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Saturday 24 February 2018

唯識學探源-第五項 有分識 Yinshun


第五項 有分識

有,是欲有、色有、無色有──三有;分,是成分,也就是構成的條件與原因。在以分別說部自居的赤銅鍱部,把細心看成三有輪迴的主因,所以叫有分識。赤銅鍱部,在阿育王時代,移植到錫蘭,又發展到緬甸、暹羅一帶,一般人稱他為南傳佛教。現在的南傳佛教,以覺音三藏的注釋作中心。覺音是後起的,是西元四世紀的人物,思想上有相當的演變,所以有人叫他做新上座部。有分識,在漢譯的論典裡,一致的說是上座分別說部,即赤銅鍱部的主張。關於有分識,無性《攝大乘論釋》卷二,有簡單的敘述,也就是奘門所傳九心輪的根據。「無性釋」說:
「上座部中,以有分聲亦說此識,阿賴耶識是有因故。如說:六識不死不生,或由有分,或由反緣而死,由異熟意識界而生。如是等能引發者,唯是意識。故作是說:五識於法無所了知,唯所引發;意界亦爾。唯等尋求。見唯照囑。等貫徹者,得決定智。安立是能起語分別。六識唯能隨起威儀,不能受善不善業道,不能入定,不能出定;勢用,一切皆能起作。由能引發,從睡而覺。由勢用故,觀所夢事。如是等分別說部,亦說此識名有分識」。
無性《攝論釋》關於有分識的說明,奘門師弟,給以九心輪的解說。依窺基說:實際上只有八心,因為從有分出發,末了又歸結到有分;把有分數了兩次,成一個輪形,所以名為九心輪。《成唯識論樞要》卷下,就是這樣說的:
「上座部師立九心輪:一有分,二能引發,三見,四等尋求,五等貫徹,六安立,七勢用,八返緣,九有分。然實但有八心,以周匝而言,總說有九,故成九心輪」。
西藏所傳無著論師的《攝大乘論》,也有有分識的記載,但只有七心:
「聖上座部教中,亦說名曰:有分及見,分別及行,動及尋求,第七能轉」。
此七心或九心的見解,在漢譯《解脫道論》(卷一〇)中,有較為詳確的說明:
「於眼門成三種,除夾上中下。於是上事,以夾成七心,無間生阿毘地獄。從有分心、(生)轉(心)、見心、所受心、分別心、令起心、速心、彼事心,……從彼更度有分心」。
九心的次第演進(除有分唯有七心),是依五識最完滿的知意活動而說。五識的中、下,意識的上、下,雖不出此九心的範圍,但都是不完具的。《解脫道論》是上座銅鍱者的論典,依銅鍱者的看法:意識是一切心理作用的根本,一切心識作用,不外意識的不同作用,所以他是一意識師,一心論者。照他說:「有分心」,是「有根心如牽縷」,是三有的根本心,即是生命內在的心體,從過去一直到未來。在從五識而作業受果的過程中,從有分生起七種心:第一「轉心」,是根境相接時,有分心為了要見外境而引起內在的覺用。奘譯作「能引發」(即藏譯之動),近於警心令起的作意。因轉心的活動,現起眼等(根)識,直見外境,是第二「見心」。五識雖剎那間直取對象,但還不能有所了知。接著生起第三「受心」,承受見心所攝取的資料,加以體察。一譯作「尋求心」,是屬於攝取對象與了解對象間的心用。等到明確的了解,知道是什麼,即是第四「分別心」。奘譯稱之為能起語言分別的「安立」。在此分別心以前,奘譯多一「等貫徹」(藏譯也沒有),所以玄奘所傳的九心輪,有影射瑜伽五心輪的痕跡:如見是率爾心,尋求是尋求心,等貫徹與安立是決定心,勢用以下是染淨心、等流心。而《解脫道論》的次第,是接近無色四蘊的。如見心是識,受心是受,分別心是想,令起、速行心是思。這點,是值得注意的。奘譯在安立以下,起勢用心;而《解脫道論》卻多一第五「令起心」。這是說,從見到分別,是對外境的認識過程;因認識而引起推動內心作業的意志作用。因此,接著就是動作行為的第六「速行心」。令起是引起作業的,速行是作業的。作業而得果,也即是作業終了時心識的休息,是第七「彼事心」。奘譯作「反緣」。但這還是從行動而返歸內心的過程;到了內心澄靜的本來,那就是復歸於有分心了。從上面所說,可知有分是心識的內在者,深潛而貫通者。見、受、分別,是向外的認識作用;速行是向外的意志作用;轉、令起、彼事,是介於中間的。轉是內心要求認識的發動,已不是內在的深細心,也還不是認識。令起心是認識的牽動內心,引起內心意行的反應;但還不是行為者。彼事是行業的反歸內心過程。認識與行為的作用一止,那又是有分了。圖片
        ┌─┐  ┌─┐  ┌─┐   ┌─┐
      ┌─┤見├──┤受├──┤分│   │速│
      │ └─┘  └─┘  │別├─┬─┤行├┐
      │           └─┘ │ └─┘│
     ┌┴┐             ┌┴┐  ┌┴┐
     │意│             │令│  │彼│
   ┌─┤轉│             │起│  │事├─┐
   │ └─┘             └─┘  └─┘ │
  ┌┴┐                        ┌┴┐
  │有│                        │有│
  │分│────────────────────────│分│
  └─┘                        └─┘
從唯識學上本識的見地去看,應注意它的初生心、命終心。無性《攝論釋》所說的「六識不死不生」;「或由有分,或由反緣而死,由異熟意識界而生」:《解脫道論》也有類似的文證。此不死不生的六識,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是眼等五種根識與意界。銅鍱者是一意識師,以意識為精神的根本;五識僅是認識外境的見用,意界是「五識若前後次第生識」。所以,五識與意界──六識,是不配作初生命終心的。三有根本的有分心,是意識中內在的貫通者,《解脫道論》用國王來比喻它。它在業感成熟(彼事心)以後,最初托生,即是異熟主體的意識;有分也可說是三有之因。但死時,自有在一般意識活動完全休止,歸到有分心而死的;也有在反緣而流返有分的過程中──彼事心,就死了的。以彼事心而死,或是卒然而死的。在人類卒死時,常有一生的經歷,突然浮現在心上而後死的。銅鍱者的以意識為本,與意界是常論者的以意界為本,雖有多少不同;但它在一般知意的內在,指出一「如牽縷」的貫通三世心,那就可見它與唯識的本識是如何的接近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