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Friday 22 June 2018

《大乘法苑义林章》作业


窥基 
唯识义林 第三

本论是奎基大师所造,所学为本论的“唯识义林”第三。对于唯识观的阐述,分为十章,即:一出体。二辨名。三离合会释。四何识为观。五显类差别。六修证位次。七观法何性。八诸地.依起。九断诸障染。十归摄二空。
    本文阐述唯识性,唯识名相,诸经对于唯识的异名之说,以及唯识的整个观修方法等。如“谓诸经论各各别说诸观等名,今合解之。但是唯识之差别义,非体异也,一名有三十一类”,如何入唯识观行。例举《十地论》说故:至下当知,然总遍详诸教所说一切唯识。不过五种:一、境唯识,二、教唯识,三、理唯识,四、行唯识。五、果唯识。《解深密》说“诸识所缘唯识所现”等,总说一切为唯识,亦是境、行、果。既然是一切唯识,那么就指出了入者的通道为,如论中指出“于大乘中,古德或说七识修道,八识修道,皆非正义不可依据,若能观识因,唯第六”。识体有差别所以有六七八九识之分别,有关安慧、陈那、护法等的一分说,二分说,三分说及四分说。以此而建立修行的不同次位,例举《摄大乘论》又云: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别三,彼无故此无,是即入三性。初半颂悟入遍计所执。次半颂悟入依他起性,后一颂悟入圆成实性。指出所观法之三性。相对应的行者所依止之身,,分为地前及初地以上,与之相应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归于唯识二空观。本论的指向就是使行者籍着十门来归摄于二空,见法实相。
窥基大师提出的“五重唯识”,即为:一遣虚存实识、二舍滥留纯识、三摄末归本识、四隐劣显胜识、五遣相证性识。丰富了唯识派的观修法。但在奎基之前,唯识派也有四寻思和四如实智观修法。“五重唯识”在本文中说是有能观体、所观体,所观唯识,以一切法而为自体,通观有无唯识。既然是观,那么一定是有一个能观者,即是暗含着有一个中心来完成这个所谓的能观,即是文中所说的“能观唯识,以别境慧而为自体。…若能观识,因唯第六”,对应似的一切法“有为无为法”的观修。“五重唯识”依三自性展开,由遍计依他到圆成。
 “五重唯识”中,第一个遣虚存实识,所依的是缘起法,可以说是通过三自性,对一切法总观,即对一切法的遍计性与以他性遣除,从而认知一切法性为法之圆成性。以后的四观即是舍境摄心,依安慧、陈那、护法之四分说来安立心本体之位,而现证真如本心。
若以变现理来阐述此“五重唯识”,那么从一心的角度来看五观可以说是平行的,因为是在一心上的两重观修,这样也就离开以一个中心建立起来的观修,无需建立遣除,如对于梦境的比喻,层层向上,本自如如。根据《唯识三十颂》第二十五颂: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本文的五重唯识观是以真如境为圆成,但是在变现理之下还是有不同,变现理是在一心上的向上,一心生两门(生灭门,真如门)。一、遣虚存实观,这里的虚就是幻有的,即是不生不灭。那么遣虚存实识就因该是在能相上来看所相,这样才能看到三自性之方便。二舍滥留纯观,所相是能相的投影,即是前六识是前七识的变现,前七识变现六道的平台,变现出一切有情的根识,此观应为安住于第七识之第一因上。三摄末归本观,因为向上还有建立,所以应循着背景扩展。四隐劣显胜观,即是体现两重的优劣,能相所相,法能相与法性所相。五遣相证性观,即为现证不二法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