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Wednesday 14 March 2012

从“意义治疗”观点论“普贤行”之意涵--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为主

[ 作者: 陈瑞熏 来自:硕博文库 已阅:2757 时间:2006-9-26 录入:gaoshentao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华梵大学,东方人文研究所,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5年
【文章标题】从“意义治疗”观点论“普贤行”之意涵--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为主
【英文标题】An Analysis of “samanta-bhadra-carya-pranidhana” based on Logothreapy -- focus on “fifty-three visits of sudhana-sresthi-daraka”
【文章作者】陈瑞熏
【指导教师】郭朝顺
【文章页数】176页

【中文关键词】普贤菩萨|普贤行|傅朗克|意义治疗|十大愿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知识|菩提心。

【中文摘要】本研究从“普贤行”对自己生命内涵提升之帮助,以及对普世大众之影响,尝试以意义治疗为背景指针,将研究目标锁定于《华严经.入法界品》,以“对治”的角度探究善财童子参访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诸善知识所教授法门所显发之治疗意义,进而呈现佛教式意义治疗的可能面貌及特色。
本文共分六章:第壹章绪论,主要说明研究动机、范围、方法及目标。第貮章论述西方“意义治疗”之理论及“佛教意义治疗”的可能发展,主要介绍倡导者传朗克以及意义治疗之思想渊源、理论,其虽然不是本研究的重点,但诚然为论文开展的重要参考指标,以此为背景观察“佛教意义治疗”的可能发展。
  第参章进入本研究的核心论点,探讨普贤菩萨之修行特色及“普贤行”,并提出“普贤行”为菩萨行的究极表现,并统摄十大愿王。
第肆章从善财童子为“普贤行”的实践者开场,介绍善财参访的动机,并尝试以“对治”的眼光解读善知识教导的法门,以此作为开启与西方意义治疗对话的凭借。
  第伍章则将第参、肆章所讨论的结果作一统整的收摄,但在作此动作之前,首先回到研究动机上作更深刻的省思──观察“超越”在佛法的意义基础下,吾等可发觉普贤行、善财参访知识的表现,皆是精采的生命超越,企图从生命的实然中而有所“应然”之实际行动,赋予生命终极之目的。
第六章为本文结论。经过与西方意义治疗的对话,由五十三参中之普贤行显发“自度、化他”的大乘佛法精神,以智慧及深具华严深义的圆融眼光诠释世间种种现象,以精进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以恢阔的格局包容所有的障碍阻逆,也广纳他人进入自己的生命领域并互为增上,依此建立一个动态、健全、自利、利他的生命观。


【英文摘要】The subject of this research is trying to find out all the possibil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for developing the Logotherapy of Buddhism. We have taken Logotherapy by Viktor E. Frankl, as the background index and focused our research on the “gaNDavyUha-sUtra”. We have studied and analyzed the example of “fifty-three visits of sudhana-zreSThi dAraka”, strove to reach the pinnacle of “samanta-bhadra-caryA-praNidhAna”.The “samanta-bhadra-caryA-praNidhAna”, which enables samanta-bhadra-bodhisattva himself to grow enormously, has influenced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especially sudhana-zreSThi dAraka. sudhana-zreSThi wanted to follow the spirit of “samanta- bhadra-caryA-praNidhAna” and indeed finished his fifty-three visits. We try to explore the deep meaning of Logotherapy through sudhana-zreSThi dAraka visits as well as all kinds of friends that the saints, or devout worshippers of Buddha, have taught.
If we can start the dialog between Western Logotherapy and the Logotherapy of Buddhism, then no matter how one goes about the “samanta-bhadra-caryA-praNidhAna” or the “fifty- three visits of sudhana-zreSThi dAraka”, both can reveal the spirit of mahA-yAna, which means if we can help ourselves, then we can help other people. This will enable us to learn how to see various things in the world through the explanatory views of “Hua Yan”. It would also help us more easily and quickly make key decisions and choices on difficult matters in our lives. We also suggest that people face all of life obstacles by examining them through a broad range of perspectives befoe acting on them. We should try to invite more people into our lives and help each other improve our lives. In so doing, we believe that we can build up a vigorous, nergetic and healthy ,life view which will enable us to help ourselves and others.

【论文目次】


第壹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 1
一、个人动机──从个人安身立命谈起 1
二、学术动机与问题意识 2
第二节 研究范围 3
第三节 历来相关研究回顾 4
一、有关“意义治疗”之研究 5
二、“普贤行”及“善财童子参访”相关之研究 9
第四节 文献依据与研究方法 11
第五节 研究目标 13
第贰章 西方“意义治疗”之理论及“佛教意义治疗”的可能发展 15
第一节 西方“意义治疗”之思想源头 16
一、倡导者──傅朗克 16
二、“意义治疗”思想之滥觞及背景 18
第二节 “意义治疗”理论与特色 19
一、“意义治疗”之基本理论 20
(一)基本原理 21
(二)人生意义具有三种价值 21
(三)精神高度之生存意义探索 23
二、“意义治疗”之特色 24
(一)极度肯定人存在之独特性 24
(二)协助患者建立健全的生死观 24
(三)乐观的生命态度 25
(四)进入灵性之意义治疗 25
第三节 佛教意义治疗之可能发展 25
一、从观察、解决痛苦出发 26
(一)寻找对治之道──四圣谛的提示 27
(二)放下自我──观察五蕴 28
(三)浅尝即止──截断觉受的漫延 28
(四)道品增上──三十七道品的修学 29
(五)生命格局的开展──自利与利他 31
二、佛法救度学之意义 32
(一)逆境所显发之积极态度 32
(二)转凡成圣──圣贤与凡俗之交涉 33
三、佛教的终极关怀──积极进取、无限开展之生命观 34
第参章 普贤菩萨与“普贤行” 37
第一节 普贤菩萨之名 37
一、梵文意义之“普贤” 38
二、经论对“普贤”之定义 38
第二节 普贤菩萨的身分 41
一、诸佛之长子 41
二、近代学者之研究 42
第三节 “普贤行”中之十大愿王 43
一、普贤十大愿王 44
(一)礼敬诸佛 44
(二)称赞如来 46
(三)广修供养 46
(四)忏悔业障 47
(五)随喜功德 49
(六)请转法轮 50
(七)请佛住世 51
(八)常随佛学 52
(九)恒顺众生 53
(十)普皆回向 54
二、“普贤行”为菩萨行之基础与究极表现 56
(一)“普贤行”之意义 56
(二)“普贤行”为菩萨行之基础与究极表现 57
三、以十大愿王统摄“普贤行” 59
第四节 普贤菩萨修行之特色 61
一、他力、自力融摄之修行 61
二、精进不懈的精神 63
三、行愿相资 66
四、自在出入法界 67
五、无限格局为修行舞台 69
第肆章 “普贤行”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71
第一节 善财童子与其参访之动机 71
一、善财童子──“普贤行”之实践者 71
二、善财参访善友之动机 72
(一)依发心而成就佛道 74
1、发菩提心因缘 75
2、菩提心之内涵 75
(二)显发善知识在修行引导的重要性 77
1、“善知识”之定义 77
2、“善知识”于佛法修行的意义 78
第二节 善知识与“普贤行”的关系 80
第三节 诸善知识及所教授的法门 82
一、诸善知识的真正身分 82
二、“法门”在佛法修行中的定义 83
三、诸善知识所教授之法门 84
(一)比丘、比丘尼组群 85
1、【1】德云比丘(《大正》10,页334上-334下) 86
2、【2】海云比丘(《大正》10,页335上-336中) 88
3、【3】善住比丘(《大正》10,页336中-337中) 89
4、【6】海幢比丘(《大正》10,页340中-342下) 90
5、【11】善见比丘(《大正》10,页349中-350中) 91
6、【24】师子频申比丘尼(《大正》10,页363上-365上) 92
组群小结 93
(二)长者组群 95
1、【5】解脱长者(《大正》10,页338中-340上) 95
2、【15】法宝髻长者(《大正》10,页353下-354中) 96
3、【16】普眼长者(《大正》10,页354中-355上) 98
4、【21】优钵罗华长者(《大正》10,页360下-361中) 98
5、【23】无上胜长者(《大正》10,页362中-363上) 100
6、【46】坚固解脱长者(《大正》10,页419上) 101
7、【47】妙月长者(《大正》10,页419上-419中) 102
8、【48】无胜军长者(《大正》10,页419中) 103
组群小结 104
(三)优婆夷组群 105
1、【7】休舍优婆夷(《大正》10,页343上-345上) 105
2、【13】具足优婆夷(《大正》10,页351中-352中) 106
3、【19】不动优婆夷(《大正》10,页358上-359下) 107
4、【45】贤胜优婆夷(《大正》10,页418下-419上) 108
组群小结 109
(四)居士组群 110
1、【14】明智居士(《大正》10,页352中-353中) 110
2、【26】鞞瑟胝罗居士(《大正》10,页366上-366下) 111
组群小结 111
(五)童子、童女组群 112
1、【10】慈行童女(《大正》10,页348上-349中) 112
2、【12】自在主童子(《大正》10,页350中-351上) 113
3、【44】善知众艺童子(《大正》10,页418上-418下) 113
4、【50】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大正》10,页419下-422中) 114
组群小结 115
(六)国王组群 117
1、【17】无厌足王(《大正》10,页355上-356上) 117
2、【18】大光王(《大正》10,页356上-358上) 118
组群小结 119
(七)菩萨组群 119
1、【27】观自在菩萨(《大正》10,页366下-367中) 119
2、【28】正趣菩萨(《大正》10,页367中-367下) 120
3、【51】弥勒菩萨(《大正》10,页422中-439上) 121
4、【52】文殊菩萨(《大正》10,页439中-440上) 122
5、【53】普贤菩萨(《大正》10,页440上-444下) 123
组群小结 124
(八)婆罗门、外道组群 125
1、【9】胜热婆罗门(《大正》10,页346上-348上) 125
2、【20】遍行出家外道(《大正》10,页360上-360下) 127
3、【49】最寂静婆罗门(《大正》10,页419中-419下) 128
组群小结 128
(九)天神等组群 129
1、【29】大天神(《大正》10,页367下-368中) 130
2、【30】安住主地神(《大正》10,页368上-368中) 130
3、【31】婆珊婆演底主夜神(《大正》10,页369上-371下) 131
4、【32】普德净光主夜神(《大正》10,页372上-372下) 132
5、【33】喜目观察众生夜神(《大正》10,页372下-378上) 132
6、【34】普救众生妙德夜神(《大正》10,页378上-384上) 132
7、【35】寂静音海主夜神(《大正》10,页384上-387下) 133
8、【36】守护一切城增长威力主夜神(《大正》10,页387下-390中) 133
9、【37】开敷一切树华主夜神(《大正》10,页390中-396上) 133
10、【38】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大正》10,页396中-401下) 133
11、【39】妙德圆满园神(《大正》10,页401下-405中) 134
组群小结 135
(十)释种女、摩耶夫人与天主光女 136
1、【40】瞿波释种女(《大正》10,页405下-412下) 136
2、【41】摩耶夫人(《大正》10,页412下-417中) 136
3、【42】天主光女(《大正》10,页417中-417下) 137
组群小结 137
(十一)其它组群 138
1、【4】弥伽人(《大正》10,页337中-338中) 138
2、【8】毘目瞿沙仙人(《大正》10,页345上-346上) 139
3、【22】婆施罗船师(《大正》10,页361中-362中) 140
4、【25】婆须蜜多女(《大正》10,页365上-366上) 141
5、【43】遍友童子师(《大正》10,页417下-418上) 142
组群小结 143
第伍章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之“普贤行”中的意义治疗 145
第一节 生命内涵 145
一、生命之“实然”与“应然” 145
二、生命之代谢与超越 146
第二节 “五十三参”所显发“佛教意义治疗”的内涵 150
一、善财童子为代表之“普贤行者”的生命观 150
(一)谦虚的求道精神 151
(二)积极进取的修行态度 151
(三)自度、化他的解脱观 151
二、五十三参中诸法门所展现之“佛教意义治疗” 152
(一)诸善知识之身分与法门之关系 152
(二)诸善友教导法门所展现之“佛教意义治疗” 154
1、“自度、化他”的意义治疗 154
2、“缘起”为基础的意义治疗 155
3、智慧为导的意义治疗 156
4、行愿为依的意义治疗 156
5、“华严式”的意义治疗 157
第三节 西方“意义治疗”与“佛法意义治疗”之比较 158
一、从痛苦中超拔而出的立场出发 158
二、生命层次与内涵的提升 159
三、“华严式”的诠解眼光 160
(一)圆融无碍的华严法界 161
(二)自度、化他融摄互资 162
第陆章 结论 163
第一节 研究成果 163
第二节 本研究的可能发展 164
参考书目 167
一、原典资料 167
二、中文数据 168
(一)图书 168
(二)博硕士学位论文 170
(三)期刊资料 171
(四)其它 172
三、外文资料 172
(一)日文专书与学术论文 172
(二)日文期刊 173
(三)英文专书 174
(四)英文期刊 175
四、工具书 176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