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境是慈恩宗(唯识宗)关于辨认一切境相(唯识四分中的相分)的学说。三境是性境、独影境、带质境。它的名义和性质,如《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叙述唐·玄奘法师所作的一个颂文说︰‘性境不随心,独影唯随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窥基又在《大乘法苑义林章》中也跟着这样阐说。窥基的弟子慧沼法师在《成唯识论了义灯》中更详加解释。 但诸论中从来没有说过三类境的名目,所以它是玄奘探诸论意的创说(据《成唯识论学记》引慧沼之说,这是奘师依《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二中‘本性相、影像相’的意义而建立的
法友飛鴻 553:印順與呂澂
-
一位臉友在臉書上主張:「如果真的要去深究印順的東西,其實他的著作是信仰多於學術的。而呂澂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學術著作。」
我的看法與此不同,我認為呂澂〈《雜阿含經》刊定記〉判讀《瑜伽師地論》為《雜阿含經》本母,是極重大且影響深遠的發現;除此之外,他的論文及主張似乎容易被時代所淘汰,而變得「不合時宜」。相對於此,...
2 days ag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