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是何意?
張尚德
六祖悟道的初始,說: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徹底大悟,要等五祖帶祂讀《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內證聖智到: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問題大了:
我們張開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心裡想到的,山河大地,萬類群生,明明是物,怎麼說「本來無一物」呢?
《楞嚴經》言:
「心能轉物,則同如來。」
我們能將泥土變為黃金嗎?
學佛最難的是,文字的名相,難以清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意義,不是沒有客物,而是:
客物的存在,相對於我們存在的感受認識性來講,是可以絕對隔離的。也就是「即心即物」,即六根落在六塵上,便起六識的作用。如果我們的感受、感覺、認知、理性的了解、直觀、知性的統一與超越性,都不落在任何客觀對象上,那便是「本來無一物」的意義。
結論:
這是大菩薩和佛的境界
尚德 於湘潭道南書院
二零一八年五月二十六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