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Friday 22 June 2018

林国良:当代佛教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实例及思考——记苏州清凉书院“唯识师资研究班”



  摘要:本文介绍苏州清凉书院唯识班的课程设置等情况。该班三年课程,第一年和第二年主要分别学习圆测《解深密经疏》和窥基《成唯识论述记》,自学为主,教师负责答疑解惑。第三年以自学《摄大乘论》来检验前两年的自学效果。三年学习的目标是成为合格的弘法者。本文进而探讨了佛教专业教育的更长远目标,即成为一流佛教学者的必要性、步骤、可行性,以及检验成败的评价标准等。
  关键词:佛教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佛教教育,尤其是僧伽教育,广义的,包括戒定慧三学,这是僧团主持所需考虑的;本文所谈,则仅限于教理的学习研究。此外,唯识论的学习,其对象总是小众群体,因此,本文所论,无意成为佛教教育的一种普遍模式,而只是一种专业人才培养的可能模式,当然,此模式对佛教各教派的专业人才培养,或许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州清凉书院研究班,至今只开办了一个学期,还远远未到可以总结的时候,只是在开班前和办班过程中,本人对此问题作了一些思考,现将相关的思考写出。
  一、研究班概况
  苏州清凉书院是一所尼众佛学院,书院的“唯识师资研究班”,已于今年(2016年)3月初开班,该班的宗旨是:培养佛教唯识专业的弘法人才。
  现将该班的课程设置、学员、师资及教学模式等情况,作一简介。
  1.课程设置
  该班以三年为期,三年的课程设置如下:
  第一学年:
  《解深密经》、圆测《解深密经疏》。
  《瑜伽师地论》的<真实义品>(本地分与抉择分)。
  第二学年:
  《成唯识论》、窥基《成唯识论述记》。
  《因明入正理论》。
  第三学年:
  第一学期:《大乘法苑义林章》。
  第二学期:《摄大乘论》,并撰写毕业论文。
  另外,从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学习梵文等语言类课程。
  2.学员与师资
  该班学员,有两部分:一是佛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二是旁听居士。
  佛学院师生,经开学初的流动后,目前已稳定下来,约十人多些,其中有多位社会学历的硕士生。
  旁听居士,经开学初的流动后,目前也已稳定下来,有二十人不到。其中约一半是退休后的老年居士,一半是四十岁左右的居士。后一部分人中,有多位博士生、硕士生。还有少数居士,因工作等条件局限,不能全脱产学习,主要以听录音为主,偶尔来现场听课。
  师资的情况:现行课程中,因明课程和梵文等语言类课程,聘请复旦大学教师讲课。唯识类课程,由本人的团队“唯识译经组”讲课,如《成唯识论述记》,由正在写此书的组员主讲;《大乘法苑义林章》,也由正在写此书的组员主讲;其他课程由本人主讲。
  此班学习中,教师的作用,首先是选定教学模式,即怎样的教学方式,学员三年中的收获最大。现选定以学员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自学教材,选用圆测的《解深密经疏》和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为主要教材。
  关于教材的考虑,以《解深密经》为例,一般佛学院在研究生阶段乃至本科阶段,都会学习《解深密经》。但《解深密经》,近代以来,有十多种译注与讲解,如果只是选一种近现代的译注讲解本来学习,虽说也学了《解深密经》,但那并不符合专业学习的要求。专业学习,要培养基础扎实、功底深厚、视野开阔的人才,这样的话,最好是选圆测《解深密经疏》这类既能帮助理解本经、又有深度厚度的注疏。圆测《疏》中,各种理论和各种观点密集呈现,难度大,若能逐字逐句读懂,了知每个概念或每个观念都有哪些不同理解,然后再作正确抉择,这样方可达到专业学习的要求。这样的学习,收获将最大,以后再读其他教内教外著作都不再是难事。
  其次,学员由于是以自学为主,所以最好有自学教材的标点校勘本,乃至译注本。因此,为方便学员自学,本人团队对上述两种典籍,都提供了标点校勘本。另外,对同时要学习的《解深密经》、《成唯识论》,以及《瑜伽师地论》的<真实义品>等典籍,本人团队则为学员提供《直解》本。
  最后,教师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对学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有能力答疑解惑。
  3.教学模式
  本课程设置,如上所说,是以培养佛教唯识专业的弘法人才为目标,教学模式采取以培养学员自学能力为主的方式,体现在教学计划中,即三年的教学,第一年主要是以自学的方式学习圆测《解深密经疏》,第二年主要是以自学的方式学习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 第三年检验学员的自学能力。
  具体的学习方法,以圆测《解深密经疏》为例,是由学员分工,逐段准备,逐字逐句讲解,教师把关并答疑。
  《解深密经疏》难度较大,也没有任何古代注疏和现代译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员掌握“以经(论)解经(论)”的传统学习研究方法,运用电子版大藏经的搜索功能,对遇到的不能理解的概念和文句等,搜索其在其他佛典中的释义,由此获得理解。至今《解深密经疏》学习近半,此方法极为有效,基本上都能解决问题。“以经解经”的方法,历来运用都需极深的功底,但现在借助电子版大藏经,此法变得较为容易,对学员自学能力的提高,极为有效。
  同时,在学习圆测《疏》的过程中,学员自学本人即将出版的《解深密经直解》,由此完成《解深密经》的学习。
  第二学年,学习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学习方式如上。同样,在此过程中,学员由自学本人已经出版的《成唯识论直解》,来完成《成唯识论》的学习。
  第三年,就是检验前两年自学能力培养效果的时候了,学员通过世亲释和无性释自学《摄大乘论》,最后,通过全文讨论,以及选专题撰写论文的方式,可以检验学员对《摄大乘论》掌握的状况,并检验学员的自学能力。
  经数月学习,目前学员已基本适应此种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并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忱。
  4.预期成效
  以三年为期的学习,预期达到的成效是:
  第一,学员通过学习主要的唯识经典,对唯识理论能有较全面的理解;对唯识正见,能正确把握。
  第二,学员由此培养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因此,三年后,要将所学过的唯识经论开课,不再是件难事;即使开设其他唯识经论的新课,也只要稍作准备,即可开课。
  第三,学员由此增强了独立研究的信心。今后,学员面对无论是教内的各种经论,还是世间的各种学术著作,都不再畏难;无论何种难治之学,都有信心能理解通达。这样,学员就能胜任教理或世间学术的各种高难度的研究任务。
  二、专业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思考
  对上述三年培养计划进一步思考,本人认为,还可提出更为长远的培养计划。
  1.长远培养目标及计划
  如果说,上述三年培养,目标是唯识专业的合格弘法人才;那么,长远目标,可以定为培养一流的佛教学者。
  本来,佛教弟子(法师与居士),依不求名闻利养之精神,自不必以成为一流佛教学者为目标;但依大乘学人应广学五明之大乘精神来说,为化导相应有情,佛教弟子应成为一流的佛教学者。(如何达成此目标,下文再作讨论。)虽然实际上现在已有一些法师进入了高校等学术机构,成为某学科的佼佼者,但这里要讨论的,不是通过高校等机制、以学术标准来培养专业人才,而是通过佛学院等机制、以佛教标准来培养专业人才(此中区别,详见下文)。
  从上述三年课程设置的不足来看,虽然总的目标是要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并打下扎实的经论功底,但实际上,就经论功底来说,上述课程还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就唯识论来说,六经十一论或一本十支的其他经论还没学;就内学来说,阿含经、主要的大乘经典还未学,大小乘各教派典籍还没读。此外,按广学五明的要求来说,则学员对世间任何学术均未涉猎。
  因此,若以上述唯识学、内学、外学三方面的要求来制定培养目标,就需相应有一个更为长远的培养规划。
  若对此长远目标和培养规划作一设想,首先,上述三年学习,是基础学习阶段。
  第二阶段,是拓展学习阶段。此阶段中,学员要继续学习六经十一论或一本十支中的其他唯识经论,此外,还要学习阿含经和主要大乘经。此阶段可用三年或更长些的时间。此阶段学习内容还包括:通读古今唯识思想史中的其他重要论著,掌握现代论文和著作的写作规范,等等。
  第三阶段,是内学的继续研究,即对小乘和大乘各教派,选一宗或若干宗进行学习和比较研究。此阶段或可历时两年。
  第四阶段,是与外学的比较研究,可对古今中外的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等,选其中的一种或若干种,作比较研究。此阶段也可用两年时间。
  2.计划的实施及预期功效
  (1)第二阶段的学习,以唯识学其他经论为例,由于学员在第一阶段已养成了较强的自学能力,所以,如果是一个团队的学习,可以是每个学员都通读这些经论,同时各人专攻一部典籍,负责主讲,然后集体讨论,以求正确理解。
  经过此阶段学习,每个学员都通读了几乎所有唯识经论,同时又仔细研究了其中的若干种典籍,这样,就对唯识论有了全面而深入的把握。
  而此阶段对阿含经和主要大乘经的学习,一般可采取通读方式,了解各部经的主要思想。而若对其中某些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可作为下一阶段继续深入研究的对象。
  (2)第三阶段内学各教派研究,与第四阶段外学研究,可循序进行,也可越过第三阶段,直接进入第四阶段。若是一个团队,各人可根据各自的兴趣与特长,选择教内教外继续研究的对象。
  就外学研究来说,学员需要做的,是花较长时间潜心研究,正确掌握该学科经典著作的理论,全面把握该学科的研究成果及研究动态,在此学科达到一流水平,能与此学科一流学者进行平等对话;同时,在做唯识学或佛学与此学科的比较研究时,其唯识学或佛学的水平又远远高于此学科的一流学者。这就达到了预期的培养目标。反之,如果所谓的唯识学或佛学研究者,唯识学或佛学未通达,对该学科又一知半解,这样的话,不但不能起教化作用,反而只能拜倒在世间学者之下,成为三流四流乃至完全不入流的所谓佛教学者。而如果这不是在讨生活,那么就是完全得不偿失,乃至完全没有必要的。
  以上的四阶段或三阶段的培养模式,与世间教育相比,实际涵盖了世间的硕士、博士、博士后等诸阶段。如果这里有什么淘汰机制,那么,前三年的基础教育是关键,如果第一阶段高难度的学习,学员力不胜任,则可退出。第一阶段若能通过并基本符合要求,则表明学员已具备了继续教育与继续研究的资质,已具备了能解读一切难治之学的能力,是可以并值得培养的人才。
  这样,通过十年左右的时间,希望能培养出若干“基础扎实、功底深厚、视野开阔”的弘法人才。这样的弘法人才,最后表现为能讲经说法、能撰文著书,能弘扬唯识、弘扬佛教。
  三、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思考
  上述人才培养计划,教育主办方是关键。除了要发心,要有“十年树人”的长远眼光等,更重要的是,主办方对人才评价,要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1.团队内的评价标准
  如上所说,专业人才是分阶段培养的,因此,在每个培养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也应该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佛教界内,佛学研究和佛教教育,向学术界标准看齐,已蔚然成风,而如果主持上述培养计划的教育主办方,盲目跟风,那么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此,要对培养计划成败的关键因素,有着清醒认识。
  影响培养计划成败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如下。
  (1)佛教本位立场与学术立场
  佛教专业人才的培养,须坚持佛教本位立场。而佛教本位立场有时会与学术立场并不一致。
  以基础教育的“以经解经”方法来说,这是一种传统的方法,体现了佛教以圣言量为准的立场。佛教之所以立足于圣言量,是因为佛教的理论,本质上是为修行服务的,是用于修行证果的。而佛教圣者是已证得圣果的修行者,其所宣说之教法,是过来人的亲身体验,依之修行就有了可靠保障,因此,圣言量是佛教学人修行的保障。与之相反,一种理论体系无论如何精妙,如果只是出于玄思,那在佛教看来都是戏论,与修行无关。回到佛教教育上,学员研学经论,对遇到的问题,也应以圣言量为准,以经解经,以求正确理解,因为证道圣者所宣说之教法,是圣者证道后所说的实相,是清净法的等流,所言无妄。
  但在世间学术研究中,佛教的传统“以经解经”方法一般不被重视,人们更重视的是世间学术权威的观点,由此,纯用“以经解经”方法写的论文,很难在世间学术刊物上发表,甚至也很难在向世间学术刊物看齐的佛教学术刊物上发表。于是,有些教内研究者,为能发表论文,便努力以世间学术权威的观点来进行论证。这一趋势如果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一些教内研究者,学术兴趣越来越浓厚,佛教信仰越来越淡薄;经论和教理不通,著书撰文全以世间学术权威观点为本。如此,不免要使人感叹:这研究是要续佛慧命还是要续世间学术权威慧命?
  更有甚之,佛教本位立场有时会与学术立场产生严重冲突。以世间学术成果来说,例如,大乘非佛说,大乘是由部派佛教发展而来,这样的观点在学术界已成定论,但这在大乘佛教本位立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又如,台湾编的佛教词典,出现“弥勒论师”的词条,反映学术界不认可天上弥勒、只承认人间弥勒的观点,而这也是佛教唯识论不能接受的。
  因此,学员方,乃至教育主办方,如果都接受了纯学术的立场,而放弃了佛教本位立场,这应该看做是佛教教育的失败。
  (2)基本教育的评价标准
  如上所说,佛教弟子(法师与居士),依大乘广学五明之精神,最终的目标是成为一流的佛教学者,在外学方面能与世间一流学者平等对话。但退一步说,如果学员最终外学不达一流,内学却能通达,那样的话,至少可以成为一个称职的弘法者。但如果最后的结果,学员在外学方面既不如世间学者,内学方面也不通达,这样的教育,或许也可说是失败的教育。
  以此评价原则来看基础教育阶段,如果基础教育的三年中,学员内学也学一点,却未通达,世间学术也学一点,也未通达,最后作为一个半成品出炉,毕业后也不能继续博士生的继续教育与博士后的继续研究,一直处在内学与外学都平平庸庸的状态,这种教育模式,或许并不可取。倒不如三年期间,就扎扎实实地学习一种佛学专业,并成为某一专业的合格弘法者(即能准确地讲经说法的法师或居士)。
  再按清凉书院唯识班的教育实践来看,在三年中执行现行的教学计划,这中间实在也插不进任何学术性的内容;而另一方面,如果学员真的按此计划达标,那至少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弘法者。
  (3)长期培养的评价标准
  进而,在长期培养阶段,要使学员成为一流佛教学者,世间学术肯定是要学习的。比如,要掌握关于研究与写作的学术规范。又比如,要掌握学术研究方法,包括佛学与世间学术共通的方法,如语言学方法、文献学方法等;也包括学术界和各学科的特定方法。此外,对世间学术成果,在不违背佛教本位立场的前提下,也应尽可能地学习和吸收。
  还值得一提的是创新问题。世间学术的根本追求是创新,因此,学术界对创新极为重视,学术的发展与创新密切相关,学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功不可没。
  另一方面,佛教对创新,实际也不排斥。佛教内的创新,大的来说,就是历代祖师开宗立派;小的来说,是讲经说法者对某些传统观点的进一步发挥或提出新解。而无论是大创新还是小创新,都应是在“基础扎实、功底深厚、视野开阔”后的水到渠成,而非拔苗助长。
  要避免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内研究者,经论不通,引一些世间权威的言论,发一些奇思妙想;乃至完全天马行空、六经注我式地信口开河。这样的创新,是极不严谨的,是佛典中一再告诫要远离的戏论。这里的问题,既是研究者的不严谨,浮躁浮夸,急功近利;但也可能有所处环境的压力因素,这就是评价体系的问题。
  佛教团队内的评价体系,应尽可能避免当前学术界制造大量学术泡沫的弊端,在不同阶段,提出不同要求,不拔苗助长,而是稳妥扎实地实现创新的目标。
  最后,长远计划还应注意避免的问题是:长远计划的目标是成为一流佛教学者,以具有与世间学者平等交流的可能性,但如果学员没有此教化度人的雄心壮志,或能力不够,最终只能成为三流四流佛教学者,却醉心于学术研究而不能自拔,由此而出现的问题,就像中国教育出的硕士生博士生,都跑到外国去,为外国打工;佛教界培养出的人才,在为学术界打工,落入不能度人反被人度的尴尬局面。如果出现了这种状况,也应说是佛教教育的失败。
  (4)培养计划的可检验性
  那么,培养出一流佛教学者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大?实际上,上述培养计划,每一阶段,都是具有可检验性的,可供学员个人自我检验,也可供教育主办方检验。
  先就第一阶段的基础教育来说,此阶段的检验,就是看经过自学和教师辅导,自己是否真的读懂了《解深密经疏》和《成唯识论述记》,这是自己可以检验的,也是教育主办方可以检验的。最后,在对学员以自学方式研读《摄大乘论》的检验中,教育主办方可以了解到学员的真实水平和潜在资质,以便确定是否对其进行更高阶段的培养。
  另一方面,即使学员不具备进一步培养的资质,但如果学员三年的基础教育达到要求,则作为唯识论的合格弘法者,当没有问题。
  在第二阶段的培养中,由通读其他唯识典籍和独立研究某部或若干部典籍,学员本人和主办方也可对其能力有个客观评估。如果此阶段合格,那么,学员作为唯识论研究者,当之无愧。
  最后,在学员进入了唯识论与教内或世间学术的比较研究阶段,如果学员对该学科的经典著作仔细研读,对该学科的历来研究成果也有全面把握,然后以自己深厚的唯识学功底,作比较研究,当能获得一流的研究成果。
  2.社会评价平台
  目前,鉴于以佛教本位研究方法撰写的论文很难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甚至也很难在向世间学术看齐的佛教学术刊物上发表,因此,建立一个以自己评价标准来评判论文的社会发布平台,尤为必要。
  本人即将建立的网站——“唯识译经网”,希望能成为这样一个平台。本网站拟建一个“唯识研究新人苑”版块,供非专业人士发表论文,包括未发表的论文,也包括已发表的论文。鉴于本网站人力不足,也为了有别于学术刊物而提供一个更宽松的平台,所以,网站对论文暂不作学术水平高低的评判,而是用“来稿照登”的方式发布论文。
  但待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累积到一定程度,本网站拟与其他相应机构,联合举办“唯识研究新人奖”,此奖将体现上述长期培养计划的要求,具体设想如下:
  一等奖:论文具有依充分教证(唯识经论的依据)而成立的重要创新观点。
  二等奖:论文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有充分的教证,有世间学术成果的旁证。
  三等奖:论文有充分的教证。
  鼓励奖:论文有一定程度的教证,有一定的可观之处。
  上述奖项中,三等奖实际就是基础教育培养的目标,研究者能用“以经解经”的方式来研究唯识论;二等奖则是长远计划培养的目标,研究者既通达内学又通达外学;一等奖则与世间学术评奖无异,只是标准是圣言量。鼓励奖是对所有运用“以经解经”方式有所心得的论文予以鼓励。
  希望以此奖项,形成唯识学的专业评奖机制,确立以圣言量为准的研究风气,为弘扬唯识、弘扬佛教而作贡献。
  (林国良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