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Tuesday 23 January 2018

【三性觀法】
既然都了解萬法由心識所呈現.心識源自於本性,我們在這個萬法上面,分別虛妄分別,就起了種種的執著煩惱,誰我們流轉生死,沉淪在生死當中:所以每一個人很少沒有煩惱的,小孩有小孩的煩惱,老人有老人的煩惱.幾乎一輩于都活在煩惱當中,對萬法有執著的時候,就會起煩惱。所以佛法就教我們.要能夠活的非常自在,就要對萬法有正確的認識,譏我們了解萬法是由我們心識去執著去攀緣,而現出種種虛妄像,那我們心識,事實上又是由本性來的,所以怎麼樣能夠回歸到我們的本性b.我們都有一顆明珠,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顆無盡藏的一顆明珠,叫做牟尼寶珠。怎麼樣能讓牟尼寶珠發揮最大作用呢?必須靠修觀,接下來我們就要研究唯識修觀。
所謂唯識修觀就是借唯識教理來修這個觀,什麼叫做「觀」?「觀」就是依循佛法所教的道理,然後我們第六意識去繫念、思察,第六意識念佛.念佛的名號也好,觀佛的身像也好,觀佛的境界也好,可以在佛像上面繫念思察,也可以在法上面繫念思察,比如觀身不淨。
 如果第六意識能夠在佛所教的道理上面長久的繫念思察.久而久之就正智生.正確的智慧就會產生,怎麼樣利用唯識教理來觀呢?我們第六意識怎麼來觀唯識教理?在唯識這觀法叫做 「三性觀法」,所謂三性觀法就是把這萬法.依照唯識教理來觀察萬法.萬法從他的「假有」觀察萬法的假像,然後破除妄相.破除妄有,就是「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這三個性代表。第一,「遍計所執性」代表「妄有」.它完全不存在,是虛假妄有的,是我們虛妄分別出來的,它不是真實有的,是妄有的。我們就是在這妄有了不必要的煩惱。第二個我們要觀這個「假有」,我們章教理後才發現萬事萬物都是假有的,是因緣和合下才有的,所以叫「假有」。然後從假有當中,進入到「真有」,真正的貢相。三性觀法,就是怎麼樣來破除「妄有」,從「假有」當中來觀「假有」,破妄有.證實有。學這一套模式,先要了解五法,在唯識裡面,把法歸類為五類。
 【五法】
第一,為「相」,萬法各有不同的相狀,相也是因緣呈現的,隨著不同因緣,呈現不同的相,所以萬法皆有相,萬法各有不同的相狀。第二,為「名」,依種種相,假設種種名,因為有不同相,所以立下種種名,「名」就是名稱、名言,名稱就是來解釋相,在名相上面產生虛妄分別.產生錯誤的分別。比方說,我們觀察一個人時,便只看是什麼星座,血型是什麼,手掌紋是什麼?在這個表相的相上面,我們就以為能夠把這個人認識清楚,這些都是虛妄分別,都不能得到真實面貌。在相上面是如此分別,在名上面,也是做如此的虛妄分別,比如說古人都喜歡君子,你若被稱為是君子,就覺得自己很光榮,如果你被別人說是小人,我們對那個人便起了憤恨心。所以君子和小人也是一個假名,但在這個假名上面我們便起了好惡分別。古時儒家稱為「名教」,名教便是很強調一個人的名譽,藉著名譽維繫一個社會安定。但是我們現在往往對一個惡名無所畏。比方我們以前說一個人是敗家子,那很難過。但現在人很喜歡當敗家子.現在有一種卡叫做敗家卡|信用卡,現在有人很喜歡跟別人講說自己在使用敗家卡︵信用卡︶,還覺得對洋洋得意,所以不同時代對不同名號有不同的分別。在古時候對敗家是感冒的,現在對敗家卻不以為意。所以這三樣東西「相、名、分別」,本來就不真實的。而我們又在名相上虛妄分別,這三個為一組,我們稱之為「世間的有漏」。
萬事萬物當中,不只有這樣,還有一個「正智」,何謂正確智慧?以無漏的心,不夾雜貪嗔癡,煩惱的心,離開虛妄分別,對於萬法,相、名、分別,能夠察覺他的一種虛幻不實,也就是說,不會受相名分別的誤導,能夠見到萬法的真相,這種智慧我們稱之為「正智」。「智」,「揀擇」,對於相名分別能夠做很正確的揀擇,這就是正智。[八大人覺經目中第一覺悟,對於有正確智慧的人,它對於國土的看法.身體的看法,對心裡的看法,他的智慧就是正智,「世間無常」國土不是萬歲的,國土是危脆的,四大不曰窖薰又用的,四大是苦空的,「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行為罪顫,如是觀察,漸離生死。」如我們用正確的智慧觀察世間相,國土,一個國家乃至於我們身體,我們附屬的東西,用正確智慧時,就不會在上面起虛妄分別,可以見到什麼樣的相境界呢?見到「真如」,能夠證到真如實體。真,就是真質不虛,真如的境界就是真實不虛的,如足不變.如如不動,就是我們透過正確的智慧,來觀察萬法時候就能切入真實不虛,如如不砌的「理體」,貞如沒有煩惱,一切清淨無礙,而理機要如何證入?就是要研究三性,三性 觀法。
【遍計所執性】
 按照唯識教理要修唯識觀,唯識觀就是耍瞭解三性觀法。剛剛我們已經簡單的在三性觀法之前.對於法的瞭解有這樣不同的層次,萬法有認識他的相.給他安一個名.在他的名和相上面又起虛妄分別,如果不做這樣的分別,是用正確的智慧.用唯識的教理,來對萬法,不在相上面分別,不在名號上面分別,不起虛妄分別,而能瞭解萬法的真相.而能契入萬法真如的理體。我們現在很難用正確的智慧切入真實理體,所以我們還是凡夫,現在的情況是什麼?現在就是在「相」上面去攀緣,再起一重虛妄分別,這叫做「遍計所執性」。
遍計所執性
「所執」是什麼?就是我們第七識所執著的那個「本質相分」,也就是第八識的見分,第八識攝持根身、器界、種子,本來第七識已經在上面虛妄執著了,我們在所執著的虛妄執著的東西上再起遍計,這叫做「一錯再錯」。第七識執著第八識當作為實我、實法,所執這個東西,已經是第一重錯誤,然後我們又在第七識所執的實我、實法上面又再起另外一重遍計,我們第六意識又在上面起一重遍計。「遍」就是周遍,沒有一法不例外,「計」,就是第六識在所執的我法上面再另外生起一重普遍性、錯誤的虛妄計度,這叫做「遍計所執性」。我們經過這樣週遍、很普遍的計度之後,那東西就是我們眾生的一類東西。「性」就是一種體質。這種性質,經典上面比喻,遍計所執的東西,如暗夜見麻繩,暗夜見到麻繩以為是蛇,我們給他們一個蛇的相,給他一個是眼鏡蛇的名,我們會分別這個蛇很可怕。本來蛇不是麻繩,你認為那東西是麻繩已經是第一重錯誤,我們又在麻繩上面又錯誤起一種幻象,再起種種的恐懼害怕和煩惱。我們人世間有很多的煩惱,就是在這樣所執著的東西,額外的再起虛妄分別,產生許許多多的是非。
相、名的虛妄分別,如唐朝的人要環肥,漢朝人要燕瘦,像趙飛燕那樣比較漂亮,到我們現在是不只瘦.還要塑、還要塑得很標準,標準身材還要再去減:所以「相」隨著眾生這樣遍計、分別,這樣的相就帶給我們多少煩惱。
【依他起性】
第二種叫做「依他起性」,能夠瞭解萬法、假象,如果能夠瞭解這個假象,也就知道這個東西是「依他起性」。依他起.「依」就是依靠,「他」就是眾緣,種種的緣,「起」就是生趣:也就是要我們瞭解,任何東西都是依靠種種緣生起的,他有這樣的相,也是依種種緣生起,名號也是這樣眾緣生起,萬法怎樣的分別也是按照眾緣生起,如果瞭解相、名,分別都是因緣生起,見到的境界就深入一層了。比如說佛,兩手過膝,三十二相中兩手過膝,兩手過膝就是「依他起性」,就是依照什麼綠來著?因為佛在過去生中離我慢,喜歡布施,所以得這個兩手過膝的相;名號也是這樣呀!阿彌陀佛為什麼叫做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怎麼來?因為就是佛他發願要無量光、無量壽,什麼東西都是無量,所以為無量,有這個發願的因緣,所以他的名號可以取叫做無量,「阿彌陀」無量。分別也是一樣,我們每個眾生對於一件事情的分別是隨著各人的心而有所不同,也是因緣生的,比如修道的人,凡是什麼事情都會往道上會,比如一場法會下來,我們著眼點是在利益多少眾生.這何就是修道人的分別:如果是一個做生意的人來分別,那就不一樣丁,凡事往利益上會。聽說有一次美國人看張大千十分鍾畫一張圖,那就計算一天八小時十分鐘一天可以賺多少錢,生意人啥事都往利益上會。懂得依他起性.萬事萬物部是依靠眾緣而生起的,那麼萬事萬物,他的相也好,名也好,那是假有。就是啥事都是暫時
的,暫時有的,叫做假有.所以相名分別都是依他而生的。
 依他起性有兩種,一叫「染分依他」,就是在「有漏」,「有為」的,「有漏」就是夾雜煩惱,帶有煩惱有生滅的,不是純粹無漏無為的..這相、名、分別就是由種種有漏法,造作而產生的東西,如果能這樣觀察,在相名分別,上面就不會計較執著,這是「依他」。後面兩個正智和真如,叫做「淨分依他」,也是依他而起的,正確的智慧,合乎佛法的智慧,也是依他而起的,要依照聖人的智慧去觀察去思維才能夠產生正智。「真如」,為啥也是依他而起呢?經過正智,這個正確的智慧,思維得到正確的智慧,可以去契入真如理體的時候,那真如理體就生起來了。所以那就是屬於清淨的,無漏的有為法。按照佛法的思維,得到正智,契入到真如,所以我們叫做「淨分依他」,也是依他而起。
遍計所執性就像暗夜中見到繩子以為是蛇,那蛇完全是額外的虛妄分別,那這個「依他起性」是見到什麼?是見到那個很清楚的,在亮光之下,見到繩子,而不是蛇,你看到是繩子的時候就不會覺得可怕。當我們發現我們恐懼的東西,我們害怕的東西,如果你見到他是因緣而生的,因緣而滅的,見到這樣的現象的時候,你心裡的恐懼就會減少,不會像「遍記所執性」。所以「依他起性」,就是觀萬事萬物都是依他而生,依眾緣而生,這樣觀久之後,就能證入「圓成實性」。
【圓成實性】
 所謂「圓成實」,這三個字是什麼?就是說能夠親證萬法的本體,那個本體是圓滿的,是成的,是實的,「圓」是指這個真如理體遍一切處,每一樣東西都是我們的真如理體,都含有我們的真如理體。「成」就是成就,這個真如理體是萬事萬物中本來具足的,眾生本來具足的,本來應該成就的.我們如果修正智就可以證到這個境界。「實」,就是真實不虛,真如理體不是虛妄的,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叫做「圓成實性」。這「圓成實性」,屬於「真有」,觀那個繩子是繩子,但那個繩子也是假象,你如果在細入去看,繩子是什麼?是麻所組成的,所以「圓成實性」就相當於麻,你如果看到繩子的本質是麻就見到繩子的真相。
這三樣東西,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要怎麼樣來觀呢?唯識三十頌的喝子,三十頌我們待會再說,先把原理說一下。「三性觀法」是要這樣觀,觀一一法都是「依他起性」.先要這樣訓練,對於每樣東西都去思維他是由哪些的因緣組成的,觀一一法都是因緣而生都是依他起而生。如果對每一法都能觀察是種種因緣而生的,就能夠遠離「遍計所執性」,就會慢慢遠離.不會在東西上面起額外的遍計,就能夠遠離「遍計所執性」。當你慢慢遠離「遍記所執性」的時候,就不會死執著我執、法執,可以起無我、生無我和法無我,能夠慢慢的證人,知身體沒有道在的,萬法也沒有史在的,運到究竟的時候,就能夠證入到「圓成實性」。所以三性觀法,就是觀察每一個法是四緣而生,或者九緣而生,每一個法都是依他起而生的,這個時候就能夠遠離「遍計所執性」,而能夠證入「圓成實性」。
【結語】
 這三性觀法.他的關係是什麼呢?唯識三十頌說:「由彼彼遍計。」由我們各個心來遍計,遍計種種東西,就是「‥遍計種種物...」,每一樣事物我們都這樣做額外的揣測計度,「‥遍計種種物,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我們在這個所執著的東西上面另外起一種遍計,是虛幻不實在的,那怎麼辦呢?「‥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我們各個心各個緣而生,「…圓成實於彼‥」,「彼」就是指依他起性,對依他起性來講,那要怎樣才能起圓成實呢?「‥常遠離前性‥」.「前性」就是指遍計所執性,意思心就是說在依他起性上面觀久了,就會遠離遍計所執性,當你遠離遍計所執性時,圓成實性就顯現出來了.「‥故此與依他‥」,此就是指圓成實性,這個圓成實性和依他起性「...非異非不異‥」,非異就是相同,在依他起性上面就可顯現圓成實性,非不異就是還是有點不一樣,依他起性是假有,而圓成實性是真有,所以這個三性觀法,觀萬法都是依他起性,八識要都要藉「緣」才會生起.眼識九緣生,耳識唯從八,每一個是都要有種種的緣才會生起,任何東西都是由心識,然後產生分別,藉種種的因緣然後生起。當能夠見到萬法都是因緣所生,正智就會慢慢的增長。
觀依他起性,遠離遍計所執性,證圓成貫性,這有個次第,首先,遍計所執性是「心外法」,在所執著的境界上面起額外的分別,這叫做「心外法」,必須要遣返,遮斷簡除。但是後面的依他起性、還有圓成實性.這是屬於「心內法」,屬於心內法的四分,心內的相分、見分、自證分還有證自證分,需要用心去觀察,去照見分明。怎樣才能觀依他起性,遠離遍計所執性,證人圓成貫性,由淺入深,共分為五階段,這當中過程分為五重,窺基大師把他分析出來分為五重唯識觀。
【五重唯識觀】
 五重唯識觀第一觀叫做「道虛存實識」,「遣」就是先把虛妄不斑的更四逍除,存實識,「實識」,就是實在有的,確實有的心識要把他保存下來,那個東西是虛的呢?就是心外的妄境.就是「遍計所執性」.就是在萬法上安個虛妄相,然後在虛妄相和虛妄名字中再起虛妄的分別.這是一點都不真實的.所以首先要把這個東西遣除掉。這些虛妄的現象怎麼來呢?是由我們心識所呈現。所以實識,心內的四分是確實有的.所以要先保存下來,要先把額外的心外妄境先遣除掉.這就是第一重唯識觀。
第二重唯識觀.心內有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這四分當中有些東西也會讓我們很容易起虛妄分別,就是那個相分.相分也要做個處理,所以第二重叫做「捨濫留純識」,「濫」就是氾濫,邢種東西會氾濫?就是相分,我們之所以會有虛妄的境界,就是因為相分來的.所以相分很容易讓我們氾濫出另外一個心外的妄境,所以相分要捨掉,然後把後面純粹的心體,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留下來。這是第二重觀,要捨相分。
第三重觀呢?剩下三分啦!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其中這個見分也有問題,這個見分會攀緣。前五識是用現量攀緣,第八識的見分也現量攀緣,但是第六意識和第七識的見分就有非量,所以這個見分也會出問題。到了第三重觀的時候,就要把見分收起來,「攝末歸本識」,「攝」,就是吸收攝取,要把他收回來,就好像蝸牛角縮回來,把見分還有相分,這兩個是分不開的,因為一個是能攀緣,一個是所攀緣,要把那個見相二分,要吸收攝取回來歸於本識,這個本識就是「自體識」,自證分還有證自證分。自證分還有證自證分都是現量!照理說沒有問題,但是還是有問題。八個識會與許許多多的心所相處,前五識有「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嗔癡」[八識規矩頌],第六識有相應心所五十一,心所叫做「劣」,所以第四重的時候,要把心所這個劣的東西要隱藏起來,所謂劣就是說和識相比,心王就好像是國王,心所就是底下的臣子,臣子當然就是比較劣的,國王就是比較地位崇高的,意思就是要把心所隱藏起來.隱藏起來不是把他廢掉,要隱藏起來,然後顯出八大心王。
心王也是由各種因緣生,還有問題,還有相,依他起而起就會呈現出許許多多的現象,離本性還是有點距離,所以第五重觀就是要遣相,把依他起上的識相遣除,最後才證到本性,才證到圓成實性。所我們證到圓成實性的時候,這個識就已經完全轉為本性。識轉為本性,這當中的歷程非常久,按照唯識講,前面四童,是見道位之前,是初地菩薩之前修的,最後一個遣相證性是在見證道位之後,就是初地菩薩後慢慢來遣相證性識,這個時間要經過非常非常久。教理,對我們學佛非常有幫助,修學佛法有個觀念,就是為道日損,修道就是損之又損,把那些執著一點一滴的損之又損,以致於無為,最後就能夠達到真正的本性。有捨才能得,修道就是要捨,不斷的捨去執著,修心的工程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千錘百鍊,經過長時間的千錘百鍊,最後才能錘鍊出我們的本性出來。證到本性以後心識就不是污染的,心識就是純粹的佛的智慧,那個時候的身體也不一樣了,.根身器界也通通都不一樣了,根身是佛的身,器界是佛的世界,智慧是佛的智慧,所以我們最後就要來談八識如何轉成四智。
【八識如何轉成四智】
 從五重唯識觀,重重的觀察之後.八識要如何的成四智?就是修唯識觀,經過五重唯識觀的修行可以轉這個有漏的八識為四種智慧,就是節的有惡,可以成就佛的三身。
 成行作智
「前五識」,他所轉成的智慧.叫做「成所作智」,成就本願所應做的事,這種智慧能夠成就我們在因地的發願,比如阿彌陀佛在因地發四十八願,如何成就四十八願呢?就是要由「成所作智」.前五識眼可以轉成天眼通,耳可以轉成天耳通.舌可以轉成廣長舌,遍佈三千大千世界.身體可以化做無量身,百界化身,到各個世界去度眾生,也就是在這個眼耳鼻舌身上面轉成佛的功用,佛的智慧。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所作的的大部分是有漏染業,但是成就佛的眼耳鼻舌身之後.那就能夠做三輪不思議化.「三輪」就是身業、口業、意業可以做不思議的度化眾生的事業。在八識規矩頌中云口三類分身息苦輪」,平息幫助眾生解決痛苦,這是前五識轉成「成所作智」。
 妙觀察智
第六意識呢?可以轉成「妙觀察智」,就是巧妙觀察萬法,怎樣巧妙呢?就是巧妙觀察萬法,遍知眾生的根機,能夠知道每一個眾生的根機在哪裡,如何契機說法,這叫做「妙觀察智」,在凡夫地,第六意識很容易分別過去現在末來的境界。所以轉成佛的智慧之後呢?就是對於萬法巧妙觀察,最重要的就是觀察眾生的根機。劉貴民臨終的時候,就感到阿彌陀佛與聖眾前來,他就想光是阿彌陀佛來,很好,如果阿彌陀佛摸摸我的頭,給我安慰一下,能夠把他的衣服蓋在我身上更好,他心裡只是動這個念頭而已,阿彌陀佛心裡就知道,佛就跟他摩首,用迦裟蓋在他身上。起心動念佛都能觀察的清清楚楚,那就是用妙觀察智。佛說法的時候,佛以一音演說法,佛只以一個音,眾生可以隨類各得解,他只用一個語言說一個法,但是台下眾生,不同的興趣,都能滿足。
 化身
前五識,和第六識得的是這成所作智和妙觀察智,能夠成就的佛身叫做「化身」,也就是能夠變化種種身來利益眾生,例如阿彌陀佛變化極樂世界的眾鳥,變化眾鳥來使法音宣流,這個就是成所作智。
 平等性智
第七識呢?第七識轉成佛的智慧叫做「平等性智」.「平等」就是能夠很清楚的知道所有的萬事萬物都是自體和眾生都是平等的,是一體的。破了法執,才能夠了知眾生和我是一體的。這叫做同體,同體才能夠起大悲心;所以當我們知道所有的眾生都和我們是是同一體的時候,那一個眾生有問題有痛苦時,就會用平等心來慈悲施度,所以這種智慧叫做「平等性智」。有漏的第七識,我見執著,執著非常深,起我執法執,這叫做染依。但是如果第七識斷了我法二執以後.用正確的智慧去舉緣真如理體時,就沒有我法二執了,那時候就是自他平等,那叫做「淨依」,就是清淨的第七識。
 報身
平等性智得到的佛身是什麼?那就是「報身」,因用你用平等心來對待眾生,來度化眾生,所以在因位上而修無量的願行,最後得到的果報叫做「報身」。我們常說,三祇修福慧,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福修慧,然後百劫眾相好.經過自劫修的福懋.就得相好莊嚴的身。讚佛揭的前四句.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粓目澄清四大海,這是形容佛經過百劫種福.利益眾生,最後得到莊嚴的果報身,這個就是第七識平等性智所得到的果報身。
 大圓鏡智
第八識轉成的是「大圓鏡智」,所謂「大圓鏡智」.「大圓鏡」就是形容鏡子又大又圓.大而無礙,就是一切法都包括進來,「圓」就是圓融無礙.沒有死角,這就是佛的智慧,能夠照一切法無不盡.任何一個法好像在鏡子上面反映出來.照見萬法.沒有一個地方遺漏掉。第八識變現根身.變現器界,變現種子,轉成佛的智慧就是變現,如來的法身.如來的佛土,當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的時候,現出來的就是佛的身,佛的土.所以說.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力塵剎中,這就是第八識。這八個識要怎樣轉?第六識先轉.先轉成妙觀察智,「發起初心歡喜地」第六識一轉,第七識接著轉成平等性智,這叫做「六七因中轉」,第六識和第七識在我們因地的時候轉,那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的時候,再逐漸的修行,修行到最後,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的時候最後前五識再轉成成所作智,所以我們叫做「五八果上圓」,前五識和第八識是在成為佛果以後才圓滿的。所以我們可以瞭解,第六識確實就是我們修行的重點,也是修行之所在.我們修戒定慧也好,修信願念佛也好,就是要善用我們的第六意識,來思維正法,契入佛的真實道理。
我們唯識簡介就在這個地方做結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