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Sunday, 15 July 2018

佛系不思進取 違反佛法


佛系不思進取 違反佛法

「佛系青年」對欲望的態度,乍看起來,類似佛教徒。其實,兩者的出發點根本不同。佛教認為,貪欲是人生各種痛苦的根源,也是修行的主要障礙。所以佛教主張節欲,將物欲控制在最低限度。而「佛系青年」的低欲望、低消費,主要是對被迫捲入消費漩渦的厭倦和抵抗,而非出於對欲望的價值反思和判斷,跟佛法並不相干。
撰文:施純志
要不要承認「佛系青年」是佛門子弟?這個問題,也許正困擾着佛祖。近兩年,中國內地突然冒出一大群所謂的「佛系青年」。據說,他們的人生觀是看淡一切、無欲無求、雲淡風輕;在飲食、購物、戀愛,以至工作上,都抱着無所謂、無可無不可的心態,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他們的口頭禪是:都行、可以、隨它去、沒關係。有人認為,這類年輕人好像是看破紅塵的佛教徒,於是給他們貼上一個「佛系」標籤。
「佛系」並非中文原有的詞彙,乃是從東洋進口的舶來品。2014年3月,日本女性雜誌《non-no》首創「佛系男」一詞,用來形容那些對自己感興趣之事非常執着、秉持獨特世界觀、對埋頭工作感到自豪的男生,並概括出「佛系男」的六個特徵:一、按照自己的步調行動;三、嫌戀愛麻煩;三、不想特別顧慮別人;四、完全不需要女朋友;五、喜歡獨處;六、和女生相處會覺得很累。這本雜誌還將「佛系男」劃分為三種類型:追星族佛系男、社畜系佛系男、病嬌類佛系男。
2017年底,「佛系青年」一詞在中國內地網絡上一夜走紅,並以星火燎原之勢,繁殖出一大串的「佛系」概念,諸如「佛系粉絲」、「佛系戀愛」、「佛系過節」、「佛系好友」、「佛系考生」、「佛系追星」、「佛系減肥」等等。「佛系青年」橫空出世,引發了各界的關注和爭議,有人同情,有人擔憂,有人指責,頓時演變成萬眾矚目的社會現象。一些腦筋靈敏的商人,從中嗅出商機,趁熱打鐵,迅速把「佛系」的概念商業化,推出所謂「佛系時裝」、「佛系食品」、「佛系化妝品」、「佛系遊戲」、「佛系歌曲」等商品,先賺一把。這股風吹到香港和台灣,又衍生出「佛系股民」、「佛系投資」、「佛系升職」、「佛系政府」、「佛系高官」、「佛系老公」等眾多新名詞。一時間,「佛系」帽子滿天飛舞,讓人眼花繚亂。
可是如果有人請教:「這些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佛系』,究竟跟佛教或者佛法有什麼關係呢?」常把「佛系」掛在嘴邊的人,恐怕沒有幾個能夠說出個道理來。大多數人只不過是趕時髦,湊熱鬧,人云亦云。對於大批年輕人突然間被劃歸佛門,中國內地佛教界不喜反憂,急忙站出來跟「佛系」劃清界線。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聲明說,社會上流傳的「佛系」是不積極、不努力、無奈的一種說法,反映了某些人不思進取的一種狀態。雲南省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釋崇化則澄清說,所謂「佛系家庭」等是一種噱頭,跟佛教不搭邊。佛教裏面講放下不是放棄,放下是讓你放棄心裏面的糾結,迎接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是放棄所有的東西,所以「佛系」和佛教還是有很大差距,不是一回事。
「懶人哲學」違背佛法因果觀
自古到今,佛教一直遭到俗世的誤解和歪曲,其情況之嚴重,堪稱世界各大宗教之最。如今鬧得沸沸揚揚的「佛系」現象,只不過是再添一例。那麼,所謂的「佛系」,又是如何誤解和歪曲佛法呢?我們不妨來看一些具體的例子。近期,一組「佛系生活梗圖」在網上廣為流傳;其中一幅叫「佛系賺錢法」,配上文字:「不動腦筋,不花力氣,不做正事,不鳥主管,整天都在打電動,逛拍賣,發廢文,緣分到了,自然錢入賬了。」另一幅叫「佛系戀愛追求法」,說:「不約會,不執着,不強求、不傳訊息,不經營感情,時候到了,自然會在一起。」這類企盼「天上掉下餡餅」的想法,是典型的「懶人哲學」,恰恰跟佛法強調的因果觀背道而馳。佛教非常重視因果法則,認為宇宙人生的一切,都離不開因緣果報,沒有無因之果,沒有無果之因;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正如著名的佛教論典《瑜伽師地論》所說:「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所謂的「佛系賺錢法」和「佛系戀愛追求法」,宣揚「未作而得、不勞而獲」的觀點,這正是佛法所否定的。
不計較、不在乎並非「隨緣」
在生活上,「佛系青年」抱着不計較、不在乎的心態。有人這樣描述:遇到馬路塞車的時候,他們就想:「堵一會就堵吧。只要手機還有電,我就能不焦慮。」坐地鐵趕上人多的時候,他們「能等三四班。擠不過,也不想擠。後面有人使勁往前衝,讓他先上。」上網購物,貨不對辦,也懶得退換。比如說,網購了兩條短褲,一條顏色不對,一條腰太大,心想正好沒有家居褲,權當家居褲也不錯。這種心理和行為,被比附成佛教的「隨緣」。表面上看,似乎也有點道理,實則形似而神不似。佛教提倡的「隨緣」,不僅僅是指隨順因緣、隨遇而安,更是指要改變因緣,培養因緣,努力利用各種因緣,爭取達成預期的目標;至於最終結果為何,則坦然接受。這樣的「隨緣」,是積極而合理的人生態度。而「佛系青年」的不計較、不在乎,是「隨便」而非「隨緣」,是失去方向、隨波逐流的放棄,與佛教「隨緣」的精神大相逕庭。
「佛系青年」還有一大特徵,就是低欲望、低需求、低消費。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在2016年出版《低欲望社會》一書,描述日本年輕一代晚婚少育、喪失物欲和成功欲,消費意願低迷,對於擁有物質毫無興趣。如今,中國內地也出現了這種苗頭。一些青年因收入不多,囊中羞澀,抗拒或減少消費,拒絕加入消費的狂歡。他們不再像父輩那樣,拚搏賺錢,盡情消費,享受人生。對於衣食,他們懶得講究,有得吃就好,吃什麼無所謂;有得穿就行,好不好看無所謂;至於房子,買得起就買,買不起就算了。在物欲橫流、消費主義盛行的當今社會,這實在是一大異數,一種反動。「佛系青年」對欲望的態度,乍看起來,類似佛教徒。其實,兩者的出發點根本不同。佛教認為,貪欲是人生各種痛苦的根源,也是修行的主要障礙。《雜阿含經》說:「當知眾生種種苦生,彼一切皆以欲為本。」《圓覺經》說:「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所以佛教主張節欲,將物欲控制在最低限度。而「佛系青年」的低欲望、低消費,主要是對被迫捲入消費漩渦的厭倦和抵抗,而非出於對欲望的價值反思和判斷,跟佛法並不相干。
——節錄自七月號信報財經月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