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Monday, 7 January 2019

李志夫 印度文化與佛學研究大家


研究臺灣佛教發展史,除了教界法師珍貴的口述歷史外,居士的訪談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李志夫深耕佛學研究,留學印度返臺後,即隨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開辦中華佛學研究所,一路歷經華岡、北投文化館、法鼓山等時期,其口述歷史對臺灣佛教發展、佛學研究、佛教教育,有重要參考價值與史料保存意義。

---------------------
李志夫 印度文化與佛學研究大家

■ 侯坤宏(國史館修纂處處長)

在我們開始推動「臺灣佛教人物口述訪問計畫」時,李志夫教授因在臺灣佛學研究與佛教教育的成就,成為我們訪問的對象之一。在2005年5月19日至9月22日,期間共進行了二十六次訪問,地點在新北投中華佛教文化館,這是東初和尚創辦的道場,也是法鼓山的發源地。

早年親近佛教界重量級法師

李教授在中國文化大學(當年稱「學院」)求學時,上過李世傑的印度哲學課後,就興起去印度的念頭。其後,曉雲法師到文化大學擔任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李教授常隨她學佛拜佛、參訪道場;由於曉雲法師曾經在印度泰戈爾大學做過研究,常常提到印度藝術,更加強了他到印度留學的決心。

就讀大學期間,適逢印順長老在文化大學授課,據李教授說,他上了長老所開的「佛學概論」與「般若學」,開拓了他對佛學的眼界。在此之前沒有出家人在大學開過課,所以對印順長老、對佛教界、對大學學府來說,都是開風氣之先。

李教授因張曼濤之故,認識了道安法師;因國民大會代表黃一鳴引介,在十普寺住持白聖長老座下皈依三寶。後來,又親近東初老人、聖嚴法師、慧嶽長老等。這些長老大德對後來李教授的佛學研究之路,都發揮了一定的影響與作用。

與聖嚴法師、法鼓山的因緣

據李教授觀察,早期的聖嚴法師學者成分較濃,等到建立法鼓山後,宗教家的風格就慢慢顯現出來。孔老夫子「每事問」的謙虛精神,聖嚴法師也有;聖嚴法師非常珍惜自己的清譽,所以對法鼓山的建築及環境規畫力求完美。

長期任職中華佛學研究所的李教授透露,他跟東初老人的弟子方甯書教授一樣,「由於因緣的關係,我們一直都把聖嚴法師的理想,做為我們對佛教的理想」,「把聖嚴法師佛教的事業,當成是自己的事業在做,並不認為我們只是客卿或一名職員而已」。

法鼓山開辦中華佛研所為佛教培植人才,創辦僧伽大學為法鼓山培植僧才。在與法鼓山出家法師相處上,李教授表示,「我們與法師相處,仍以居士自持,所以與年輕的法師彼此尊敬。至於在佛研所念書的出家眾,還多了一層師生的關係,當我們見面時,也會彼此問訊。」李教授這種態度對法鼓山的風格與特質,也產生正面的影響。

(摘錄自《人生》359期【書香人生】 導讀《浮塵掠影:李志夫先生訪談錄》)
--------------------------
《浮塵掠影:李志夫先生訪談錄》,國史館2013年7月出版,主訪者:卓遵宏、侯坤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