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觀音法門的修習
觀音法門很多,主要分顯密二門。顯法不拘形式、不限時地、不擇師資,只要持之以恆,必有效驗。密法多用觀想,必須身、口、意三業齊修,修學者必須師徒傳承,修行時必須供養、作觀等儀規壇場,不是短時間能有成就的。以下介紹八種觀音法門:
(一)耳根圓通的方法
這是修定發慧的方法。所謂〔耳根圓通法門〕,就是用耳根聽音聲來修證,觀世音菩薩就是依此法門成道的。因為六根中以耳根最為敏銳,用之修行極易成就,適合耳根利的娑婆世界眾生,證入三昧的極佳途徑。
經典出處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圓通章》(《楞嚴經》):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意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減,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功德成就
如上經文所言,觀世音菩薩因修持此法門,獲得兩種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也就是成就慈悲二心。
聖嚴法師曾在《佛教入門》說到,此一法門是修定發慧的方法。可稱為〔聞聲音法〕,共分四個步驟:
(1)專念普聽一切聲音,不選擇對象,不分別對象,由大至小,由近至遠。不以耳根去聽,乃讓聲自來。
(2)知道自己在聽聲音,也有聲音在被自己所聽,此時只有聲音和自己的和應,沒任何雜念現前。
(3)僅有聲音而忘失了自己,自己已融入無分別無界限的聲音之中。
(4)聲音與自己雙亡雙照,雙亡則無內外自他,雙照則仍歷歷分明,故與世間的四禪八定的僅存獨頭意識的境界不同,也與小乘滅受想定有異。
經此四階,再對照《楞嚴經》所言:「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繼續用功修行。
(二)照見五蘊皆空的方法
《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是觀音法門中大小乘共通的基礎。觀自在菩薩以大智慧力,照見五蘊的世間法,無非是空。小乘知空而不住有,所以出世;觀音菩薩證空、連空亦無,所以入世,菩薩具有大乘不共慧。凡夫未證五蘊皆空,所以戀世、迷惑、困擾、不知何去何從,而又事事執著,處處煩惱。如果眾生能洞察五蘊所成的世界,無一是真,無一是常,便不會起貪等執著,即能不受貪等的煩惱所苦,便能不再繼續造輪迴不已的生死,便能雖處生死,而離一切苦了。
《阿含經》中之五蘊法門
佛陀為何開示五蘊法門:
從輪迴、苦的面向談
1.見有我者,一切皆於五蘊中見我
「若諸沙門、婆羅門見有我者,一切皆於此五受陰見我。……見色是我、色異我,我在色、色在我;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
2.於五蘊見我則生恐怖、障礙、心亂,以取著故(雜43大2-10)
3.五蘊起、滅,則苦、病、老死亦隨之起滅
「若色起、住、出,則苦於此起、病於此住、老死於此出;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色滅、息、沒,則苦於此滅、病於此息、老死於此沒;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雜78大2-20)
4.五陰繫著、見我,生死輪迴、流轉不已
「諸比丘!色有故,色事起、色繫著,色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繫其首,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雜133大2-41)
從解脫、還滅面向談
1.由五蘊法門à六入處法門à因緣法門à無常、空法門。
(《心經》亦類似如此的次第。)
2.從五蘊觀無常、無我、空能夠究竟苦邊。
(三)持名的方法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云:“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強調的是觀世音菩薩的悲心救濟苦難的眾生。受苦中的眾生以其虔誠的信仰力與菩薩的願力感應道交。但是若不知其深意者則會落於只著重求解脫外在困苦的環境,所以若能先建立正確的佛法的解脫知見而後修持,由持名亦能深入體證空性,如此才是佛法的真實意。而正確的佛法知見即是如前五蘊法門所述空、無常、無我的般若智。這種解脫的心境也就是《普門品》中所描述的,大火不能燒、大水不能漂、如日虛空住、不能損一毛、應時得消散……。
(四)修持《大悲咒》的方法
此咒是觀世音菩薩,在無量劫前的千光王靜住佛處初聞,一聞此咒,頓從初地越登八地,而且受命普為未來惡世的一切眾生,以此心咒,作大利樂。《大悲心陀羅尼經》宣稱:若能深信不疑,誦持此咒,可得無量利樂。如臨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援手;不墮三惡道;生諸佛國;得無量三昧辯才;能得十五種善生,並除十五種惡死等。
誦持《大悲咒》者,要發廣度眾生的大菩提心、身持齋戒,于諸眾生,起平等心並常誦不斷。誦持此咒者須住於淨室,沐浴淨衣、懸幡燃燈,以香花及各味飲食供養觀世音菩薩,然後攝心靜慮,不起雜念,如法誦持。
修此法心必須發大悲心。視人之病如已之病。若存貪名圖利之念,恐無靈驗。以下以彩靈法師習自湖南惟清法師之大悲水法為例介紹:
修持法
1.禮敬三寶
以淨瓶或淨碗盛水陳列佛前,然後上香恭敬禮拜。
請聖:南無常住十方一切諸佛/一切尊法/一切菩薩賢聖僧/南無娑婆教主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廣大圓滿無疑大悲心陀羅尼神妙章句/南無千手千眼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2.持誦真言
長跪合掌,虔誦以下八咒各21遍。並稱念佛菩薩。八咒分別是:淨法界真言、文殊菩薩護身咒、大輪一字咒、六字大明咒準提陀羅尼、藥師灌頂咒、五字明以及大悲咒心咒。
3.畫寫梵字
誦念完畢,右手結寶手印,左手做金剛拳,置於腰際,以右手無名指畫上列八咒梵字於淨水。一邊畫一邊誦念所畫之咒。畫完,回向。自飲一口,並以十指沾水少許。
簡易的大悲水修法;拿一杯清水,點三柱香,拜了觀音,就對水發極誠懇的大悲咒,最少七遍越多趙好。
(五)修持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咒,即是“ 唵嘛呢口八咪吽 ”,自元代隨著密教傳入漢地,收入《禪門日誦》所錄十小咒內。此咒是一般信徒經常持誦的法門,即是表徵觀世音菩薩利益六道的神咒。
(六)白衣大士神咒
白衣大士神咒,究竟出自那一部經典呢?是什麼人翻譯的?因為缺乏資料,現在已經無從查考了。不過,這咒很早就在中國民間普遍流傳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雖然是屬於民俗信仰,但是,內容卻是皈敬三寶和皈敬觀世音菩薩。欲持誦此咒者,須先在菩薩像前,沐手焚香、恭敬供養、至誠頂禮,誦畢則發願回向。
咒文為: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三稱)
南無佛 南無法 南無僧
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怛只哆 唵伽囉伐哆 伽囉伐哆 伽訶伐哆
伽囉伐哆 伽囉伐哆 娑婆訶
天羅神地羅神 人離難 難離身 一切災殃化為塵
南無摩訶般若波羅密
(七)延命十句觀音經
此經是《高王觀音經》的精簡本,同出於古人的夢中傳授。經文為:「觀世音,南無佛,與佛有因,與佛有緣,佛法相緣,常樂我淨,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大正49--345)。此經雖僅十句,已具足三寶及觀音的持名念法,故受到信眾的普遍傳誦。
(八)準提法(附註:按照一般密宗的規矩,沒有灌頂是不可修此法的)
預備:1.手結定印。
2.金剛跏趺(右腿放在左腿上而坐)
3.調呼吸至身心寧靜。
4.觀想頭項上約二寸高有梵文「LA」宇,大約直徑一寸,放白色光,光明遍照自己全身,乃至遍法界。
一、淨法界咒:嗡藍(音嗡那)。
A.左手持念珠,右手結金剛拳印,置於右膝上。
B.念淨法界咒二十一遍,每七遍後加念[娑訶]一遍。
二、護身咒:嗡齒臨(音嗡逞)A.右手結金剛拳印B.念護身咒二十一遍,每七遍後加念[娑訶]一遍,念畢,即用金剛拳 印印額,左肩、右 肩、心、喉五處,每印一處,即念[哄]一聲。C.此身即轉成金剛密身,諸魔不得其便。右拳散於頂上。
三、六宇大明咒:嗡嘛呢叭彌哄 A.雙手結蓮花手印,或左手結金剛拳印,置於左膝上。B.觀想四臂觀音,口念六字大明咒百零八遍,念畢,金剛拳印(蓮花手)散於頂上。C.剎那頃,空去自身我執,渾入虛空中,虛空與我無二無別,亦無虛空之量,我與虛空皆了不可得。D.觀想虛空與我無二之中,十方起大風輪,風融於火,火融於水,水融於金剛地,地上湧起八葉巨蓮,放射七彩光明。E.蓮蓬座中,生起我身,頂上放光,迎請本師毗盧遮那佛,剎那頃,本師現丈六金身,無量相好,即更觀想自身奉上世間種種殊勝供養。剎那頃,佛身由我頂上光中渾入我身,我身立即轉為本尊,無二無別。F.又觀想傳法上師現前,如法供養之。上師又由我頂上光明渾入我身,三身合一,了無分別之相。
四、準提咒:南無颯哆喃,三藐三菩馱,俱胝喃.但侄他,嗡,拆隸、主隸、准提、娑婆訶(音所哈)一字大輪咒:嗡部林A.兩手結準提印當胸。B.觀想前面一座鏡壇。C.觀想準提本尊於鏡壇中顯現雙跏趺坐,左右共十八手,頭戴五佛冠,三眼,面如滿月桃花,微帶笑容,非男女相,身如透明琉璃體,瓔珞莊嚴,無量相好光明,當胸二手結本印,下二手為三昧印。下左持梵,右持金寶。復左七手次第執持——大傘蓋、寶花、寶盒、絹索、金輪、法螺、寶瓶,右七手次第執持——施無畏印,寶劍、數珠、寶果、利斧、金戈、降魔杵。心月輪中現布本咒之字輪。D.當本尊現出時,可念上師降魔咒「嗡哈哩底噶」三遍以察其真偽,真則現更清楚,偽則隨即隱沒。E.剎那頃,本尊由自眉間光渾入我身,我身立刻轉成本尊,本尊與我身無二無別。F.觀想自身為透明琉璃體,毫無雜垢,內空心中,生起八葉蓮花,紅色無根。蓮花上現一滿月輪,輪上現字輪。觀想由嗡字起,從前右旋,次第周布輪緣.,終而復始,字字光明璀璨,字輪不可觀想太大,愈小愈好。如此依法修持,念滿九十萬遍準提咒(全文),感應道交,則為生起次第漸漸完成。(正持誦未滿座時,若須談話,於自舌上,想一梵文「LA」字縱使談話,不成間斷)每次念畢後,準提印散於頭頂上,改結定印,而入圓滿次第,即想字輪收攝入於中間嗡字,嗡字收攝入於月輪,月輪收攝入於光明點明點如黃豆大一明點直衝上頂,剎那頃,散於虛空,虛空之外,更無身心。我即虛空,虛空即我,亦無虛空之量可得,如來如來,如是如是。
從以上列舉的八種法門,可見觀世音菩薩為了救苦難眾生的慈悲、善巧方便、智慧,法門的運用有深有淺,有本有末。《楞嚴經》的“耳根圓通法門”,是用禪定的觀法而達到徹悟究竟的目的。《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是用觀照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無常、無我的方法,以證般若實相。這兩部經是要眾生還歸法性而與佛同體,除一切煩惱而親見本來面目。《普門品》的持名,則強調觀音菩薩的救濟,不知其深意者則會只著重於求解脫外在困苦的環境,所以若能先建立正確的佛法的解脫知見而後修持,由持名亦能深入體證空性,如此才是佛法的真實意。《六字大明咒》亦如同《普門品》的持名法。《大悲咒》的持誦,不僅能解脫外在的苦厄,而且可以臨終時“蓮花化生,恒在佛前”。持誦《白衣大士神咒》及《延命十句觀音經》的功能,幾乎全是為了現世的利樂,是出於民間和普及民間的法門。準提法就無法普及於一般,因為它受制於必須有師徒承傳密教的灌頂儀式,修持儀軌也較為繁瑣等等。
二、觀音法門在安寧緩和醫療的臨床運用探討
癌末病人的疾病進展大都已是屬於生命的末期,所以以上八種法門中凡是屬於只求現世安樂、外在困苦環境的解除的(初層次的觀音信仰),都不適用於癌末病人,因為會讓病人對自己的病情產生錯誤的期待,這與本土化靈性照顧架構的進程相違。所以[6.白衣大士神咒]、[7.延命十句觀音經]比較不適用。
又為了幫助虛弱的癌末病人面對即將面臨的死亡問題,所以病人學習的觀音法門應該具備能夠引導病人產生生死智慧而且又簡易修持的這兩種特色。審視八種法門中 [4.《大悲咒》修持法]對癌末病人而言太過冗長了。再則,[1.耳根圓通法門]、[2.照見五蘊皆空法門]若非上上根機,普通的一般病人可能比較難直接受益。但這兩種法門所開發出來的才是真正能夠超越生死困頓的般若智。
所以若能以簡短易依持的[3.持名法門]、[5.持六字大明咒]為入門的方便,再引導病人體會、證得[1.耳根圓通法門]、[2.照見五蘊皆空法門]的智慧。或是以觀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以衪也是輔佐彌陀度眾生回歸極樂為本意,引導病人由持觀音名號而回向導歸極樂,與彌陀淨土法門做一連結。
而作者發現在台灣臨床表現十分的普遍的情況是,不論是家屬或病人,若曾受持或是目前正在受持觀音持名法門者,大都是屬於初層次的觀音信仰,其動機大都是求觀音菩薩的保佑,希望病人能再治癒,所以這令病人及家屬對病情抱有錯誤的期待。安寧團隊針對此必須努力於“病情告知”,臨床法師則努力於引導病人、家屬由初層次的觀音信仰轉至深沉、根本、真實意的觀音法門。
經典
1.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姚秦,鳩摩羅什譯)
2.正法華經光世音普門品(西晉,竺法護譯)
3.添品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隋,闍崛多共笈多譯)
4.華嚴經善財二十七參觀自在菩薩章(唐,實叉難陀譯)
5.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玄奘譯)
6.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劉宋,[彊-弓]良耶舍譯)
7.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圓通章(姚秦,鳩摩羅什譯)
8.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姚秦,鳩摩羅什譯)
9.觀世音菩薩授記經(劉宋,曇無竭譯)
10.觀世音菩薩往生淨土本緣經(失譯,摘自西晉錄)
11.高王觀世音經(清,汪彭壽)
12.觀世音菩薩救苦經(失譯)
13.悲華經 大施品第三(北涼,曇無讖譯)
14.解深密經地波羅蜜多品(唐,玄奘譯)
15.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唐,伽梵達摩譯)
16.十一面神咒心經(唐,玄奘譯)
17.不空罥索咒心經(唐,菩提流志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