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光雜誌,295 期,p1,2014.04)
南北傳的經論都強調「如理作意」的重要性,以下先略引經論來
作說明。南傳《相應部》中,佛陀說:
(1)諸比丘!日輪上昇時之先驅、前相者,即是明相出。諸比
丘!如是比丘,生起七覺支時之先驅、前相者,為如理作意。
(2)諸比丘!為諸法之善、善分、善友者,皆以如理作意為根
本,等趣於如理作意,以如理作意為諸法最上之名。
(3)諸比丘!言內支分者,不見其他有一支分,能起七覺支者,
比丘!此即如理作意。
(4)諸比丘!太陽上昇時,先驅之前相,即明相出。諸比丘!
如是比丘,起八支聖道時,先驅之前相,是如理作意具足。
可知禪修者必須經由如理作意,才能生起七覺支和八支聖道,因
而能夠得到解脫。以上這些和北傳的經論是一致的,《大毘婆沙論》
卷 54 說:
(1)如世尊說:「二因、二緣能生正見,一外聞他法音,二內如
理作意。」
(2)如契經說:「人有四法,多有所作: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
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
可知聽聞正法後要如理作意。
南傳的內觀大師,如阿姜念、帕奧
禪師、讚念長老等都重視在生活中的如理作意。但是如何在生活中如
理作意呢?依據南傳阿毗達摩的看法,一般人在生活中看到「色所緣」
時,立刻生起「眼門心路過程」和「意門心路過程」。
眼門心路過程的七種路心是:1.五門轉向心,2.眼識,3.領受心,
4.推度心,5.確定心,6.速行心,7.彼所緣心。
意門心路過程的三種路心是 1.意門轉向心,2.速行心,3.彼所緣
心。
2
如果眼門心路過程的「確定心」以及意門心路過程的「意門轉向
心」的確定作用是不如理作意,接著生起的速行心即是不善的。反之,
如果是如理作意,接著生起的速行心是善的。耳、鼻、舌、身門的心
路過程也都類似。
在這些心路過程中,「確定心」以及「意門轉向心」都具有 12 個
名法:1.識 2.觸 3.受 4.想 5.思 6.一境性 7.命根 8.作意 9.尋 10.伺 11.勝
解 12.精進。
此中的「作意」是推動或指揮相應法朝向所緣,「勝解」是確定
所緣的性質。可以看出,這 12 個名法中的關鍵角色是「勝解」。有二
種勝解:a「邪勝解」是確定所緣為常、樂、我、淨等,接著生起「不
如理作意」。b「正勝解」則是確定所緣為無常、苦、無我、不淨等,
接著生起「如理作意」。
北傳論典也有相似的主張,《瑜伽師地論》卷 95 說:
(1)又即於彼諸惡說法毘奈耶中,聞不正法,起「邪勝解」,於
不如理生起如理顛倒妄想,於不如理不如實知是不如理。又
於聽聞正法如理不如實知是其如理。由於「如理及不如理」
不實知故,造作苦諦、集諦雜染。
(2)與此相違,聽聞正法起「正勝解」,於其如理,無不如理顛
倒妄想;於其如理,如實了知是其如理,…如實觀無我、我
所。當於聖諦入現觀時,於見所斷所有諸漏皆得解脫。」
所以,禪修者聽聞正法後,要一再思擇,薰習出強而有力的「正
勝解」,因而能於根塵接觸的當下生起「如理作意」,這是禪修的關鍵
處。
法友飛鴻 530:昭武九姓
-
,親愛的教授:
據說古代進入漢地的西域人等,必需隨身攜帶某種標示,來告知出自何國,這或許是古代胡人以國為姓的原因。
所以不管是僧侶或是俗人,普遍以國為姓。
例如:安祿山,表明祖先來自安國(昭武九姓之一),「祿山」為「光明」,這是「摩尼教」男生的名字。
安: 安息 sogdian 粟特人,如:安世高、安玄
...
3 days ag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