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念南老師捨報一週年
南公懷瑾先生的修行理念——小記
張乃仁
前言
頂禮諸佛菩薩,今奉師喩,要大家繳付一篇報告,關於當代禪學大師,一代巨擘南公懷瑾先生之學術成就,不才在下,因讀書懶散,諸多惡習,戒定慧不學,實無資格寫南公懷瑾先生之成就。適逢太老師南公懷瑾先生圓寂周年在即,又因為跟隨恩師張公尚德先生學習佛法至今,未繳交過學習報告,因故硬著頭皮,斗膽作個報告。
達摩祖師對二祖說:“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佛法是無上的大法,不是這一生修的,多生多世累積起來的功德,精進勤奮的修持,這才跳出了世間法,成佛。達摩祖師罵二祖,你說你跪在這裏,吃了多少年素,修行了多少年了,做了多少好事,來求大法,你這是小忠小信,輕心慢心,把佛法看成這麼容易啊,自己認為了不起,豈能成功?
禪本是諸佛無上妙道,絕非小德小智,輕心慢心可得。若說是要研究南公懷瑾先生之“禪學”學術成就,豈非是癡心妄想、狂妄至極的說法。然而佛法修行絕對離不開“禪”,是以,為何以修行為主題,一方面,提起南公懷瑾先生,當然是獨步「禪」林,當代修行人第一,無論見地、修證、行願,無人出其左右。二方面,小兒在下因讀書本就不多,此生就只向張公尚德先生學習一點點東西。因此,此篇文章也多是擷取南公懷瑾先生之教說與張公尚德先生平時的訓示,稍作些整理。自知小兒造大車,貽笑大方,但並非故意誤人造業,只是期許與各位一起精進。
在此寫南公懷瑾先生之學術成就,瞻仰南公懷瑾先生他老人家的同時。深刻了解,實則一方面我輩應深知熟論南公懷瑾先生之學術深旨,另一方面更應仿效,南公懷瑾先生以畢生的生命與熱血,為法忘軀,作無畏施、法施之表率,有教無類。佛法修行,以身命相應,真修實證,知命起行,而非紙上佛法,嘴皮聖賢。此乃南公懷瑾先生,真禪師,真成就。
緣起
吃飯睡覺,人生樂事,何苦求神拜佛,信教修行。所為何事?只因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苦苦、壞苦、行苦,無所不苦。
佛祖說:「生因識有,滅從色除。」色除了,就不苦了。故佛祖座前,門庭若市,大家成佛作祖來也。
佛在菩提樹下悟道後,馬上要入涅槃,本來他甚麼都不想講就要走了,那時帝釋、天人都向他下跪請求,不能不管大家啊!佛說:「止。止。我法妙難思。」此後,說法四十九年。有幸、有幸。辛苦他老人家。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付囑摩訶迦葉。」
此為禪宗之始。佛陀所說禪宗,凡夫成佛,美好願景。只是眼藏、無相,讓人傻眼;不立文字,讓人無處下手。法妙難思,可謂是:滿天全金條,要抓沒半條。那如何總持任持呢?南公云:「佛法十宗,各有教典可據,依教奉行,可證果地。唯禪門一宗,既不據於教典,又無軌則可循,摒棄文字,壁立萬仞,如一個鐵饅頭,叫人無下嘴處。」由此看來,金條不一定有,鐵饅頭到是有一個。不管如何,世尊吩咐了,總持任持,故有金剛智慧者持之,所以從摩訶迦葉尊者開始,至達摩祖師傳至中國,幾代興衰,流傳至今,在南公懷瑾先生身上,依然傳承。喜見珍寶,再幸、再幸。也辛苦他老人家。
人生即道場
投胎雖無明,若知佛祖意,真心本常住,食睡亦是空,何須打坐修行,再求空。平常心是道,何煩勞心,求悟道。
《楞嚴經》云「一切眾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只因不識真心,無始生死。本來無性無體,執一性則不淨,持一體則無明。六根纔動被雲遮。涅槃生死等空花。何勞十方為「空」為「體」,假名多費心。
同修師姐問師:為何因,無法悟道?師答:福德不足。其實,真心常住,本來無我,寂光常圓,何來福德不足?因用諸妄想,妄想有我,我即不足。夫不識第一義諦,趕求第二義諦。人身難得,正好用功,自利利他,修福德滿,自修學他,求智慧常。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禪宗的臨濟祖師臨走時云:「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離相離名人不稟,吹毛用了急須磨。」不要認為自己很高明,隨便跟著妄心亂轉。即使如吹毛如此鋒利的寶劍一樣,每次用了之後,不要以為自己是利劍,還是趕緊磨銳擦淨啊!隨時隨地都要注意,「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人間一回,能夠生死一如者,可以為聖賢,可以為仙佛,可以為忠臣,可以為孝子,可以為大丈夫。可以出世,可以入世。能夠這樣,才不會「空向人間走一回」!
修行的信念
南公云:「怎麽叫修行呢?修行就是理性的警覺性特別強,自己的起心動念,一舉一動清清楚楚;是罪是福、是功是過,自己要看得很清楚,這才叫修行。什麽叫修行人?就是一輩子在找自己,管理自己,檢查自己的人。一個人如隨時隨地把自己的毛病檢查得出來,就是第一等人。
張師曰:「學佛修禪,見地、修證、行願,三者是,三而一,一而三,缺一不可。」南公曰:「見地到了就是法身;修證到了就是報身;行願到了就是化身。三身都在一念之間,這個修證不到,不談!」
佛學的基本信念是建立在六道輪回、三世因果上,因為沒有真正相信六道輪回、三世因果,學禪也好,學密宗也好,學淨土也好,根本基礎上是錯誤的,等於想在沙灘上建房子一樣,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有的佛經、三藏十二部都在講行願。三十七菩提道品,六度萬行,學佛的基本是在這些地方。瞭解三世因果、六道輪回,從心理行為上改進自己,漸漸地,功夫、見地自然會隨之進步。只要心行改正一天,定力、打坐就進步一天。
真正的修行,就是一個路子:行願。如果沒有行願,見地是不會徹底的;沒有真正的行願,修證功夫是不會進步的。什麼叫行願?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行為。
是因為心行沒有轉。心理行為一點都沒有改變的話,功夫是不會進步的,見地也不會圓滿。佛家要求我們起心動念,內在的思想行為要轉變。為什麼不能證果?是自己心理的結沒有打開,八十八結使的結,根深蒂固。
學佛的人有一個基本的毛病,慈悲就做不到。我們口口聲聲談慈悲,自己檢查心理看看,慈悲做到多少啊?所以以行願來講,“行”才是真見地,行不到,見地沒有用。六祖提倡禪宗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要做到這個才能談到真慈悲,因為慈悲就是無我。第二,貪瞋癡慢疑,我們又消除了多少?心念在貪瞋癡慢疑當中,一定有個東西掛在那個地方。這是阿賴耶識的問題,不是第六意識的事情。如果沒有檢查這個,光是打打坐求一點空,求一點功夫,沒有用的,奉勸你不要學道,你會把自己給害了的。沒有智慧嘛!
修行的本質
我們生來就有個知性,做嬰兒的時候,肚子餓了、冷了都曉得哭,這個知性本來存在,這個知是思想的來源。這個知,普通話叫天性,沒有一個人沒有的,當我們入娘胎,變成胎兒的時候已經有了。
我們的知性很容易被外界的東西所引誘,譬如我們的身體打起坐來酸痛難受,身體也是個外界的物啊!把一切外物的引誘推開,會發現,我們那個知性本來存在的嘛,所以先把這個知性認清楚了,再講打坐。
把一切的感覺、外境都推開,你那個知性清清楚楚地在這裏,姑且可以叫作像一個得定的境界了。
這時候,那個“知道一念清淨的”,就是知性,一念清淨就是意誠,念念清淨,知性隨時清清明明,不被身體障礙所困擾,不被外界一切境界所困擾,也不被自己的妄想紛飛所困擾;一切境界都不沾,這樣我們身體的病痛、障礙、衰老,就會慢慢轉變過來。打坐當然有反應,不被身體的反應及外界一切境界所困擾,這些都是功夫啊。
《楞嚴經》上講,“心能轉物,即同如來”,達摩祖師告訴我們在禪修的時候,“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外息諸緣”,把外面物質世界的一切引誘,一切情緒、思想都瀟灑地放下,就是格物。“內心無喘”,不是不喘氣的意思,是心念知止而後有定,到誠意就是無喘了,呼吸也跟著自然近乎靜止。“心如牆壁”,到此時好像內外分離,外物影響不了內心,就是初步的格物。“可以入道”,如此打坐修行,慢慢深入進步就可以入道了。
大家坐起來拼命在求空,基本上有一個最大的錯誤,對於空性的理,根本沒有認清楚。修道沒有證果,不能證到空,就是心理行為自己轉化不了,所以坐起來,只抓到意識境界造成的一點空,以為那就是道了。所以我們光想打坐達到空,在心行上做不到是空不了的,因為我們坐在那裡守空,是“我”去守空,沒有做到無我的空,假定無我,何必求空呢?無我就已經空了。
我們做功夫、打坐為什麼不能進步?為什麼不能得定呢?
功夫做得好的人,靜的境界儘管好,下坐以後,所有的行為同靜的境界完全相反。理論講得也很對,做出來的完全相反。所以佛家要我們先從戒著手,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佛學叫我們除煩惱,心裡的煩惱就是罪惡。我們的自性本來清靜,因煩惱連帶發生的行為,變成了後天的罪惡,不要輕易小看它。要想明心見性,應該隨時隨地檢查自己。是不是有一絲毫的煩惱存在?如有煩惱存在就很嚴重了。
有一種煩惱是來自生理的,由生理不平衡所引起的,就是儒家所謂氣質之性,所以修道要變化氣脈,也就是要變化氣質。氣質是一個實在的問題,不是空洞的理論。
因為受心理行為的影響,氣質在變化,每一個細胞都在變化,不是假的。所以煩惱能轉成菩提,轉成覺性,隨時清明。
維摩經上講:煩惱即菩提,就是說,你能把煩惱轉過來就是菩提。因煩惱的刺激,引起你的覺悟,發現自己在煩惱中,這可不對,立刻警覺,這樣一轉,當下就是菩提。
但是,我們的煩惱不是菩提,因為我們不知不覺中,總是跟著煩惱在轉。一部分,當然是生理影響,所以生理完全轉了,變成絕對的清淨,修道的基礎、定的基礎才算有了。
所以大家要特別注意八十八結使,唯識百法明門論的五十一種心所,什麼是根本煩惱?什麼是隨煩惱?隨眠煩惱?這“隨眠”二字譯得非常好,它纏著你,跟著你,使你在睡眠昏迷的狀態中,自己也檢查不出來,被它迷糊住了。其實,這也是自己的魔障。
一層一層檢查,八十八結使能去幾層,你禪定的功夫絕對就到了那裡。若按照普通講法,念住就是初禪,這個只是普通說法。至於真正的初果位,就不是這樣了。所以,你即使得了初禪,卻不一定證得初果。因為果的標準就是根據八十八結使,也就是你那個下意識的罪惡煩惱的根,貪瞋癡慢疑去掉了幾層,就是果位的考驗。我們不能不通教理,不要以為光是打打坐,抱一個話頭就行了,沒有用的。
其次,就算做到氣住,呼吸停止了,充其量是二禪,並不一定就是二果。單單氣住,並不能證果位。氣住可以用意志控制做到,與道不相干。而且氣住了以後,只要一逗他,他發起脾氣來比誰都大。所以修行不是如此,不要搞錯了。你認為氣住了,自己有功夫、有道了,那個道賣幾毛錢一斤啊?沒有用的。主要關鍵在心理行為。
二禪氣住後,同時要查查八十八結使,心理的罪惡煩惱去掉了多少?身口意三業去掉了多少?所以有許多人都講功夫,講了半天,身口意三業一點都轉不了,自己不要自欺了。
脈停,印度很多瑜伽士都能做到,埋在土裡不會死,這都是能夠練出來的。這只是說明我們的生理功能,能夠用心訓練成各種狀況,這個是唯心所造,做得到的。至於說,這是不是道果呢?不是的。
至於三果、四果,每個道果,都可以查到。自己每天要隨時檢查自己,看看心理行為中,煩惱罪惡的狀態解除了多少,檢查今天善行做了多少,所以古代儒家有功過格,用紅黑豆來標記,以檢查自己的心理行為。
功夫做到了氣住脈停,只能說明心行的功能,證明唯心所造的功能,的確可成就這些功夫、神通等。至於說證道,或證到空性,卻不一定。證得三身——法身、報身、化身,那就更難。
這三身成就是可以現生做到的,先把氣質變化過來,有善行開始做起,配合四禪八定的功夫,就有一點希望。
所以說,為什麼不能得定,甚至連打坐都坐不住呢?你在心行上去追求,不要在功夫上去追求。在功夫上追求是空的,偶然可以,過了幾天就沒有了。盤腿打坐與定沒有絕對的關係。至於坐在那裡,身心能不能轉得過來呢?這個就是問題了。其實並不在於打坐的姿勢,要在心行上檢查自己才是究竟,才能夠談到定。
行到了,見地才會圓滿,修證功夫才會證果。古人證果的多,就是在行願。現在社會上,一般講功夫都有問題。因為全世界都在心理變態的狀態中,幾乎沒有一個人真正證到,都是自欺欺人之談。自己隨時去檢查檢查,八十八結使去掉了多少,很重要的。
三量
在唯識學裡有三量:現量、比量、非量。現量是唯識學上意識的名詞,意識方面以這個三量比方用處比較多。因為說這個意識的現量,譬如打坐,拿證成道理來講,作功夫求證,一個人打坐坐起來,六根一擺,身體腿一盤,手一收,這個時候,也不要念佛、也不要修氣功、也不要念咒,什麼都沒有,這一刹那一擺的時候,心裏頭什麼都不去分別,這一刹那之間,就是六根的現量擺在這兒,裏頭沒有思想,可是都知道,這是意識清淨的現量,意識境上的現量。
所以講參禪的,或者修密宗的,或者是修淨土的,譬如淨土宗經常講一句話:念佛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話念到阿彌陀佛都沒有了,念不起來了,想不起來;不是想不起來,沒有阿彌陀佛這一念了。可是你說我睡著了?——不是睡著,很清醒。那麼心裏有別的雜亂思想沒有呢?——沒有;雜亂思想都沒有,阿彌陀佛也沒有,他這個時候就是意識的現量。
那麼這種現量的境界,參禪的,修密宗的,乃至於是這個念佛,經常會呈現。實際上有時候一個寫文章的文人,一個藝術家也經常碰到這個境界。一個文人,思考一個問題,想寫文章,寫寫寫……有時候下筆啊,筆拿著,呆住了,好像怎麼……沒有思想了。可是說,前面一個人過來知不知道?——知道啊!街上有車子是否聽見了?——聽見啊!什麼都知道。知道以後,可是呢,一下好像停頓了,也可以說這個時候是很輕靈,心境很空靈,這個情況是意識的現量。
所以一般學佛的人,乃至一般哲學家、心理學,把這個第六意識的現量到達了這裏,加上自己意識的比量,比量就是比較性的,“哦!哎喲!這個就是道!”這個是比量。怎麼比量?比量不是你那個原有的知識,而是比較性、相對地來下注解。 所以世界一切的學問、一切的理解都屬於比量,沒得現量。 到現量來的時候沒有比量。 勉強拿邏輯來講,這個心理是絕對的,不是相對的。
那麼現量的境界,就是以第六意識這個現量境界,就是我們普通講,六根大定,六根清淨,不過是現量而已。“一念不生全體現”,還是第六意識現量而已,沒有什麼。不過有許多人因為在這個地方悟到,認為就是悟了。這個時候悟了,大家沒有智慧的比方,他就錯了。這個是現量中間起了一個比量的念頭了——“唔!這一下是空,這個就是道,這個是本來面目。”實際上,這個是比量的作用。
現量在第六意識用的最多。第六意識在平常所有的思想,任何的學問(都是屬於比量)。比量就是分別意識,就是意識在分別。那麼這個意識的分別,習慣性地,比如一個學哲學的人,經常他講話、他的動作,乃至於做人,經常笑那些哲學系的同學,你看那個一身的細胞都變成哲學了,那個樣子都是哲學味,成了神經兮兮的樣子。他那個比量的意識已經形成一個意識的形態了。就是說每一個思想,他構成一個習慣了,所以現在心理學一般的翻譯,叫“意識形態”。這個習慣性的意識,這個比量的作用,已經變成了一個固定的形態了。這是凡夫境界的心理,是屬於比量。
那麼至於這些個亂七八糟的思想,乃至於說一般有精神病的、神經病的那一種思想,一個人或者是受情緒影響,思想想歪了的,一個人想到無緣無故情緒、心理情緒變化影響,受它的牽其走,或者是心裏非常高興、非常悲哀乃至於想自殺,乃至於有時候高興起來,“幾度心狂欲上天”。“每回渴飲思吞海”,渴時海水說不準也能用酒杯一樣把它喝下去;“幾度心狂欲上天”。這種境界——非量,非正常的思想。可以說是—幻想。幻想的境界說輕點是“非量”。
唯識說整個的這個世界,宇宙萬有、這個世界、物理世界以及我們的身心,一切擺出來,是第八阿賴耶識的現量。這問題來了。 這個整個的世界,這個宇宙萬有,太陽月亮星星,山川人物草木,乃至雲怎麼樣飛、風怎麼樣吹、水怎麼樣流,乃至身心怎麼樣活著,這一切滿眼萬象是第八阿賴耶識所呈現的現量境。
《楞嚴經》上佛告訴阿難:“虛空生汝心中”,整個的虛空在你的心裏頭,“如片雲點太清裏”。整個的虛空、整個的宇宙、無邊的宇宙在你心體裏頭、在我們自己心性的本體裏頭,不過萬里虛空當中的一點雲那麼(微小)。你看他講我們的心量有多大!——“虛空生汝心中,如片雲點太清裏”。何況其他的世界、十方世界還依虛空所生呢!整個的十方世界還包含在虛空裏頭。就是說,這個文章反過來:整個的——比如地球、星球、月亮、太陽在這個虛空裏頭。但是,佛說整個的虛空在你的心性本體裏頭,不過是萬里青天裏頭一點灰塵而已。就是說心量有如此之大。 那這樣看來《楞嚴經》所提出來這個要點,唯識所講的:這個山河大地是第八阿賴耶識的現量,同一道理。
修小乘人的路線有兩個路線:一個路線是討厭世間,討厭物質,要離開外物好像才證得內心的清淨,才能得道。實際上都在玩弄意識!對不對?第二點呢,小乘的見解呢,把外物——外面的世界,同精神的“心”分成兩個世界,等於柏拉圖的西方哲學的分類法——精神世界和物理世界,分成兩個世界。實際上非也! 就是說整個的三千大千世界,心與物這兩方面,都是第八阿賴耶識的現量。就是等於現在所講心物一元是一體。
根——就是前五根,眼、耳、鼻、舌、身。意——意識的思想。身——就是這個肉身、這個身體。身,特別著重提出了這個身。根、身。因為根呢,是生理上的機能,前五根。身呢,把機能包含進來,整個的身體,活的這個身子,乃至死了的這個身子;器,是物理世界。(根身器)都是阿賴耶識所呈現、所變出來的,這個現量。
如果進一步由阿賴耶識的道理講,即使非量與比量,也都是阿賴耶識的現量。這個現量是將阿賴耶識呈現出來幻有的存在的這一刹那,萬古千秋也只是這一刹那。等於佛經說,你看每一本佛經只有“一時,佛在……”萬古千秋,無前後際,只有“一時”。
把眼閉起來,突然張開對著前面,意識不加上分別,也不管它前面是個人也好、什麼也好,這一刹那是眼識的現量。 等於那個照相機,把它一架上,對準那個景象,照相機後面有個人,這個人不按(快門)下來,這照相機永遠對著那個景象;我們的眼根、眼睛就是照相機,外面景象就是照相機所相對的現象。那麼眼睛看到東西,馬上我們曉得,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好看不好看,那是第六意識加上的分別。第六意識不加上,眼睛就是這個現量。
眼耳鼻舌身是現量的境界,不屬於比量,也不是非量。一般禪宗所謂破初關,初步開悟了——參破了——第六意識現量境。這沒有什麼稀奇,還要修。
要曉得,任督二脈、奇經八脈通了沒有什麼稀奇,這不是道啊!換句話說,這是身上面身根的現量而已!因為一般人覺得:哎喲!任督二脈、奇經八脈打通了,得了道——不相干啊!任督二脈、奇經八脈打通了他不死嗎?還是要死;他不病嗎?還是要病。不過少病、慢一點死。因為他氣脈通了,生理正常。生理上保持現狀,延緩老化,有這個效果。所以氣脈通流不過是身根與身識達到某一種現量的境界而已,不加意識破壞。因此看古人,不要說現在沒有禪師,古代許多的禪師充其量是第六意識破了的悟,不算究竟。幾乎歷代的禪師沒有幾個大成就的。因為教理不通。唯識是非通不可的,有這樣嚴重。
四分
我們第八阿賴耶識這個心的作用有「四分」,四個部分:相分、見分、證分、證自證分。修行是找那個見分,不管那個相分。相分、見分要懂,修行是見分去修。你修行縱然達到清淨無念的境界還是“相分”,不是“見分”。
但是,“見分”修到了,你悟道了沒有?沒有。要“證分”,“見”也空、“相”也空、空也空,這個時候---證道,就是“證分”。
證分到了對不對呢?哎,小心,誰說你這個“證分”證道了?佛也走了,不在這裡,彌勒菩薩還沒有來,龍樹菩薩、馬鳴菩薩、觀世音都不在。你自己證到了,認為對不對呢?求誰來給你證明一下呢?你只有求自己---“證自證分”,還要求證。
求證以後,真悟了道,見了道,三明六通的神通有沒有?一定有。話說回來,剛才我罵了半天神通,那是真的,真正的神通是大智慧成就,還是唯心所造的。所以證到了道的人,你證得對不對?後面還有個作用,叫“證自證分”,證到自己所證到的,這個才是真的到了。
轉識成智
張師曰:「不懂唯識,絕不可能入禪。」「唯識學是最高的學問。」唯識學的修行是“轉識成智”,轉凡成聖,就是這一轉!
轉識成智,就是將八識轉成四智,前五識轉成“成所作智”;第六識意識轉成“妙觀察智”;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第八阿賴耶識轉成“大圓鏡智”。這四智轉了八識成為四智,這時凡夫便成佛了!轉識成智-這就是唯識的道理。
所以成佛的不是功夫的了,而是智慧的了。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的成就。智慧成就,是轉八識為四智,轉識成智!
禪宗六祖就講過,轉八識為四智,是轉其名而不轉其實。還是這個東西,轉了,轉其“名”,這個理上轉了、現象上轉了,這個實際本質的還是這個東西——轉其名而不轉其“實”!
悟
禪所謂悟,乃屬證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禪宗所言證悟者,重事至理圓,以行修事至為首。禪之工用,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所稱頓悟證得者,實自漸修而來,頓者,指漸修之最後一剎那也。
如欲發心求悟,自然已入薰修之林,即入門矣,漸漸薰習,必有所益,漸至「開佛知見」,日久工深,一旦豁然,了了無物;然後不修而修,修而不修,乃「入佛知見」。
到得此時,若欲不修,自不能已也。故曰:「不異舊時人,只異舊時行履處。」當人到此自知,必於其平常心行習氣上,痛下針砭,自知轉處。從朝到暮,自夜達旦,「宴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花萬行。降伏鏡裡魔軍,大作夢中佛事。」
全部佛法,乃超玄學哲學之一大實驗事也。非如世間淺知者,認佛法亦不過為一種學術而已。然此實驗之方法雖多,惟以禪宗為特勝耳!證悟乃頓超之大實驗事。《法華經》云:「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證悟者,重此 “現前”之佛法也。
禪門重證悟,提持真參實悟,必須當人於一切時,一切處,鍛煉純熟,工夫深入,定力已穩,忽地渙然冰釋。如仰首枝頭,頓見果熟,心月孤懸,光吞萬象。此頓者,頓此之一悟,是謂證悟。此為工夫過程中之境界;認斯為實,又被境瞞矣。故所稱頓悟證得者,實自漸修而來,頓者,指漸修之最後一剎那也。若非此頓,而頓悟其理,或頓見空性,終須漸修而圓,所謂「萬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撈逾始應知」。古德禪師,雖有於言下頓悟者,但在未悟之前,固皆用功有年,或悟之後,又依止宗師,水邊林下,保任涵養多年,方能透徹。未可只執彼當時一頓,置未頓以前,既頓以後,一概不言也。故曰:「不是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佛法常存
達摩初祖曰:「至吾滅後二百年,衣止不傳,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潛符密證,千萬有余。」遑論崇高精深的禪宗文化遭受的問題,今日的人本主義道德文化,皆已遭受嚴重的破壞,佛教文化精神亦不可言喻。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人心不古,以天地作戰場,強取豪奪。
今日地球村,文化風行超級快速,可惜此風吹的是經濟學,而經濟學的開宗明義就說明了「資源有限,而人的欲望無限。」這項定律,所以經濟學基本上,是資本家為搶奪「有限資源」,而操控「人心欲望」的一場遊戲,而不是一個「經世濟民」之學。
今日很多人,一樣拿著三柱香求神拜佛,但敬天、敬地、敬祖的心少了,求財、求事業順利的念頭多了。現今跨國企業林立,美其名經濟發展。各國貿易組織角力,美其名貿易平衡。實則是經濟強國以不平等的強勢經濟侵略他國的弱勢經濟,造成社會強弱不平,產生弱肉強食、爭名奪利的風氣,道德文化遭受嚴重破壞,社會問題不勝枚舉,世道淪喪,大地哀嚎。
就禪宗文化而言,唐朝黃檗禪師云:「大唐國裡無禪師」,「不道無禪,只是無師。」如今豈止是「無師」,已經快到「無禪」的地步了,為甚麼呢?因為有學之士大多去求財了,所以財神爺生意興隆了,但真正求佛法正見的人變少了,達摩祖師更是沒有學生了,禪宗傳承即將斷流。
南公曰:「現代世界各國講禪學的很多,其實,我們以前哪有聽過什麼“禪學”這個名詞?學禪就是學禪,甚至連禪宗都很少提。現在搞禪學者,對《指月錄》、《五燈會元》也許能倒背如流,但是,你要他盤腿打坐,則一點功夫都沒有。他認為不需要作功夫呀!懂了就悟了,狂得不得了,上不見佛,下不見眾生,這是狂禪之流,這是任病。」
又曰:「我勸大家不要搞這些,拜了幾天佛,吃了三天素,就想上西天,又想回來買股票,發不了財,又說阿彌陀佛不幫忙,又埋怨,這是幹什麼呀?慢慢修吧!」
現今,無論民主社會或是共產社會,皆被資本主義的經濟學侵蝕,有學之士趨之若鶩,更不用說一般百姓。南公亦說:時代不同了,文化的推動和佛法的弘揚,要建立在資本家的錢財上。行菩薩道,要財、法二施,等無差別。在此佛法衰微的時代,幸有南公懷瑾先生的承先啟後,努力宏揚中華傳統文化,註譯廣傳佛教重要經典,傳續佛法種子,保存禪宗的學術與精神,救活活埋的無數蒼生。
在今日文化墮落,佛法式微的同時,雖然禪宗人才凋零,然而亂世出英雄,南公懷瑾先生與張公尚德先生兩位老師,禪師風範,中流砥柱,任重道遠,矻矻窮年,究此一事。憐愍現世我輩,正法衰微,乾坤幾息,不有津梁。特留消息,不辭勞苦,生命不顧,如基督流血救世般,之大苦大愛,如家破人亡般,之天魔考驗,亦不足形容,不為外人道。只為適才適機,傳授正知正見,救我類於水火,總持任持,轉一切眾生,常自寂滅相。此時怎能不叩首諸佛菩薩與太老師南公懷瑾先生與恩師張公尚德先生,感恩在此末法世代,尚能浸浴佛恩,拜見禪學宗師,聽聞正法。
時空變遷。如此禪門命脈,也幸有張公尚德先生留續,繼承推廣,傳承南公懷瑾先生傳授的佛法義旨與禪門風範。因著張公尚德先生有著和南公懷瑾先生一樣的真、善、美與慈、悲、喜、捨的無量心胸,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捨一法。無有日月,不捨遠近,捨命推行「達摩禪」,闡揚「唯識學」真義,使我輩末學有幸能聽聞正法,親見禪宗風範。日前更在北京大學傳授,南公親傳之無相念咒,南公云: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咒語),有撥亂反正之力。以期有學之士能淺移墨化,重拾中國傳統文化,進而促進社會的安定和諧,在這種下中國的希望。
《雜阿含經》云:「眾生無始生死,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譬如大雨渧泡,一生一滅。」恭喜大家,不管之前如何輪轉,現在世道大亂,今日有幸,藉由南公懷瑾先生的慈悲,同在此浸淫佛法,了解苦之本際,常住真心,不管在家或出家,不管男人或女人,必是累世的福德因緣,有所覺醒,正好修行。對吧!善男子善女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