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Thursday, 12 July 2018

以唯識與禪宗促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以唯識與禪宗促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楊宏

一、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
當今世界呈現多極化趨勢,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不僅需要對世界在經濟領域承擔責任,同時需要在世界範圍內推廣中國的文化,以維護世界的和平與安定。世界著名歷史學家英國的湯恩比老教授指出“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界,是由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來引領全人類的世紀。”可見老教授對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文化所承擔的歷史使命寄予了高度的期望。縱覽世界歷史,一個民族的掘起或復興,常常與其民族精神的掘起和民族文化的復興息息相關。
西方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哲學與科學,中國在不斷向西方學習的同時,應該恢復中國固有的優秀傳統文化。一方面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以西方唯物主義為代表的哲學體系將陷入困境,另一方面,人類將面對來自倫理,道德和戰爭的困境與威脅,這必將促進更多的人來中國探索中華文明。在新時期,若再不以東方的道德文化整西方文化,人類將瀕臨滅亡。
社會道德的敗壞,對金錢的無限崇拜,腐敗的日漸普及和加重,靈魂的空虛,人心的墮落……這些社會現象令人堪憂,要想化解社會矛盾,需要宣揚倫理、道德、因果,提倡精華傳統文化,重振社會風氣。古人之“滅其族,必滅其文化,”,仍然需要警鐘常鳴。
習近平主席說:“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 、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習主席強調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可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呼籲“未來的中國應該是兼有共產主義的理想,社會主義的福利,資本主義的方法與中國文化的精神的國家。”其中指出,中國的發展道路不能離開中國固有的文化精神;對中國走出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提出了建設性意見,不僅適應中國現代社會的時代需求,也綜合考慮了各主義、各思想。
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文明發展進程中,創造和傳承了獨樹一幟的燦爛文化,而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始終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華兒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規範,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價值”。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要求“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二、 了解唯識
張尚德老師在其著書《唯識新引》的介紹中,言簡意賅地這樣描述唯識學:“古今中外共同要了解的根本問題:人從哪裏來?人本身的問題與存在究竟是什麽?唯識學說得很清楚!”張尚德老師說:只有宣揚唯識學,才能救世界。因為唯識學是希望人類和平,它很清楚的說出了人壞在哪裡,丟掉壞,好就出來了[1] 
唯識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一的一門最精深最精彩的學問,在整個佛法的體系中,可以說是最具有思辯性和嚴密性的一門學說,它正受到越來越多的佛教學者的重視與喜愛。
唯識學不僅是統合全球文化之人文精華的基礎綱要,更是建立跨學科、跨宗教、跨文化對話的理想框架[2]

三、 了解禪宗
從禪宗體系的內涵、結構、核心來看禪宗的基調是以心性為基點,通過心性修持獲得心性升華的心性實證,是一種擺脫煩惱、追求生命自覺和精神境界的文化底蘊。貫穿於禪宗心性學說、文化思想的本質內容是:自然——內在——超越。禪宗吸取中國道家的“自然”觀念來詮釋人的生命自然狀態、人的自性[3]
禪宗是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張尚德老師在其著書《禪的超越性》的介紹中,這樣說到:學佛是血淋淋地把自己放在人性的解剖臺上,毫不留情地解剖自己,從而得到徹底的解脫。該書說明了禪究竟是什麽[4]

四、 繼承和發揚唯識宗與禪宗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
唐王朝對釋、道、儒三教並尊的做法不僅形成了以儒家政治倫理觀為基準、佛道學說兼收並蓄的盛唐獨具的統治思想體系,大大鞏固了帝國基業,而且也促進了三者間的相互吸收,不斷完善。佛教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走向成熟,進而成為中國式宗教的[5]。南懷瑾先生“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也非常精辟地指導了現代人如何運用優秀傳統文化於日常生活。中國歷史上無論任何一個朝代的強盛都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日本借鉴中国的儒家思想后,對該國的再次振興成為世界的經濟強國,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國人需借鑒與重視其他民族在文化傳承方面的寶貴經驗,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恢復上作出努力。要善於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緊密結合起來,對待本國傳統文化,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處理好歷史與現實的辯證關係,在穩定了本土的精華文化後,耐心而細緻的透過唯識學和中國其他人文精華,與西洋已有的、可行的且與東方文化相契應的學說,會通在一起。如此,人類才有前途[6]。現階段,應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乃是符合實際國情的舉措。
現在科學與佛法研究相互滲透,也取得了新的進展,這將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唯識學不僅是統合全球文化之人文精華的基礎綱要,更是建立跨學科、跨宗教、跨文化對話的理想框架[7]。各專業人士共同努力,將科技、唯識、佛法、禪宗及其他傳統精華文化結合研究,勢必孕育出更為輝煌的新文化結晶,為各界人士乃至全人類所接受,如果這樣的話,人類的和平、幸福、安康又何愁呢?

五、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需充分利用現有資源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培養一批文化精英,以文化精英帶動群眾,使優秀傳統文化得以普及宣貫,避免文化斷層。
大德張公尚德教授不畏艱難困苦,排除重重阻礙,分別於臺灣創辦達摩書院,於湖南湘潭創辦道南書院,老人家不顧年老多病,幾十年奔走海峽兩岸乃至世界各地,進行民間文化交流,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尤其是在唯識和禪宗這兩方面的宣傳所作的貢獻確是無人能以替代。如果不是胸懷理想、抱負,沒有學識和功夫,又豈能做到忘我?又豈能堅持到現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不是喊口號所能達到的,既需要理論和教化,更需要實踐,需要落到實處,用張老師的話說:就是要在事上修;此事是經驗的。達摩書院的擴建已經完成,道南書院也即將擴建完工,這兩個書院是傳播文化的陣地,我們應該珍惜他們,也應該充分地利用他們為文化傳播服務。名師能開啟心靈窗戶,點亮我們的心燈,我們有這樣好的老師,是我們足夠的福分,我們更應該珍惜和感恩,好好學習,踏實修行,感悟人生,獲取智慧,回饋大家,回饋國家和社會。

六、 強調部分
本文並非學術論文,很多說法並不嚴謹,只是將個人在這方面的膚淺認識加以闡述,報告給大家,由於是匆忙之作,多有疏漏,懇請大家諒解。本人真心希望專業研究人士引起關注,將唯識學、禪宗與現實中的中國乃至世界的實情相聯繫,繼承並發揚之,為中華民族、為全人類造福!這就是我的初衷。

參考文獻
[1] 張尚德全面解決人類社會問題在重建印度的唯識哲學, 2007
[2] 魏盛,《唯識學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2014
[3] 方立天:《禪宗精神——禪宗思想的核心、本質及特點》2013《哲學研究》
[4] 張尚德,《禪的超越性》
[5] http://www.laoren.com/,來源人民網。
[6] 張尚德唯識新引 第一百次 超越執著在無漏, 2013年。
[7] 魏盛,《唯識學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2014年。

尚德讀後:
一、 幾十年前,在南公懷瑾先生禪棒下發心,雖全力在唯識與禪文化上作努力,多年奔走與大陸在各方面交流,反省自己,全無實質貢獻,真慚愧無已,說的是真話,愧對、愧對也。
二、 湘潭歷來出了四十多位大禪師,其他大人物就用不著說了。尚德只是極希望湘潭的古典禪門文化,能多少再現於世。其時文風的博大、深厚,社會風氣的美好,真不是文字所能形容的。

二零一七年六月六日
於湘潭道南書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