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法苑义林章》要义1
海慧
《大乘法苑义林章》(以下简称《义林章》),窥基著。窥基,中国唯识宗的初祖,有“百部疏主”的美誉,著作几乎都是疏释,《义林章》则是其独立著作。
《义林章》不但是一部唯识学著作,也是一部讨论大乘根本法义的著作。“法苑义林”意为正法积集,妙义丛聚。此书对大乘佛教主要名相进行了系统地分类与论述,引用的文献,包括唯识系经典,也包括般若系、如来藏系大乘佛教经典,甚至还包括部派佛教的经典。同时此书以唯识的观点,对上述经典进行讨论、抉择,可说是一部用唯识观写成的辞书。窥基把散见在其它著作里的一些重要的唯识学观念收集在这部著作里,此书的主体观念是玄奘所传护法一系的观点,但其中也不乏窥基自己的观点,如五重唯识观等。
此著作的注疏有智周《〈义林章〉决择记》四卷、慧沼《〈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三卷、基辨《〈义林章〉狮子吼章》、普寂《〈义林章〉纂注》等。
一、《义林章》概述
《义林章》共有七卷。《义林章》卷一有四章,其中,《总料简章》相当于判教论,五门分别,包括法轮利益与了义不了义、时教、各宗差别、大乘教体、大乘教名。《五心章》论述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染净心、等流心等五心。《唯识义林章》以十门辨释“唯识”:唯识所观体和能观体、唯识之名、唯识境智差别名、唯识观之识、识类差别、修证位次、观法之性、诸地依起、断诸障染、唯识归摄二空。五重唯识观即出于此章。《诸乘义林章》讨论诸乘的增减、体性、名字、废立。
《义林章》卷二有四章,分别讨论了诸藏、十二分教、断障、二谛义。四重二谛出于其中的《二谛义章》。
《义林章》卷三有三章,分别讨论了地、水、火、风四大种造色,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等五根,表色与无表色。
《义林章》卷四有如下章节:《归敬章》讨论敬礼、归依义。《四食章》讨论四食,即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六十二见章》讨论六十二种恶见。《八解脱章》讨论八解脱。《二执章》讨论二执,即生我见和法我见。
《义林章》卷五有七章,分别讨论了二十七贤圣,大乘蕴、界、处,极微,胜定果色,十因,五果,法处色。
《义林章》卷六有三章,分别讨论了佛、法、僧三宝义,破魔罗义,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等三慧义,三轮义。
《义林章》卷七有两章,分别讨论了佛三身义和佛土义。
一般而言,各个章节的讨论以部派佛教的见解为始,或在部派佛教的见解前先讨论外道的见解,然后讨论大乘佛教的观点,包括一些异计,同时引出《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等弥勒、无著的观点,最后都以护法的观点进行抉择。此书主要涉及的还是唯识学典籍,也偶见对异计的批评,有很明显的成立自宗宗见的倾向。
以下对《义林章》中的若干重要观点作一简介。
二、判教论
唯识宗的判教是“三时”判教,“三时”判教出自《解深密经》。即第一时,佛在鹿野苑为声闻乘宣讲四谛等教法,即《阿含经》,此类经典有上有容,是未了义;第二时,为修大乘者以隐秘相宣讲“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之道理,即般若类经典,此类经典上有所容受,未了义;第三时,以显了相宣讲“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之道理,即《华严经》、《解深密经》等唯识类经典,此类经典无上无容,是真了义。此外窥基还认为《金光明经》 “转、照、持”和《涅槃经》“初令皆服乳,次教总断乳。”等文都是意指三时。
三时判教是唯识宗一贯的判教系统,包括玄奘本人也是持此观点。而窥基在《义林章》里的工作就是批评他说,进一步论证三时判教的合理性。其中,他批评了菩提流支的“一时教”、“二时教”,古代传来的两种“顿渐二教”、 晋时隐士刘虬的“五时教”。他还立世亲是“中主”,意为其论说合于佛陀说的中道教,而清辩为“边主”,即偏向一边,不合于中道。
他还提出八宗的分类:一、我法俱有宗,谓犊子部等。二、有法无我宗,即萨婆多等。三、法无去来宗,即大众部等。四、现通假实宗,即说假部等。五、俗妄真实宗,即说出世部等。六、诸法但名宗,即一说部。七、胜义皆空宗,即清辨等。八、应理圆实宗,即护法等。护法等论师立说以《解深密经》、《华严经》等为根据,其相“应”的道“理”同时具备空、有两方面,“圆”妙无阙,真“实”殊胜,故称美其“宗”义为“应理圆实”。
三、四重二谛
窥基综合《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显扬圣教论》卷六所说四种世俗及《成唯识论》卷九所说四种胜义的义理,把世俗、胜义二谛各开作四重,形成“四重二谛”说。四重世俗谛具体名称和意思如下:
1、世间世俗谛,安立的瓶、军、林、我、有情等,凡夫的妄情说为有,其实只有假名,实无体性。
2、道理世俗谛,蕴、处、界等法,依于义理而立,名为道理世俗。它有其体性和作用,别于世间世俗谛。
3、证得世俗谛,苦、集、灭、道四圣谛等,佛以方便安立知、断、证、修的苦等四谛,说明迷、悟、染、净的因果差别,令修行者依此趣入,证得圣果,所以叫作证得世俗。
4、胜义世俗谛,即二空真如,这是圣者的智慧自内所证,为了随顺引生这种智解,而假借二空之名,以世俗语言表诠其道理,所以叫作胜义世俗。
四重胜义谛具体名称和意思如下:
1、世间胜义谛,即道理世俗谛,其事相粗显,犹可破坏,名为世间。但其也是圣者后得智所知,超越世间世俗谛,名为胜义。
2、道理胜义谛,与证得世俗谛同,同是四谛等法,其为无漏智境,超越前二重世俗谛,称为胜义。
3、证得胜义谛,与胜义世俗谛一样,同是二空真如,圣者依着二空的诠门而证得此理,凡愚不能测知,胜于前三世俗,故说为证得胜义谛。
4、胜义胜义谛,即一真法界。前面的二空真如,还是由言诠说明的,所以说依门显实。这里的胜义胜义谛,即指离言真如,其体微妙,离于言诠,为不可安立法,唯是圣者无分别智所证,胜于前四世俗,故说为胜义胜义谛。
所谓“谛”,即是“真实”。四重二谛,层层析别,显示了真实的层级,而且最终指向最究极的真实,即离言的一真法界,这是行唯识所追求的最究极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四重世俗谛中,后三种世俗谛也是胜义谛,这揭示了护法一系唯识学的一个特点,引导人们从世间智境界入手,进而证得一真法界。就是说对于世间智境界不能全盘否定,它其实有一定的真理性。他搭建了一条从世俗谛悟入胜义谛的桥梁。这与早期的唯识学经典对二谛的界定不同,如在《解深密经》中,世俗谛只包含遍计所执自性和依他起自性,而胜义谛唯指圆成实自性,这样,世俗谛、胜义谛截然不同,互不交涉。
此外,关于四重二谛的归属,四重二谛不是窥基的创见,他仅是整理者。从护法对四种胜义谛的界定来看,其中有三种胜义谛必然对应于《瑜伽师地论》里谈到的四种世俗谛里的后三种。而且窥基自己也说“如是所说四种二谛,经论虽有,诸德虽传,然诸后学未能疎演。基随翻译之次,略纂所闻,其间委细后更咨审,所以编集以为一章,庶后学徒详而易矣!”
四、五重唯识观
五重唯识观为窥基所创立。第一重为“遣虚存实识”,此唯识观遣除唯虚妄起实无体性与作用的遍计所执性,留存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实法。遍计所执性凡情以为实有,但察于事实真理则无,应正遣空。依他起性为诸法体性,圆成实性为唯识实性,它们是根本无分别智、后得无分别智之境,应正存有。此观虽是初观,但贯穿着成佛的始终,从初发心乃至成佛所有阶位都应该修习此观。如文说:“此最初门所观唯识,于一切位思量修证。”此外,作为唯识宗独特观法——四寻思、四如实智为此观所摄,窥基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说:“诸处所言:一切唯识、二谛、三性、三无性、三解脱门、三无生忍、四悉檀、四嗢拖南、四寻思、四如实智、五忍观等,皆此观摄。”这些观法来自《瑜伽师地论》、《涅槃经》、《解深密经》等等。这些观法多通后得智,这也进一步证明了第一重观通地前及诸地。
第二重为“舍滥留纯识”,此观舍去恐滥外境的内境,纯留心体,就是舍内境而观心。
第三重为“摄末归本识”,此观摄相、见二分归于识体,着重观察识的自体分。心、心所自体生起时变现似所缘、能缘的相、见二分,此二是末,离于识自体分之本则不存在。此外,理事、真俗观等都是此观所摄。如文说:“所说理事、真俗观等,皆此门摄。”理事观,即摄事(依他起自性)之末归于理(圆成实自性)之本的观法。真俗观,即摄俗(依他起自性)之末归于真(圆成实自性)之本的观法。
第四重为“隐劣显胜识”,此观隐劣法——心所,显胜法——八识心王,着重观察八识心王。心识如国王,心所如臣子,心所必依于心王而现用,如臣子随国王而行。
第五重为“遣相证性识”,此观遣依他起相,证圆成实性,着重观圆成实性。
《心经幽赞》中有:“一谛、一乘、一依、佛性、法身、如来藏、空、真如、无相、不生不灭、不二法门、无诸分别、离言观等,皆此观摄。”窥基以为虽然这些大乘经论中的种种观法的名称不同,但本质与第五重唯识观无异。这里,还有第一重观所提及的,窥基把唯识观行与诸多大乘经典的观行会通起来,它体现了唯识观行与大乘佛教经典相恰,即唯识观行的合理性、合法性。也可以说,窥基用唯识观法摄尽了大乘佛典中的观法,也体现了唯识观法的究竟性。把唯识观行与大乘经典的观行会通起来,这是他的创见。
此五重唯识观是建立在心王心所差别说、四分说等护法学说的基础上,它是护法系的唯识观。
此外,此五重唯识观是从宽至狭、从浅至深、从粗至细的递观。它是窥基对唯识止观的一个概括和提炼,它摄尽一切唯识观法。而且此五观贯穿着成佛始末,从初发心到成佛的各个阶位都应当修习此五观。如《心经幽赞》说:“今详圣教所说唯识,虽无量种,不过五重。”“如是所说空有、境心、用体、所王、事理五种,从粗至细展转相推唯识妙理,总摄一切。”
佛派宗派的成立,不但要有宗派的独特理论,还要有宗派独特的修行方法,由此可知五重唯识观对唯识宗的重要性。因此,将此书视为唯识宗成立的基石之一,或许并不为过。
注释:
1.《上海佛教》2016年第6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