不依法」,因為本段在瑜伽師地論第七十七卷,講菩薩地,所以依法是依菩薩地之法,不依法在這個地方是指小乘聲聞,聲聞乘講苦集滅道;偏重於自了;而觀青瘀及膿爛等則是小乘不淨觀。此段是告訴聲聞弟子要不斷超越,轉到菩薩道上面來,因為在小乘所學的種種方法仍是方便法門,不是圓滿究竟的;真正圓滿究竟的境界,是超越時間與空間,如李長者所言: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從大乘圓滿的高度來看小乘,只是一種暫時過渡的階段。說到依法不依法,佛法將種種行門分為兩類:一者,隨法行,就是上一堂課講的依法;二者,隨信行,就是小乘聲聞對法還沒有深刻的認識。
師:
這個地方是斥聲聞,聲聞是單板漢,也是自了漢,是禪門罵的話;而釋迦牟尼佛罵是邪教;所以不依法,雖然不依法,但仍是必須經過的歷程。
黃:隨信行,就是聽到方法之後,沒有經過聞、思、修的階段,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相信了,屬於智慧不夠、先信後解的鈍根。若智慧開啟、對法有深刻體悟而去實踐者,稱為行証合一的利根。
師:
隨信行是在「他力上」下功夫,在「信上」下功夫,不在「自覺上」下工夫,佛法著重在「自覺」,自覺是隨時反省自己大中小二十個隨煩惱、六個大煩惱,証悟到人本來清淨無事。若不是如此,只是在自己騙自己,不依法也。

注釋
【十八空】:
一、內空:內即內身,謂種種不淨充滿,諸孔常流,淨相不可得故,是名內空。
二、外空:外即外色,謂愚夫為欲染故,觀所著色,妄以為淨,求其淨相,亦如我身淨相不可得故,是名外空。
三、內外空:謂我身不淨,外亦如是,外身不淨,我亦如是,一等無異,淨相不可得故,是名內外空。
四、空空:謂內身、外身、內外身俱空,而猶執空成病,復以空法而破三空,是名空空。
五、大空:謂十方世界,是四大造色,假名日出處為東方,日沒處為西方,如是方相,以世俗故有,若第一義中,則一法不可得,是名大空。
六、第一義空:謂諸法中,最第一法,名為涅槃;涅槃之法,空無有相,是名第一義空。
七、有為空:謂五陰等法中,無我、我所,及以常相,皆不可得,是名有為空。
八、無為空:謂無所作為,則非有相,今對有為,故說無為。若有為法既不可得,則無為之法何所可著,是名無為空。
九、畢竟空:謂以前八空,破一切法,令無遺餘;既無諸法,亦無空之可著,是名畢竟空。
十、無始空:謂世間眾生無有始相。如今生從前世因緣有,前世復從前世有,如是展轉,無始亦不可得,是名無始空。
十一、散空:謂五陰和合,故有人相。若以智慧分別破散五陰與人,則空無所有;如輻輞轅轂,眾合為車,若離散各在一處,則失車名,是名散空。
十二、性空:謂一切諸法自性本空,皆從因緣和合而生,若不和合,則無是法。如是諸法性不可得,是名性空。
十三、自相空:謂一切法有二種相:一者總相,生滅不住,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皆是無常;二者別相,如地有堅相,水有濕相,火有熱相,風有動相。如是二相皆空,是名自相空。
十四、諸法空:謂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法,無有實相,一切皆空。無取無捨,能離一切諸見,是名諸法空。
十五、不可得空:謂一切諸法及因緣,畢竟皆空,不可得故,是名不可得空。
十六、無法空:謂諸法已滅,是滅亦無,名無法空。又謂過去、未來法名為無法,如是無法亦空,是名無法空。
十七、有法空:謂諸法從因緣和合,故有法生,是法體本不實,名有法空。又謂現在一切法及無為法名為有法,如是有法皆空,亦名有法空。
十八、無法有法空:謂無法有法相不可得,名無法有法空。又謂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法,皆不可得,亦名無法有法空。
【二十空】:
一、內空:謂內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無自性,故名內空。
二、外空:謂外之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皆無自相,故名外空。
三、內外空:謂六根、六塵、六識,都無自性,故名內外空。(六識者,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
四、空空:謂一切法皆空,此空亦空,故名空空。
五、大空:謂小乘四諦十二因緣諸法,皆空無有,故名大空。
六、小空:(亦名無性自性空),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四果之相,皆空無有,故名小空。(梵語須陀洹,華言入流。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
七、勝義空:謂第一義之理,假立名言,悉同真性,本來空寂,故名勝義空。
八、有為空:謂欲界、色界、無色界、煩惱惑業,本無有為之相,故名有為空。
九、無為空:謂生、住、滅三相皆空,無為寂靜,不墮諸數,故名無為空。(生、住、滅者,謂一切萬物皆有生長、住於世間、終歸壞滅也。)
十、畢竟空:謂有為、無為諸法,一切之相,悉皆空寂,而不可得,故名畢竟空。
十一、無際空:謂一切諸法,滅無有終,起無有始,起滅之際,無從可得,故名無際空。
十二、散空:謂一切諸法,因緣假合而成,皆無和合之相,故名散空。
十三、無變異空:謂一切法,非常非滅,不變不異,法性如如,了不可得,故名無變異空。
十四、本性空:謂一切諸法,非常非滅,本性清淨,離性離相,故名本性空。
十五、自相空:謂五蘊之法,虛幻不實,了無自相,故名自相空。
十六、共相空:謂一切諸法,彼此之相,非常非滅,本來空寂,故名共相空。
十七、一切法空:謂一切諸法,本性皆空,非常非滅,了不可得,故名一切法空。
十八、不可得空:謂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諸法,皆無所有,了無可求之相,故名不可得空。
十九、無性空:謂一切諸法,悉皆虛假,皆無實性,故名無性空。
二十、自性空:謂一切諸法,非常非滅,性本自空,故名自性空。
待續                                     
                        2013.11.2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