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Tuesday 23 January 2018

十重唯識

十重唯識 又作十門唯識。乃唯識之十種層次。華嚴宗對一切諸法認為皆由一心所現,故說萬法唯識。其 義有十種不同,即: (一)相見俱存唯識,雖有主觀(見分)與客觀(相分)之別,但二者皆由心所變現,故主觀與客觀 俱存乎一心。 (二)攝相歸見唯識,客觀乃是隨主觀之作用所顯現者,故包攝於主觀之心、心所(精神作用)中。 (三)攝數歸王唯識,心、心所之中,心所係依心王而起,無獨立之自體,故由心王所變,謂一切攝 歸於心王。 (四)以末歸本唯識,心王之中,七轉識離本識(第八識)之外無有別體,故歸納於本識。 (五)攝相歸性唯識,以上四種唯識之說,係就識之相而言。惟此識之相乃真如隨緣所現,故自其本 性而言,不外是本覺之如來藏。 (六)轉真成事唯識,前惟以真如為其本性而言,今則以真如之理隨染淨之緣,而顯現種種有為法。 (七)理事俱融唯識,本體之真如理與現象諸法之事,相互融合。 (八)融事相入唯識,即現象(事)相互融合無礙。 (九)全事相即唯識,前乃就事之作用論其相入,此言諸事之體互為一體,一即一切。 (十)帝網無礙唯識,如因陀羅網之彼此相映而無盡,一中有一切,一切中有一,復有一切,故重重 無盡。 以上出自法藏之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三。在五教中,小乘教不談唯識,而談唯識之大乘教說亦有 深淺不同,故以(一)、(二)、(三)為始教,(四)、(五)、(六)、(七)為終教與頓教,(八)、(九)、(十)為 圓教中之別教,而總具十種者,即顯圓教中之同教。 又作五重唯識觀。法相宗以諸法均由觀識轉變而來,持此觀法,將唯識體之淺深粗細次第分為 五重,此即五重唯識觀。又見道以前之相似觀有五重層次,但在見道真觀,達到第一重之唯識觀時, 即可立證真如。 十重唯識與華嚴五教觀 (一)相見俱存唯識 (二)攝相歸見唯識 始教 1 (三)攝數歸王唯識 (四)以末歸本唯識 (五)攝相歸性唯識 終教與 圓教中之同教 (六)轉真成事唯識 頓教 (七)理事俱融唯識 (八)融事相入唯識 (九)全事相即唯識 圓教中之別教 (十)帝網無礙唯識 五重唯識觀為窺基所創,即:(一)遣虛存實識,遣,即遮遣,意為否定。在三性中,遍計所 執為虛妄,體用皆無,故捨遣之;以依他、圓成為諸法之體相與實性,以其為真實,故存留之,並 觀此二性乃唯識之所現,此為第一重唯識觀。(二)捨濫留純識,在第一重觀之時,依他之事與圓 成之理雖不離識,但內識中仍有客觀之境界(相分)與主觀之心(見分、自證分),心唯內有,境 亦通外,為恐相分之內境與心外之境混淆,無法得到正觀,故須捨境留心,此為第二重唯識觀。(三) 攝末歸本識,在第二重觀之時,雖已捨離心境相對之濫境,然所留之心法仍有識自體(自證分)之 本與作用之末(見相二分)的分別,因末離本則不存在,故攝末歸於本,此為第三重唯識觀。(四) 隱劣顯勝識,心王和心所之自體,雖同樣變現見相二分為能緣、所緣,然心所僅為心王之伴屬,作 用較劣,故須隱蔽較劣之心所而彰顯較勝之心王。此為第四重唯識觀。(五)遣相證性識,第四重 時,雖已顯存心王,但心王有事、理之別(事為相用之依他起性,理為性體之圓成實性),故須遣 依他之相用,證圓成之實性。此為第五重唯識觀。 以上乃對心王而說,若從一般觀點視之,在心王、心所、色法、不相應行法、真如等五法之事 理上,亦應遣前四重,而證第五重。復次,以上五重乃在說明悟入三性之層次,故離三性觀則不存 在。 又五重中之第一重為總觀,後之四重為別觀。又前四重乃觀現象識之相唯識,為見道以前之修 法;第五重為觀真如唯識之性唯識,乃見道以後之修法。 遍計所執性 如蛇-----虛 2 三自性 依他起性 如繩-----假 圓成實性 如麻-----實 心王(主體-勝):一切 最勝 心所(伴屬-劣):與此(心王)相應 (內) 唯識相 唯識五位 色法-----------:二所(王、所)現影(外:遍計) (依他起) 不相應行法-----:三位(王、所、色)差別 無為法 --------:四所(前四)顯示 ------------:唯識性 (圓成實) 二、四分 相分(所認識之對象─所緣) 喻如鏡像 外—識相 見分(能認識之主體─能緣) 喻如鏡光 自證分(見相二分所依之體) 喻如鏡面 內—識性 證自證分(自證分之用) 喻如水銀 心 王(八) 主(勝) 心 心 所(五十一) 賓(劣) 遍計所執性 相分 三自性 依他起性 見分 八識心王(含心所) 自證分 各有四分 證自證分 圓成實性 五重唯識觀 (一)遣虛存實識 遣虛妄之遍計 虛 遍計所執性 3 存依他、圓成 實 (二)捨濫留純識 捨濫 ─ 相分 境 留純 ─ 見分、自證分 心 (三)攝末歸本識 攝末 ─ 見、相兩分 用 歸本 ─ 自證分 體 依他起性 相唯識 (四)隱劣顯勝識 隱劣 ─ 心所 伴 顯勝 ─ 心王 主 (五)遣相證性識 遺相 ─ 依他 事 證性 ─ 圓成實 理 圓成實性 性唯識 --- 一、遍計所執性-----情有 -----理無 三性一際同(本三性) --- 二、依他起性 -------相有(似有) ------性無(無性) --- 三、圓成實性 --------理有(不變) 三義無異 (本三性) ---------情無(隨緣) 師子似有—依他, 瑜伽行派與法藏三性說之比較: 一、 遍計所執性: 1.能遍計: 瑜伽:六識與七識 法藏:通八識 2.所遍計: 瑜伽:色法與心法 法藏:色、心法外,包括真如 二、 依他起性: 瑜伽:「他」:指「識」生起萬法 法藏:「他」:真如隨緣現物 三、 圓成實性: 瑜伽:萬法(一切事物)與識的真實性為圓成實—真如只有不變義(即真如是不變之本體,是消極 的被開發,不能自我開發) 法藏:萬法(萬物)本體的統一性與永恆性為圓成實—真如兼具隨緣不變及不變隨緣義,即真如 兼具動靜二者。能積極的自我開發,且能開發別人。 總言之,瑜伽行派特質是「性相融別」,法藏特質是「性相融通」。 種子 -- 內變為種子、有根身 阿賴耶識 根身 -- 4 器界 -- 外變為器界 色身 妙明真心 山河虛空大地 《首楞嚴經》卷 1:「阿難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 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 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于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名眼見者;彼暗中人全見前黑,忽 獲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應名燈見。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又則燈觀何關汝事?是故 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我常說言:『U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U』U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 物,U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U不知色身外洎(至) 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U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八識關係表 (意識) (末那) (阿賴耶) 五俱意識 --- 1-- 第六識 第七識 第八識 不俱意識 --- 五識所緣 色聲香味觸 眼 前 ---- 耳 識 意 心 --器界 五 -- 鼻 ----種子 識 舌 (意根) --根身 ---- 身 眼耳鼻舌身 (如枝、葉) (如樹幹) (如樹根) (如土壤) 五識所依 外 內 五法三性相攝 《成唯識論》卷 8:「三性、五事相攝云何?諸聖教說相攝不定,謂或有處說依他起攝彼相、名、 分別、正智,圓成實性攝彼真如;遍計所執,不攝五事。」F 1 F(瑜伽師地論同) 遍計所執性 相 名 依他起性 五法 分別 正智 5 如如 圓成實性 《辯中邊論》卷 2〈3 辯真實品〉:「論曰:相等五事隨其所應。攝在根本三種真實。謂名,攝 在遍計所執。相及分別攝在依他。圓成實攝真如正智。」F 2 名 顛倒 遍計執性 相 ─ 相分(所緣) 依他起性 五法 分別 ─ 見分(能緣) 三性 正智 ─ 能緣 無倒 圓成實性 如如 ─ 所緣 《成唯識論》卷 8:「依他起性唯攝分別,遍計所執攝彼相名。正智、真如圓成實攝。」F 3 依《楞伽經》說 名 ─ 能詮 情有 遍計執性 相 ─ 所詮 五法 分別 ─ 有漏心、心所 依他起性 三性 正智 離顛倒 圓成實性 如如 1 (CBETA, T31, no. 1585, p. 46, c29-p. 47, a3) 2 (CBETA, T31, no. 1600, p. 469, c29-p. 470, a2) 3 (CBETA, T31, no. 1585, p. 47, a11-1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