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Monday 4 June 2018

科學家的佛法體悟


作者:歐陽彥正

出版社: 法鼓文化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般若方程式

規格:14.8x21 cm / 平裝 / 132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050051

ISBN:9789575984410

定價:NT$180

會員價:NT$162 (90折)

心田價:NT$140 (78折)

加入追蹤清單







有庫存放入購物車

導讀

< 回商品頁

導讀-釋惠敏


導讀-釋惠敏

↑TOP

當我知道法鼓文化將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歐陽彥正教授在《人生》雜誌的文章集結出書時,感到歡喜與期待。因為可以讓我們有系統來拜讀歐陽教授對此議題的高見。但是,當我接獲歐陽教授與出版社邀請我寫〈導讀〉時,我卻又苦惱了。因為我知道歐陽教授的大論中用一些機率理論等數學與物理學的觀念,對於數理能力薄弱的我,可是難事,再三躊躇。由於,我與歐陽教授從1998年起,共同合作有關佛學資料庫、數位博物館計畫(玄奘西域行)等研究計畫,受益良多,不知如何婉謝歐陽教授的好意。但是,經過歐陽教授不嫌棄與鼓勵,只好將個人粗淺感想略述一二,不敢稱為「導讀」,希望有助讀者瞭解有關佛法與科學的相關議題。
此書名為《科學家的佛法體悟》,歸於「般若方程式」系列,屬於當代科學時空背景之科學家與佛法的對話。在西方世界,基督宗教與科學之衝突關係,一些有心人士想尋求互補性平衡的可能性。例如︰十七世紀,牛頓和其他科學家則利用上帝彌補他們科學理論的缺口,把它作為一種假定來闡明科學無法解釋的事實。而隨著人類知識的缺口逐漸彌合,「彌補缺口的上帝」便日益退縮。當代,伊安‧G 巴伯(Ian G. Barbour,1923-)教授在其大作“Issues in Science and Religion”之中譯本《科學與宗教》(1988)之〈作者中譯本序〉中提到︰「我對產生於技術的倫理問題給予了更多的注意,例如環境的破壞、核武器以及大規模工業技術所產生的社會影響。我認為,《聖經》中有關社會正義和自然管理的啟示,在一個技術可用來剝削人和自然的時代是十分重要的」。
清末民國之初的中國,王季同(1875-1948,字小徐)先生,為尤智表先生所著《佛教的科學觀》(1946)的序文敘述︰「余自五十餘年前始讀歐美數理化工專科譯籍,知此種知識實為今日立國要務,故汲汲於輸入歐美新文化為事。又因受自然科學之暗示,認為一切宗教皆是迷信。直至四十餘年前(約30歲),在南京聞楊仁山居士說法,始知佛法實是真理……」,於是出版《佛法與科學之比較研究》(1929),並請蔡元培先生作序。蔡先生提到︰王季同先生以數學家治科學,尤長於電機工程,承認科學之所長,而又看破他能力的限度……既已認科學與佛法不相衝突,則科學家如有不能解答的問題,而可用佛法解答的,何妨利用佛法?此小徐先生所以有佛法與科學一書。佛法與科學,對於一部分科學家「物理外無心理」,「物質絕對」等迷信,均根據科學,疏通證明……唯提倡佛法的理由,則以唯識論為基礎,而以修觀為方法,乃與現代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的哲學相類似。柏氏假定宇宙本體為一種生命原動力,近於佛法上的阿賴耶識;以生命為「綿延」為真的時間,因名之為「生命流」,近於阿賴耶的「相續不絕,喻如水流。」其認識法不恃理智而恃直觀,近於佛法中之重現量;又聞柏氏亦用靜坐觀照法,尤近於佛法的修觀了。
1943年,王季同先生在《佛法省要》中,在真理的探討方面,對西洋之心物二元論、觀念論、唯物論等三派哲學批判,並將佛法區分「離言法性」(佛法的根本真理)與「法相」(佛法的枝節真理)。對應於前者的智慧是「根本智」,論述天台宗三諦(空假中)與西洋辯證法(正反合)的同異。對於「法相」,他認為佛教唯識學所說,心法色法之種子、現行相生的情形,與物理學中光線、聲音、熱能、無線電、X線等底波動之動能與位能的循環很相類。此外,種子與現行的剎那生滅與物理學的原子(質子、電子)學說相符合。並且,佛教所說上下四方有無邊無際的三千大千世界,也與天文學已發現的許多星雲不謀而合;世界的構造與成壞與天文學地質學也符合。在修證方面,他認為禪宗的「參究話頭」的方法與科學家追究問題的相似。
如今,歐陽教授將近年來於《人生》雜誌所發表的文章,重新整理集結出書時,在〈緒論〉中也提到︰在科學如此發達且科學方法已成為發現新知識之主要工具的現代,如想要將佛陀的學說發揚光大,吾人實有必要以現代科學的方法證實佛陀學說的正確性。這就如同佛經中所說的,為因應不同根器眾生,因此必須有八萬四千法門。並將在本書中所討論到的佛陀學說,以下列三項基本前提為基礎:(1)萬法唯心造;(2)宇宙量體守恆;(3)緣起性空。
其中,根據「宇宙量體守恆」的前提,發展為第一章〈以科學的角度詮釋中觀八不〉,即是︰「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此是龍樹菩薩在《中論》開頭的歸敬偈中,表達對佛陀所說緣起觀的禮敬與感佩。因為,一般的宗教或世間,對於宇宙人生,會陷於「生滅、常斷、一異、來出」的戲論兩端,不符合中道實相。其實,佛教的緣起論,可以避免「一元論」或「多元論」的爭議,因為「不一不異」故。
在古代的青目論師,是舉「穀種」的事例以說明八不:如穀,離於最先的穀種,其實沒有今穀新生,故不生;而穀從開始以來,還有現穀可得,故不滅。雖然穀是不滅,以後者非前者,故不常;年年相續有穀,故不斷。由穀生芽、長葉、開花、結實,即不一;然穀的芽、葉、花、實,而不是樹的芽、葉、花、實,也不可說是完全別異的。穀不從別處而來,也不從自體而出,即不來不出。如此古代的實例,現代我們確實可以用較早期的「物質不滅」及「能量守恆」,或是相對論出現後的「質能守恆」的概念,宇宙中某種量度的總值不變的觀念來理解。特別是,穀從開始以來,有現穀可得,縱使穀種絕了,只是轉為其他形式,其實不會消滅。
讀了第二章〈機率論、因果關係與意識狀態〉,作者借由「機率的收斂性」(convergence of probability)來說明因果關係的公平性以及意識活動中的機率成分,對俗話所謂善惡業報之「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提出數學性的詮釋,增加了理性思惟的冷靜度。
對於第三章〈心量的模型〉的身心關係(mind-body)的議題,我們應該注意︰佛教並不是在於「二元論」、「一元論」或「身心一如」等論究,而是以五蘊(又譯為「陰」)、十二處(又譯為「入」)、十八界的角度,教導不同根機的眾生,探討如何破除:誤認身心的「色」(物質)、「心」(精神)、「心所」(心理作用)等不同層面為恆常不變的「自我」執著,進而體證「身心解脫」境界。對身心產生執著(愚)有「色」(物質)、「心」(精神)、「心所」(心理作用)等三方面,例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復次,世尊所化有三種愚,一者愚色、心,二者愚於色,三者愚心所。愚色、心者為說十八界,於此界中廣說色、心,略說心所故。愚於色者為說十二處,於此處中廣說色,略說心、心所故。愚心所者為說五蘊,於此蘊中廣說心所,略說色、心故。」此十八界、十二處、五蘊之三種愚與廣說、略說色、心,心所的分析如下表所示:
(表格參見原書)
其中,「蘊」,是積聚(aggregate)義,即同類之聚合。色、受、想、行、識「五蘊」的身心觀是著重於心理作用的分析,將身體(body)的各種狀態歸為色法(物質)的聚合(色蘊)一種,如《雜阿含經》(五十五經)說:「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色陰。」
除物質性的色蘊外,內在的心理作用(心所法),則細分為三種:(一)受蘊:眾生的感覺(sensations)、感情(feelings)作用。當感受順境,即引起喜樂;反之,當感受逆境,即感到憂苦。(二)想蘊:知覺(perception)青黃、長短、男女、怨親、苦樂等相的認識(recognition)作用。(三)行蘊:主要是「思」(volition)心所,即意志作用。對境後,經審慮、決定、發動行為與語言的表達貪、瞋、癡的意向。(四)識蘊:以上三類各別的心理作用,可總說為「識蘊」。
識蘊也是眾生的認識作用的主體(心王法),不斷地攀緣、住於色蘊、受蘊、想蘊、行蘊等四蘊上活動,增長貪愛,不得解脫。所以,此四蘊也稱為「四識住」,如《長阿含經》︰「復有四法,謂四識住處。色識住、緣色、住色,與愛俱增長。受、想、行中亦如是住。」若認識作用的主體能離此四而不再貪著,即不執著物質(色蘊),也不執著精神(受蘊、想蘊、行蘊),則「識不住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除欲見法、涅槃滅盡、寂靜清涼」。
此境界也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接著,《心經》又說︰「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此時,進一步,「色、受、想、行、識」表示是生滅法的世間,「空」與「無相、無作、無生、遠離、寂滅」等,都是表顯涅槃之甚深義。
所以,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將此段解說為︰「涅槃不異世間,世間不異涅槃」,此也即是大乘是「生死(色、受、想、行、識)即涅槃(空)」的妙義。讀者若能把握以上要點,則可理解本書第四章〈「空」的概念〉以及第五章〈以系統科學的模型描述修行境界〉之「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之議題重心。
第五章〈以系統科學的模型描述修行境界〉與第六章〈佛學與系統生物學〉的「系統科學」可說是作者的專長之一。他嘗試以數學語言描述意識系統如何運作,用以說明︰修行層次愈高則狀態系統愈穩定,愈能承受更大的衝擊;反之,若一個人遭遇到超過其意識狀態系統之自我修復能力的重大變故,則意識系統必將陷入某種不正常狀態,因而產生精神疾病。此外,作者也將此意識系統的描述與「唯識論」的種子之生滅來作對比,並且以其反應的機率論來說明,可以再與第二章〈機率論、因果關係與意識狀態〉相呼應。
在第六章〈佛學與系統生物學〉,作者認為許多生命現象事實上在某些層面上違反了物質世界的規律。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生命物質的複製。在物質世界,我們有熱力學第二定律。依據此定律,宇宙的亂度恆增。亦即隨著時間的延續,宇宙的狀態會趨於混亂。因此,作者認為這個觀察,在某種程度上提供了「意識活動並非物質世界作用的延伸產物」這樣論述的間接證據。
對此,我所讀過生命科學家霍格蘭(Mahlon Hoagland)與竇德生(Bert Dodson)合著的書“The Way Life Works”之中譯本《觀念生物學》,其中第二章〈能量〉中有「生命與能量定律」一節的討論︰(1)逆流而上︰怪哉,能量拚命的往下坡跑,生命卻持續的往上坡走,怎麼會有這種事呢?想要解開這個謎,我們首先得瞭解一個基本的事實:生命從來不會違反、凌駕或躲避自然的根本定律,它只是懂得尋求各種管道來善用這些定律,好為自己謀取利益。(2)熱力學第二定律帶來的好消息。來看看地球這個太陽系的幸運兒。地球運行的軌道與太陽的距離恰到好處,使地球可以盡情使用源源不絕的光能,一點都無須擔心會被太陽烤焦。太陽的光與熱穿越太空來到地球,最後又消散在寂靜冰冷的太空中,那裡的溫度將近攝氏零下273度,即科學家說的「絕對零度」。誠如熱力學第二定律所描述的,就是因為能量持續的輸入輸出,不斷地有化學鍵形成、斷裂與能量轉移,才使地球維持在舒適但充滿能量的狀態……現在,我們來仔細瞧瞧熱力學第二定律如何幫助鍵結的形成。
每當細胞內的分子要合成一個新的鍵結時,它所需要的能量有一部分確實儲存進鏈結中,有一部分則以熱的形式消散到四周……乍看之下,你可能覺得是浪費能量,但其實這是有好處的。我們可以這樣想:如果那些多餘的能量沒有消散,而仍逗留在鍵結的附近,很可能會發生能量逆流,引起逆向反應,讓鍵結又被拆開。所以多餘能量(即熱能)的散失,可確保已形成的鍵結不再分開,讓反應呈單方向進行。
因此,熱力學第二定律並沒有威脅到生命的存在,相反的,它擔保了:(1)太陽的能量源源不絕的傳送到地球上,讓生命轉化成可利用的形式。(2)形成穩定的分子,用以建構生命所需的一切物質。生命逆勢向上走,所憑藉的並不是什麼特殊的訣竅、伎倆,而是一種在分子層次上不斷修復與再造的頑強特質。
歐陽教授在第六章中謙稱︰「我並非真正的生命科學專家,因此能提出的問題恐怕會比能提供的答案多很多。況且很多論述只是停留在假設(hypothesis)的層次,距離嚴謹的科學或哲學理論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但是,我認為如此才可以引起更多的科學家願意繼續探討各種跨學科之宇宙、生命議題。
綜觀全書,從佛法的三個基本前提開始,章節架構自成系統,論述條理分明,文筆深入淺出,不僅是佛法與科學議題的科普書,也可幫助修行人對佛法所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三法印瞭解的深廣度,功德無量,隨喜讚歎。
釋惠敏
東京大學文學博士•法鼓佛教學院校長•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2008年8月8日 序於法鼓佛教學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